改良立体W形防旋转张力带三维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2009-06-20 03:11刘志杰陈立援苏江源李国军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9期
关键词:克氏髌骨钢丝

刘志杰 陈立援 苏江源 李国军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083

自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采用自制改良立体“W”形防旋转张力带三维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4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41例,男26例,女15例。年龄26~67岁,平均43岁。骨折类型:横行骨折13例,粉碎性骨折28例,其中开放性骨折4例。致伤原因:跌伤33例,车撞伤8例。本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除难以修复的极度粉碎而需要切除髌骨的骨折外,适用各种类型髌骨骨折。

制作方法:取直径2.0mm克氏针1枚,将其折弯成一边臂长一边臂短的立体“W”形状,短臂稍长于髌骨纵轴,长臂长度约为短臂长度的2倍,克氏针长短臂在同一平面,并且必须平行,且间距视术中骨折情况而定,一般为1.5~2.0cm(如图1)。克氏针折弯顶部在空间另一面,两平面夹角根据是否贴紧髌骨前侧而在术中适当调整。

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或单侧腰麻,取髌骨下横弧形切口或前方纵形切口。切开股四头肌扩张部,复位骨折块,保持关节面平整,巾钳临时固定。屈膝30°,用2枚直径2.2mm克氏针从髌骨下极(距髌软骨面3~5mm)平行钻入经上极钻出,其间距视骨折而定。确认复位满意后,自制立体“W”形防旋转张力带,使其两臂间距与钻入克氏针间距一致。先将其中1枚克氏针拔除,将“W”形防旋转张力带的长臂插入所钻的骨孔中,然后拔除另1枚克氏针,将短臂置入另一骨孔,自上极克氏针针尾拉紧或轻轻敲打下极,使立体W形防旋转张力带折弯处紧贴髌骨前侧、下方,用18号钢丝绕过“W”形克氏针两臂端及折弯顶部,拉紧打结,剪除多余克氏针(如图2),冲洗关节腔,逐层缝合。术后不用任何外固定,次日开始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并逐渐恢复膝关节屈曲活动,术后半年骨折愈合后局麻下取出内固定。

结 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2年。2例出现钢丝断裂,无克氏针滑移、钢丝环脱落及滑囊炎等并发症,按骨折复位、愈合、膝关节活动范围、行走功能等综合评价[1]:优36例,良5例。

手术前、后X线片,见图3。

讨 论

立体“W”形防旋转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优点:①适应证广:难以修复的极度粉碎而需要切除髌骨的骨折外,适用于所有髌骨骨折。对粉碎严重但关节面能对合平整者,先予细钢丝环形捆扎后,再行“W”形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收到较好效果。②符合张力带原则:张力带钢丝在骨折张力侧绕克氏针固定,使骨折端承受的张力转移到张力带上,在抗张力时形成三角合力,有利于骨折端的嵌紧[3],促进了骨折的愈合。③固定坚强可靠:立体“W”形防旋转张力带内固定,对髌骨骨折治疗是三维固定,术中注意对关节囊和股四头肌扩张部撕裂的修复,对严重粉碎性骨折加用环形钢丝环扎固定,加强了骨折的固定效果,故内固定坚强。④术后不用外固定,有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同时通过关节屈曲时股骨髁关节面对髌骨的压力及磨造作用,使髌骨软骨面更趋平整,使髌股关节在运动中获得正常的对合关系[4]。经随访,关节功能恢复满意。⑤对髌前组织血运干扰少:“W”形中央部分缩短了钢丝在髌骨前方的距离,减少了钢丝对髌前组织的勒压力,保护了髌前筋膜的血液循环。钢丝从腱组织下通过,保护了中间腱组织的血供[5]。髌腱正好留在“W”形中央的空间,不会影响肌腱组织的血运。⑥针体外露的一侧圆滑,另一端针尾短,针体与钢丝为一整体,相互制约,较好地克服了损伤性滑囊炎、针尾痛、克氏针及钢丝滑移、脱落等并发症。⑦设计合理,取材方便,制作容易,固定简单。

参考文献

1胥少汀,于学钧,刘树清,等.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华骨科杂志,1987,7(4):309-311.

2 李纯志,吴岳嵩,桑井贵.髌骨骨折三种内固定法的比较及选择.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8,13(1):7-8.

3 陈敖忠.髌骨骨折几种内固定疗效比较.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8,13(6):370-371.

4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30-1032.

5 卫晓恩,田丰年,张久元.髌骨骨折张力带内固定手术改进及诸因素分析.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8,13(6):328-330.

猜你喜欢
克氏髌骨钢丝
比较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螺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价值
寻找最“长寿”的膝盖
干旱胁迫对克氏原螯虾亲虾生长、抗氧化能力及生殖相关指标的影响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旧钢丝球防下水道被头发堵
髌骨反复脱位,建议手术治疗
2018年江苏省克氏原螯虾产业现状与分析
陈旧性髌骨骨折合并股四头肌挛缩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钢丝上的笑声
克氏螯虾原池繁育方式亟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