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蓝莓种植热的产生原因及安徽省发展蓝莓业需注意的问题

2009-06-21 06:50孔祥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6期
关键词:产生原因蓝莓安徽省

孔祥强

摘要蓝莓是一种营养极高的保健果品,具有广阔的销售市场。就我国蓝莓种植热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安徽省蓝莓业生产发展情况,提出安徽省发展蓝莓业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蓝莓;种植热;产生原因;发展情况;问题;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369-03

蓝莓是一种小浆果,果实呈蓝色,果肉细腻,种子极小,可食率100%,口感好。果实中除了常规的糖、酸和vc外,还富含VE、VA、VB、SOD、熊果苷、蛋白质、花青苷、食用纤维以及丰富的K、Fe、Zn、ca等矿质元素,属营养极高的保健果品。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蓝莓在国际市场上需求量呈急速上升的趋势,各国蓝莓产业蓬勃发展。已经由主产地北美洲扩展到欧洲、南美洲和亚洲等国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有很大的比例,农民人均年收入虽然逐年提高,但仅依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增长潜力不大。因此急需寻找符合我国国情、增值空间较大的产业来发展经济,提高土地回报率,增加农民收入。蓝莓产业采收等环节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及其较高的增值空间成为我国农产品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加速发展蓝莓产业在我国势在必行。目前蓝莓在我国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许多地区的政府、公司、个人已经在蓝莓种植、蓝莓产品开发的实践中迈出了步伐。但是在中国的市场上,至今鲜有蓝莓鲜果出售,蓝莓深加工产品更是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和极好的市场前景。选择适宜的、能充分利用现有土壤条件、经济价值高又有发展前景的作物,合理开发我国土壤资源,使之形成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无论是对农民脱贫致富。还是对种植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栽培蓝莓起步较晚,吉林农业大学于1983年率先在我国开展了蓝莓引种栽培工作,先后引入抗寒、丰产的蓝莓优良品种70余个。并相继开展了组建栽培基地、生产技术推广、产业化生产栽培等工作。截至2006年,国内种植蓝莓总面积已达1100hm2,产区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等地,总产量达350t,但与世界其他蓝莓生产国还有相当的差距。2004年中国蓝莓产量只有100t。占世界总产量的0.05%,全部用于鲜果销售。2006年增长速度较快。栽培面积由2004年的300hm2增加到1100hm2,增加了2.67倍。鲜果产量增长了2倍。但也仅占世界总产量的0.14%。

最近2年的秋冬季节,安徽省不少地方也掀起了蓝莓引种的热潮,它体现了省农业投资者对经果林投资热点的追从。与苏、浙、鲁等农业强省保持了同步。笔者分析了目前国内蓝莓种植热的产生原因,并将其与安徽省蓝莓业发展情况联系探讨如下。

1国内蓝莓种植热的产生原因

1.1价格高,需求大

随着世界各地消费者对蓝莓的认知,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对蓝莓产品营养价值及其药用价值研究的不断深入,国际市场对蓝莓的需求呈快速递增的趋势,但由于蓝莓在栽培面积、技术、生长周期、各产区生长季节等方面的差异和限制,使得供给总量严重不足。且伴随着这种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蓝莓的国际市场价格也在不断上升。根据北美蓝莓协会统计,蓝莓产品中约有50%参与国际贸易,美国尽管是蓝莓的主产国,但由于季节的原因,每年9月到翌年4月没有鲜果生产。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消费者对鲜果的需求,其年进口量可达2万吨,但仍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据统计,南美洲各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产的蓝莓大约有90%出口到北美地区。

我国的野生蓝莓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地区,由于野生蓝莓生长在纯天然环境中,属纯粹天然食品。当地每年采摘季节中由人工采摘后加工成速冻果出售。或加工成原汁、浓缩汁或提取花青素。由于掠夺性采摘,国内野生蓝莓资源呈逐年减少之势,每年的蓝莓总供应量也受年产量的约束(有“大年”、“小年”产量之说)导致野生果收购价格逐年上升。目前国内生产蓝莓提取物时作为原料的蓝莓基本上来源于国内野生蓝莓,但近年来野生蓝莓的当地采购价格逐年上升,由于人们的掠夺性采摘已使野生蓝莓资源逐年减少。人们不得不考虑采用美国或加拿大的蓝莓种植模式,大面积人工种植以提高蓝莓的产量。

2009年国内市场蓝莓售价高达240元/kg,依然经常性断货,同时国际市场较稳定的20美元/kg的价格也是令投资者关注和心动的要素之一。另外,蓝莓的深加工产品很多。原料需求量大,长期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

1.2政策好,项目新

政府施行扶农政策,投入渠道拓宽,力度加大,而且蓝莓是具有独特保健功能的新兴水果,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是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的优选项目。也吸引了大量工商游资。我国蓝莓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蓝莓的经济效益较明显,各地政府加大投入,利用优势条件,蓝莓的种植发展迅速。

在发展蓝莓产业的过程中,政府以市场为导向,注重蓝莓产品的特殊性,正确的引导、宣传和推广。尤其是在对蓝莓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宜性、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技术、修剪技术、果实采收技术、贮藏技术、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技术、市场需求、市场半径等进行科学、细致、充分的试验论证的、基础上,实施蓝莓的产业化工程。

1.3适应性广,经济寿命长

蓝莓适应性强,栽培范围较广,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种类品种,蓝莓树的经济寿命长达30~50年。在北方干旱少雪、灌溉困难的地区不宜发展,定植前一定要进行土壤改良。在土壤pH值4.0~5.5、土壤有机质含量3%~8%的山区或丘陵地带栽培为宜,确保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湿润而不积水。蓝莓的根系分布较浅,集中在15cm深的耕作层,根系纤细,无根毛,因此栽培蓝莓必须具有疏松、透气良好的土壤条件,要求多浅耕、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蓝莓以施酸性的硫酸铵等铵态氮为佳,而对氯化铵、氯化钾等很敏感。蓝莓的定值期在春季和秋季均可,但秋季栽培成活率更高,春季栽培宜早。

1.4高收益,高回报

与其他农业项目比较,投资蓝莓种植业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比,蓝莓园投产期净收益约30.00万元/hm2,投资受益期可达30年以上。

蓝莓定植第5年进入盛果期,产量可达15t/hm2以上。露地栽培,需种苗3300~4950棵/hm2,平均每棵25元,种苗费8.25~12.38万元/hm2;土地整理、挖穴定植费、土肥、栽培管理、灌溉费2.25万元/hm2;管理费用每年7500元/hm2。定

植后,收果前4年合计费用15.00万元/hm2左右。盛果期,在每年需7500元/hm2管理费的同时,收获时还需要大量劳力摘果,按1个人工每天400元费用、每天摘40kg果子计算,需付出入工费1.50万元/hm2。因此,在持续丰产期间,需付出2.25万元/hm2的费用。在产出上,如以10年为核算周期,每年收获15t/hm2蓝莓,按批发价20元/kg计算,可获得30.00万元/hm2的收入,10年总收入可达300.00万元/hm2

1.5酸土广,成本低

蓝莓种植必须要有酸性土壤,而且蓝莓采摘需要大量人工,这是制约全球蓝莓快速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我国酸性土壤的面积极大,在安徽省沿江、皖南及大别山区均有广泛分布,仅安徽省适宜种植蓝莓的红黄壤面积就有234万公顷,且安徽省的农业劳动力成本较之欧美、沿海地区长期保持较大的竞争优势。

2安徽省发展蓝莓业需注意的问题

蓝莓的种植、保鲜和加工是当前安徽省农林经济产业化经营的首选项目,应当予以以大力扶持。但是,作为这股热潮的积极参与者。从理性的角度来看,热潮中仍存在着暗流,不少投资者认识不清,呈现盲动倾向。笔者结合几年来蓝莓推广中的亲身实践,对安徽省推广蓝莓种植需要注意的地方予以剖析。

2.1投资风险大

蓝莓产业是高投入的行业,种植户在资金供给上必须有一定的保证。规模化的种植是获得较高回报的前提,最低2hm2的种植面积才有可能获得规模化的效益。蓝莓生产成本包括土地租赁费、种苗费、土地整理费、土壤改良费、人工费以及其他费用。其中,土地租赁费和种苗费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占70%~85%,而其他费用在各地区差异并不明显。安徽省虽然在人工费和其他费用上占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土地租赁费、种苗费上没有其他省市的雄厚资金来进行维持,安徽省企业在进入蓝莓种植业时需要摆对自身位置,看清自身条件,不能盲目的贪大、贪多,以免造成企业资金无法维持,形成死循环。

2.2忽视栽培条件、种植技术,草率建园。盲目引种

由于蓝莓为浅根系植物,根系纤细不发达,无根毛。因此,它对土壤pH值、土壤水分、透气性、排水性、气候条件、管理方法等条件要求较为苛刻,不适宜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管理方法都会导致蓝莓栽培失败,这一点必须引起栽培者的注意。适宜蓝莓生长的土壤需透水性、通气性及排水性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因此,在蓝莓定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土壤的通透性。蓝莓要求土壤pH值4.5~5.5,最适土壤pH值为4.5~4.8。pH值过高常造成蓝莓缺铁失绿,生长不良,产量降低甚至植株死亡。

蓝莓适宜在安徽省沿江、皖南及大别山区酸性红黄壤种植,江淮以北地区土壤一般里中性或碱性,属不推荐种植区。当然,大中城市发展城郊休闲采摘蓝莓园是可行的,其土壤改良和投入也会大幅提高,约增加成本50%。近几年,先后有淮北、蚌埠、肥东等地企业投建的蓝莓园但均全军覆没。

我国栽培的蓝莓品种全部为引入品种,自1983年以来我国先后引入100多个蓝莓品种,生产上使用的不超过20个。这些品种多数为加工品种,鲜食品种较少,其中有些品种已经在蓝莓生产发达国家很少使用了。不论是品种的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完全满足生产的需要。

蓝莓有较复杂的品系和品种,安徽野生的蓝莓品种就有10多个(俗称乌饭树、米饭花等),栽培上应以不同品系的蓝莓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适宜北方冷凉气候和较长低温单位的是低丛蓝莓和北方高丛蓝莓,适宜沿江及江南暖湿气候和较短低温单位的是兔眼蓝莓和南方高丛蓝莓。北种南引或南种北引都会造成毁灭性打击。2006年,受东北一些经营者的误导,安徽省芜湖、安庆有蓝莓种植户先后从东北引进了几批北高品种,2年后植株几乎全死,损失惨重。

2.3管理技术不完善,栽培技术研究薄弱

虽然蓝莓作为灌木类果树具有适生性广、耐旱、耐涝、耐贫瘠、病虫害少、栽培管理简单等特点,但是,适宜的土壤、气候、环境、栽培品种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高效栽培管理技术都是蓝莓种植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种植户从种源的引进,到种植和保鲜加工都必须掌握技术。蓝莓种植的配套技术如土壤的pH值必须控制在5.0左右,育大苗技术、合理施肥、苗木修剪等都有一定规范,否则蓝莓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即便相应的客观条件都具备。也会因为果园的土肥水管理或病虫草鸟防治技术的缺失而导致失败。

目前我国蓝莓的栽培管理技术极不完善。栽培管理技术研究的基础还很薄弱,使我国蓝莓的品质较差。在国际市场上缺少竞争力。欧洲、日本等国从中国进口蓝莓产品均要求通过有机认证,而我国除了野生蓝莓产区获得认证外,人工栽培产区很难获得有机认证。美国和欧洲各国在长期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优质丰产技术,包括土壤改良与管理技术、合理施肥灌水、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引进、吸收这些技术,可以极大提高我国蓝莓的栽培管理水平。安徽省新建的蓝莓生产基地应积极筛选抗病品种。加强蓝莓病虫害的安全防治工作,正确引导蓝莓规模化生产。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2.4无法达到订单生产,规模收效不佳

根据蓝莓市场的高端定位、农产品特有的自然风险,以及其种植技术要求较高的特征,在蓝莓产业的起步阶段要坚持以企业主体的工厂化运作模式。即企业作为投资的主体通过各种途径开发土地,建立生产基地,雇用农民或其他群体作为工厂的工人,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和采收,保证产品质量以及较高的产量。这种模式要求企业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而且企业在生产、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要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生产,开发市场、诱导需求。增强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未来产业发展的中期,可以学习美国的成功经验,组建蓝莓行业组织协会,协调各企业利益,面对国内和国际市场,充分交流行业信息,打造中国蓝莓行业的强势竞争力。另外。种植蓝莓的生产企业应该重视其与加工企业,以及其他行业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合作,利用其现有的营销网络和品牌知名度,发展以冷冻果作为添加成分的相关产品,扩大鲜果的增值空间。

由于安徽省短期之内农民在技术、意识、能力上还不能独立完成蓝莓标准化生产,因此蓝莓生产模式不适合其他农产品目前的生产组织模式,如“返租倒包”等。鉴于蓝莓的产业特点,蓝莓的种植必须实行订单生产。蓝莓种植户必须有明确可靠的订单。与国内其他水果的发展进程有差别的是,现阶段蓝莓种植只有发展规模化经营。才能获得较高收益,零散种植很难保证果品质量和供货数量。目前蓝莓还是中高档精品水果,其营销路线是大超市和物流配送。只能批量采购。摊点零售的价格较低,几乎没有效益。

总之,蓝莓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生产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安徽省蓝莓生产可以充分发挥劳动力廉价的优势,以低成本、优质的产品加入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果品的需求量逐渐上升,国内消费需求潜力越来越大,安徽省的蓝莓产业必将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产生原因蓝莓安徽省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蓝莓
2017年安徽省各市主要经济指标
甜甜的蓝莓果
蓝莓的光泽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蓝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