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开设口语课的几点建议

2009-06-21 01:48亓玉翠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高校英语英语口语建议

亓玉翠

[摘要] 针对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和对学生口语情况的分析,本文从教学实践的几个方面提出了较为实用的建议和方法,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校英语 英语口语 建议 对策

一、大学生英语口语课的现状分析

口语是一种利用语言来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口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和听等输入手段获取语言信息,经过思维对所获取的内容和语言进行加工和重组,然后以语音的形式输出。由于种种原因,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输入、轻输出”的现象,即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轻视语言技能的培养。所以,口语课上,大多数学生往往张不开口,从而失去了学英语的信心。在语言交流方面难以达到运用自如,在涉及到英语口语表达方面的事务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听不懂,说不出,更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在外国人面前成了“哑巴”!此种现象和高校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格格不入,必须引起关注并逐渐加以克服;同时和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极不相协调,所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所以,口语教学确实是一个薄弱环节,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思索。

二、形成的原因分析

1.中国传统教学模式及理念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的传授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课堂活动中却非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致使英语教学形成了这样一种情形:教师讲的形象生动,学生听的专注认真,预习、讲授、总结、作业、复习。每一步都做得堪称完美,传统的笔试结果也理想,但是独独缺少了口语操练。以至于出现很多高考学生、研究生复试时笔试听力优秀,但却说不出一句流利像样的英语。还有许多中国留学生雅斯、托福、GRE成绩都不错,到国外后却发现很难融入进去。追其原因,就是口语练习的缺失造成的结果。在国外一些非英语国家,教学方式上不具一格,灵活多样。大多数西方国家以开放式、启发式教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点,教师起辅助指导作用。大多数学校入学考试也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而不单纯以学生的笔试为录取凭证。例如,德国、丹麦、荷兰等非英语国家的学生从小学英语,他们在课堂上并不过分强调语法,而是重视语言的交流和表达,结果这些学生大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词汇量也大。

总之,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看中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往往以此作为衡量教师工作质量的标准和尺度,这大大限制了教师的口语教学,使他们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片面追求成绩的压力下,不敢投入过多的时间进行口语的教学和操练,更多的强调词汇的学习、语法的讲解和传授,严重阻碍了口语水平的提高。

2.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众所周知,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在孔孟儒家思想影响下,大都讲究委婉含蓄,尤其在公共场合,宁少勿滥。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和熏陶,大部分中国学生往往在课堂上不擅于大胆发言,积极进行英语口语的操练。一怕表达不好,说错句子,被别人耻笑。二怕表达好了被别人嫉妒。有能力的不愿主动示范练习,没能力的又不敢贸然讲英语。极大的阻碍了英语口语的进行和提高。而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的学生,比较善于表现自己,乐于在公共场合用外语交流。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学习一门外语的终极目标是进行交际,以达到交流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大胆的开口讲,积极的说,做到学以致用

由此可知,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教学大纲对口语要求偏低,同时又没有相应的口试手段的出台;另一方面,许多院校对设立独立的口语课重视不够,多数教师也不愿意主动去探索生动而有效的口语教学法。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对英语口语的要求越来越高。

三、现阶段高速发展的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口语的要求

高校公共英语学习的目的是: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涉及外交的日常活动和业务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整个教学过程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的语言能力并重。”著名的语言学家Widdson指出,“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教学要求一种教学方法,把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结合在一起。”所以,对高校的学生在加强基础语言知识传播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用能力。

四、对策和建议

1.加强语音训练,这是学习口语的基础

针对语音训练,加强语音知识的教学。语音是基础,是基本的保障。教师可以把发音相近的单词置于句子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加强对弱读、连读、同化等语音知识的强化训练。让学生熟悉一些常见生活语境和在语境中常谈到的问题。注重把听力作为每日练习口语学习的必经之路.当然仅课堂时间是不可能真正提高英语口语的,必须加强平时的语境训练,课内外结合,相互促进,才能提高说的听力。也可以利用形式多样的材料:生动富有哲理的谚语,绕口令;朗朗上口的诗歌。总之,材料设计上力求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否则,学生很难坚持;所以,丰富的口语教学材料是提高学生口语兴趣的基础。

2.加强角色训练,注重情镜教学,这是口语学习的关键

交际语言理论的思想核心是“让游泳者到水中去”,它告诉我们实践是学习口语的唯一途径。教师要从讲授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而学生则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新鲜感,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用英语表达,更主动地投入,从说中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在高校非英语专业开设的英语听力教程中,每单元除了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大量的听力训练以外,还有很多“Opening Your Mouth”的题目。这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练习,有看图说话,续说话题等。比如,在学习招工面试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面试官(interviewer)或接受面试者(interviewee)进行角色表演,实践证明,学生的参与意识很高,而且印象很深,达到了学习口语的目的。因此作为学习的引导者的教师是相当关键的。要利用好这部分材料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的讨论,勇敢的交流,在交流对话中逐步建立用英语去思维的学习习惯。

3.改变英语成绩的评估模式,这是学习口语的保障

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变应将口语成绩纳入学生终结性评估中。目前,社会用人的现状使大多数学生都认识到了英语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有调查表明,有75%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他们把英语当作一门技能来学习,就是为了目前和将来的发展。因此,学校必须明确培养方向,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校应以学生为主,不断地强化英语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并尽可能地为学生联系实践锻炼机会,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在评估环节上要把平时的口语成绩纳入期末成绩中,这就需要学院有相应的制度作为理论支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专业需求有梯度地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口语课时,把口语考试纳入对学生的评估中,这样,让学生从一入校门就有这种紧迫感,更加主动的训练。

4.口语课堂与课外活动的结合,这是学习口语的延伸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任务,仅仅靠课堂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需加入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把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内和课外形成口语技能习得的连续体,实现课内和课外的高效动态联动。课堂上,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将学生生活纳入口语教学实践,把所学的英语知识纳入口语技能训练;课堂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作为口语课堂的延伸、补充和拓展。我们可以举办咖啡吧、英语角之类的课余活动。设想一下:在周末的晚上,每个教室课桌错落有致,三四个人一起,点着蜡烛,喝着咖啡,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畅所欲言,是怎样一种轻松和谐的情景啊!学生们聚在一起,没有课堂和教师的束缚、没有任何压力,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各抒己见。既练习了口语,又探讨了人生结识了朋友,效果非常好!这些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口语技能习得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进步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更大的口语兴趣和学习动力。实现学与用的互动。

5.教师应把握纠正学生口语错误的时机,这是学好口语的后盾

英语教学注重训练交际能力,因此,课堂上有大量的英语信息传递和交流,学生的听说活动大大加强。这样学生表达过程中的错误信息就会显现出来。口语课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应是帮助,鼓励学生开展口语活动,用各种方法以达到学生口语练习的最大实践量。在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时,不宜过多纠正,在学生说话中间,尤其不宜打断。教师要根据错误的不同类型及其成因,恰当地选择纠错时机。逐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以及对语言错误的识别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敏感性的识别能力后就会不断地自我纠正。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错误也就会逐渐消失,这样也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五、结束语

大学公共英语教育呼唤新思路、新方法。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是一项极其艰辛而又重要的教学任务,作为从事语言教学和学习引导者的教师们,必须对英语口语教学加以重视,绝不要沿袭英语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非正常模式。要在语言教学上敢于创新,改变观念,大胆探索,力求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培养出新时代新形式下的真正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季绍斌.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课的教学调查与研究[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2,(3).

[2]兰祖利,里斯.丰富教学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刘培焕.谈外语课堂教学的互动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

[4]彭青龙.外语口语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8(12).

猜你喜欢
高校英语英语口语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高校英语语境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创新教学研究
基于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探讨
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分析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