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进程的探讨

2009-06-21 06:50王砚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6期
关键词:困难意义

金 玲 王砚超 闫 诚

摘要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实施状况,介绍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的基本现状,指出借助科技入户工程已有实施基础,通过转换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进程,以此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的清洁、节约、安全生产水平。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意义;困难;科技入户工程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334-02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调节农产品进出口的有效手段。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但近年来。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过量使用化肥导致的农产品污染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07年第41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要坚持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有效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推进农产品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安全生产。”因此,各地政府急需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农业标准化推进措施。

1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意义

1.1实施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市场竞争实质上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而产品质量是由产品的标准决定的。因此,农产品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农业标准的竞争。在WTO体制下,技术性壁垒已取代关税壁垒,成为发达国家保护本国市场的重要手段。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与我国原有农业标准化建设基础薄弱,只有被动接受发达国家设置的各种技术壁垒有关。如目前我国仅制订了137种农药限量,而日本新的肯定列表制度仅“暂定限量标准”规定的农药就有734种,差距很大。另一方面也与许多发达国家长期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关。如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从新品种选育的区域试验和特性试验,到播种、收获、加工整理、包装上市,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农民种植农作物用的品种种类、播种时间、施肥时间、施肥数量、采摘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只有不断推进农业标准化战略,我国农产品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1.2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迫切需要

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是我国农业十分紧迫的战略选择。现代化农业需要一整套技术标准来规范农业生产过程从产前动植物良种、肥料、饲料等生产资料的选择,到产中的栽培、饲养、管理等,再到产后的分级、贮存、加工、包装等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质量产品和统一规格,才能使农产品成为有竞争力的商品。目前,我国创出的农业名牌无一不是农业标准化的结果。如江苏省盐城市,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作为抢占国际市场制高点的重要手段。全市制订160多个农产品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有36个农产品获得国家级绿色标志使用权,10家龙头企业通过IS09000国际系列认证,成为农业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1.3实施农业标准化,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对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开始实行农产品市场准人制度。不达标的农产品将被拒绝进入市场。然而。我国现在许多农产品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更有甚者,一些不法之徒见利忘义,毒大米、瘦肉精、吊白块等事件频频发生。对人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

1.4实施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实施农业标准化,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就会增强市场竞争力,达到优质优价的目的。使农民通过实施标准化真正享受到标准化所带来的实惠。山东寿光的农民,按照标准化要求种植蔬菜,大大提高了蔬菜质量和农民的收入水平,莱阳的农民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按统一标准种植蔬菜,也取得了较高的收入。

2农业标准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标准化知识普及不高,标准化观念滞后

农业标准化在许多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以及各级领导,特别是乡镇领导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范。对广大农民来说。农业标准化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农业生产中高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人们追求的唯一目标。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缺乏关于农业标准化的宣传和推广经验。

2.2标准不全质量不高,标准缺乏系统性

农产品产中技术标准规程多,产后标准和系列标准少,与市场流通直接相关的标准更少,企业和农业科技人员参加制定标准的积极性不高,造成标准制定与生产环节脱节。同时,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尚未建成完整的体系,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尚不够健全,制定的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相关指标差距较大,标准的制定、实施、推广与监督检查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

2.3农业标准贯彻实施困难重重

制定的标准大多没有得到贯彻实施。很多标准都只是局限在较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单位,没有推广到普通农民和其他小规模生产者之中。同时由于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宣传、示范推广力度不够,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也给标准化生产带来严重困难,加上生产者素质偏低,标准化推广机制不够健全等原因,造成农业标准贯彻实施力度不够。

2.4现有的农业标准化推进体系覆盖面偏小

农业部从2006年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工作,每年在全国安排100个示范县(场),每个示范县(场)限申报1个农业品种,且需要具备一定的资质条件。该项工程的实施对加速农业标准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每年列入示范县(场)的仅有100个,且推广工作约束为1县1品,无论是实施范围还是面向区域,对于农业主要生产品种而言,覆盖面都偏小。

3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推动农业标准化进程

3.1科技入户工程实施背景和目标

20世纪末,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和有文化的劳动者大量向城市转移。从事农业的劳动者素质相对下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致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农产品质量偏低、农业增效迟缓、农民增收困难。农业部针对上述问题,2004年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作的意见》,2005年在全国100个县启动了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至2008年,全国已有300个县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共培育25万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500万农户。该工程力争到2010年实现培育100万个科技示范户,并辐射带动2000万户农户,发展1万个新型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为构建新农村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破解新

时期农业发展资源、环境、市场约束难题提供了思路。

3.2科技入户工程实施的主要任务

一是要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二是要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发挥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作用,拓宽科技下乡的渠道。三是构建形成政府组织推动。市场机制牵动,科研、教学、推广机构带动,农业企业和技术服务组织拉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网络。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农业“七大体系”建设、“优粮工程”实施等重大农业建设项目提供科技支撑与保障。

3.3科技入户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良好平台

3.3.1两者具有相同的工作目标。无论是科技入户工程还是农业标准化工作,都是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的有效方式。是新时期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的重要举措。两者具有相同的工作目标,农业生产标准化是科技入户工程实施的最终目标,而科技入户工程可以成为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平台。

3.3.2推进农业标准化是科技入户工程的重要提升。科技入户工程在全国实施4年来,对300多个试点县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地方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限于我国农业发展实际,目前科技入户工作仍把提高农产品产量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而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动作不大,思路不多。农业标准化实施是在保证农产品产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因此,科技人户的工作重点可以逐步向推进农业标准化转化,从而提高科技入户的工作水平。

3.3.3科技入户现有的工作基础为农业标准化推进提供帮助。科技入户工程实施4年来,各试点县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模式,如一般都成立了以当地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包括相关管理局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通过组织推荐或公开竞聘等形式,组成技术指导队伍;通过制定科技示范户的标准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示范户的筛选;建立起各种类型的示范基地;通过技术专家组集体研究,确定推广的具体技术方案;对示范户、技术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等。这些现有的基础为开展农业标准化推广工作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3.3.4科技入户与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相互补充。以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为框架,覆盖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范围;以科技人户作为具体推进手段,实现两者的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提高农业标准化实施效果。

3.4科技入户与农业标准化结合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3.4.1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的构建。截至2006年底,我国现行的农业国家标准有1407项,行业标准3281项,地方标准8000多项,标准数量众多,但农业标准的采标率偏低,标准适用性较差、标准不配套、指标设置不合理情况较为严重。因此,从国家层面上说,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应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不断提高农业标准质量和适用度;对基层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工作来说,应注重收集现行的国内外农业标准,并结合区域经济特色,组织编写带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标准化培训教材或讲义,制定出科技入户工作技术方案。

3.4.2加强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一是基地建设与实施标准配套的先进实用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二是基地建设与培育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业经纪人队伍相结合。从而实现开发一项,成功一片;推广一方,影响一片;实施一方,增效一片的科技培训宗旨目标。构建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培训主阵地,开展好以下3个培训:一是开展好区域性培训。培植规模优势。采取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区域分类指导。二是开展提高性培训,增加科技容量。让广大农村党员、共青团员、巾帼先锋成为科技致富的行家里手。三是开展开发性培训。发展新兴项目。

3.4.3建立多渠道的标准化工作体系。在原有的科技入户工作基础上,应做好4个方面工作:一是宣传体系。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手段,大力宣传标准化在农业中的作用。增强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标准化意识。二是科技体系。在传授农业技术的同时,将标准寓于其中。使农民在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掌握农业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三是监督检查体系。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必要的标准许可制度。对生产产地或企业进行质量审查和标准审核,确保标准得以正确的贯彻执行。大力改善监督监测手段,研究开发能够快速监测方法,实现监督监测手段的现代化。四是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做好信息的收集工作,包括国内国际技术标准,国际先进的检测方法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及时调整质检工作提供依据。

3.4.4创新农民科技培训方法。要在过去行之有效的农民科技培训方法上,根据农民的个体差异,优化、完善和创新农民科技培训方法。一是有目标,全过程。对农民的培训目标就是要使其成为种、养、加的能手,这就要求必须把过去的“一事一训”转变为“全程培训”,农户接受的不是单一技术,而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全套技术。二是面对面。手把手。专家对农民进行培训,要做到“农业技术面对面地传授,农机具手把手地操作”。不能仅仅依靠科技信息的载体传播。甚至用载体培训代替现场培训。三是规范化,标准化。将推广内容转化为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形式,采用农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便于采用的形式,从而达到推广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的目的。

猜你喜欢
困难意义
诸葛亮的困难
困难时刻显担当 为民解难展作为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