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2009-06-21 06:50司剑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6期
关键词:发病规律防治技术

司剑林

摘要总结了小麦全蚀病的危害发生规律,并提出多种防治方法,以指导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减少全蚀病对小麦生产的危害,服务粮食生产。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发病规律: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21.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135-01

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为全国植物检疫对象。目前,我国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河北、山东、内蒙古等省(区)已有发生,尤以山东省发生重,危害大。发病田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2005年在湖北襄阳区的石桥、黄集等镇首先发现小麦全蚀病,以后逐渐扩展蔓延到龙王、伙牌、古驿、双沟等镇。目前全区已有约333.3hm2小麦受到全蚀病危害,少数田块已绝收毁种。近年来河南省的襄城县、鄢陵县都有逐步加重危害的趋势。为了有效防治小麦全蚀病,现将其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危害症状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基腐性病害,在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茁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桔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害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

2病原

病原菌主要有禾顶囊壳禾谷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graminis(Sacc.)Walker)和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c.)Arx et Oliver vat.tritici(SacG)Walker)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小麦变种(G.g.t)的子囊壳群集或散生于衰老病株茎基部叶鞘内侧的菌丝束上,对小麦、大麦致病力强,对黑麦、燕麦致病力弱。禾谷变种(G.g.g)的子囊壳散生于茎基叶鞘内侧表皮下,对小麦致病力较弱,但对大麦、黑麦、燕麦、水稻致病力强。该菌寄主范围较广,能侵染10多种栽培或野生的禾本科植物。

3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内的植株病残体及带菌粪肥中越冬、越夏,成为第2年的初侵染源。以寄生方式在自生麦苗、杂草或其他作物上的全蚀病菌也可以作为小麦的侵染源。上述各类初侵染源中以病残体和种子上的菌丝作用最大。小麦全蚀病菌为土壤寄居菌,病原在土壤中存活年限一般为3~5年,不同的土壤结构和耕作方式对存活年限有较大影响。病害的发生轻重受多种因素影响。连作重茬发病重;土壤沙质通气好、偏碱性发病重;土壤缺肥病重。施用氮态氮肥及增施磷肥可明显减轻发病;春季多雨,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发病;玉米秸秆还田有利于小麦全蚀病的发生。

4防治方法

4.1加强植物检疫工作

从源头防止带病种子流入非病区,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

4.2轮作倒茬

实行稻麦轮作或与棉花、烟草、蔬菜等经济作物轮作,也可改种大豆、油菜、马铃薯等,可明显降低发病。

4.3种植耐病品种

各地农技部门应根据当地品种组成,选择抗病、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指导农民种植。

4.4增施腐熟有机肥

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加土壤根际拮抗菌的防病作用。玉米秸秆还田地块要使秸秆充分粉碎,通过深翻或压实土壤并结合增施氮肥等途径促使麦苗长势强壮,增强抵抗能力。

4.5药剂防治

提倡用种子重量0.2%的2%立克秀拌种,防效90%左右,或用15%三唑醇30g拌100kg种子。小麦播种后20~30d,使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250~3000g/hm2对水900L/hm2,顺垄喷洒,翌年返青期再喷1次,可有效控制全蚀病危害,并可兼治白粉病和锈病。在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与地下害虫混合发生的地区或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或50%辛硫磷乳油100mL,加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50mL后,对水2~3kg,拌麦种50k,拌后堆闷2~3h,然后播种,可有效防治上述病害。兼治地下害虫。小麦白粉病、根腐病、地下害虫及田鼠混合发生的地区或田块,用75%的3911乳油150mL加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20mL,对水2~3kg,拌麦种50kg防治。提倡施用多得稀土纯营养剂。用750g/hm2对水300~450L/hm2于生长期或孕穗期开始喷洒,隔10~15d喷1次,连续2~3次。

猜你喜欢
发病规律防治技术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