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慈善

2009-06-23 07:07
先锋慈善 2009年1期
关键词:善款慈善事业慈善

虽然5日的北京低温严寒,但参加中华慈善大会慈善论坛的各界代表心中春意盎然。暖流滚滚。中华慈善大会慈善论坛5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来自政府官员、慈善界代表和专家学者40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地震灾害救助中慈善捐赠经验,探索中国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本刊记者亲临现场见证这一国内慈善盛事。

No.1公平与效率——关注善款使用机制

在慈善领域,在当前形势下,我认为有四个问题特别需要大力推进。

一是法律价值。当大家谈到法律价值的时候,全社会都关注的是《慈善法》,但是我恰恰要提醒大家的是,法律的实施情况到底如何?我想向大家提的两个大家常议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捐款免税,就是我们所说的个人所得税免了30%,企业所得税免到12%,免得比较通畅吗?应该说在全国还免得不通畅,法律的贯彻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另外汶川地震中,大家都知道,全社会都在讨论一个问题,说这次捐款很多,不能够实施原来的法律,不能再提取公共费用,我们要每一分钱都花在灾区。我的反问是每一分钟都花到灾民身上,不准有公共费用,你怎么到灾区服务?实际上大家的热情有时候还需要纳入法律的规章里面,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是行业价值。我们的慈善行为为什么行动不方便?因为我们的慈善行业还没有建立起来发达的行业机制。我想有两个方面的机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行业的工作平台。任何一个行业要扩大,首先是这个行业自身要有比较好的合作联合的工作平台,这个平台在慈善界还相当薄弱。我们知道我们很多慈善项目信息的规范和透明还不太够,包括我们政府有时候得到的一些捐款透明机制在回应社会方面还存在着缺陷。

三是组织价值。我觉得慈善事业要发展,没有一个好的组织建设不行,但组织建设,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必须有人。全国慈善基金会到现在为止不到2万人,你怎么能说这样一个慈善事业会能得到持续地健康地发展呢?没有专业人员,不可能谈很好的组织价值。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个司也应该注意推进行业的组织价值。

最后,应该注意慈善的风气价值。大家知道风气就是人气,各种各样的活动,各种各样的实事求是的探讨,本身就对于慈善事业良好风气的开拓是一种巨大的社会氛围。今天上午,中央领导已经又一次给我们开出了良好的风气,国家崇尚慈善,表彰慈善,国家最高领导人来到我们许多慈善工作者中间。我想,新的慈善事业的春天的确来到了。我自己代表我的团队一定会在民政部领导的直接组织下踏实工作,回应这一挑战。

万变社会。不变承诺

李嘉诚基金会成立于1980年。当时李先生察觉到中华民族传统的慈善方式对推动社会整体的改善进步效用有限,所以开始关注建立一个互助关怀的社会。李先生深信,有能力的人可以为社会服务,有奉献心的人可以推动社会服务,这是可以打造社会良性循环的。

李嘉诚基金会在1990年,成立了专责委员会,以甄选受资助的项目。李先生更宣布李嘉诚基金会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将有1/3的资产。除非有不可预料的情况,基金会的工作将一直延续下去。

基金会资金的80%用在内地和香港,基金会在挑选受助的项目方面有三个原则:

一是项目必须能推动社会改革进步,确保投入的社会资本能为社会获取最大的效益。

二是项目得到政府的支持,国家政策的配合。

三是受助单位确保资金得到最有效的管理和应用。

李先生有感全球化经济高速的发展制造了很多严峻的环境和贫富悬殊问题。中国改革为国家带来了很多新的成就和新的希望,但社会仍充斥着很多挑战,有赖政府制定良好政策和社会各界同心协力以技术和资金,参与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及富有同情心的社会,共同为社会进步赋予新的意义!

我所理解的慈善

今天题目是慈善,我就讲讲什么是慈善?一是捐款不完全代表慈善。当然慈善需要捐款,但有些企业家对员工很苛刻,到外面捐款去赢得面子。二是慈善也不完全只是做好事。三是慈善也不完全是做宣传。很多人愿意做,包括我们现在有慈善论坛,还有人开慈善晚会,上面去做宣传。慈善需要宣传,但是有的人捐款完了以后也没有去兑现,所以我在想什么是慈善?第一,慈善是真爱,发自内心的爱心。看到人受穷的时候就会掉眼泪、痛苦,真正的内心愿意帮助别人:第二,慈善是一种付出,不能索取回报。有的人捐款和企业的营销结合起来。当然也不能责怪他们,但是我觉得慈善应该是无偿的付出,不应该追求回报的东西:第三,慈善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如果把做慈善当成你人生的终点的时候,这才是慈善。

慈善,一门花钱的学问

我们面对一个很大的问题,慈善捐款现在有一千亿元,但是怎样把这个钱花好?怎样更好地满足捐赠人的意愿?慈善事业首先是一个付出,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家来关注,来参与慈善事业,来把他们的财富奉献给社会。另一方面把钱花好,也是慈善事业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我想强调的一点,花好钱一定要有大量的慈善组织。我们的慈善组织如果不能很好地发展起来的话,钱要想花是很困难的。就像刚才王司长讲的,政府是大公平、大效率,政府是一个环节建设,真正要花好钱要靠慈善组织。但是我们慈善组织目前还有很多的困难,没有很好的解决。比如在汶川地震中,慈善组织在募款、救援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存在着合法的问题、问责机制的问题,透明度也是一个问题。比如我们的基金会接受了捐赠,人们常常会提出质疑。我们说今年是一个大灾大难的一年,同时也是慈善事业光荣和梦想的一年,但是对慈善组织来说是非常巨大的压力。我们的慈善组织能不能很好的面对社会公众,面对捐赠人,面对这1千亿的善款,我觉得是很大的挑战。当然这个挑战远远没有结束,现在1千亿的善款花出去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相当一部分善款还在继续走向受益人的途中,包括我们在座的各位都要一起来努力,来推动善款更好地更快地用于灾区,用于受益人!

NO.2透明与公信——关注慈善信息披露机制

今天我重点从公信、透明与朴素三个角度来阐述我对慈善的理解。

公信的慈善。公信是慈善的生命,慈善组织的最大优势就是比其他组织具有更强的公信力。作为公益性质最高的社会组织类型,慈善组织需要对方方面面有所交代,面对政府、公众、媒体、捐赠者、董事会、受益人甚至是志愿者,慈善均需要承载一定程度的问责。公信的多元化必然决定了慈善组织公信机制的复杂性,从总体的品格、机构的使命、专业的伦理、组织的效能、资金的运用、规则的遵守、战略的企划等诸环节都要求公信力的提升。是的,公信力是烦琐的程序,是不停地追问,是对恣意妄为的毫不留情。对于中国正在发育和不断壮大的慈善组织而言,公信力需要努力去培养,有时候甚至需要努力去忍耐。依法保障慈

善组织的公益性和公信力,是正在制定的《慈善法》必须关注的重点内容。

透明的慈善。公信的慈善必然要求透明的慈善,透明度和公信力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也是慈善组织必须遵守的价值理念。透明度对于慈善组织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保障公信力的实现。第二,防止制度性的腐败。第三,促进自律及能力的建设。正是从这个角度讲,有人把慈善组织比喻为鱼缸,透明会使猫腻无处藏身。因此透明就成为公益制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当前规范基金会等慈善组织的制度当中,公开透明是基本的设计理念。大家都知道,对于需要市场组织来说属于商业秘密的东西,对于慈善组织则必须无条件公开,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在公信力方面,慈善组织应当具有有容乃大的自觉性,透明度上慈善组织应当具备无欲则钢的坚定性。

朴素的慈善。公信的慈善,透明的慈善首先应当是朴素的慈善。而朴素的慈善又必然要求是诚信的慈善,纯粹的慈善以及有效率的慈善。慈善就像眼睛一样需要非常的呵护,揉不得半点沙子,拒绝任何形势的三聚氰氨。慈善导向永远都应当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慈善必须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敏锐地关注社会问题,敏锐地关注社会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慈善组织应当通过机制的创新,合作政策的倡导放大慈善的努力。

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中华民族传统的慈善格言一直在提醒我们,慈善不仅仅是精英的事业,慈善一定只能是达者与穷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慈善不仅仅需要激情,还需要理性:慈善不仅仅需要慈悲,更需要智慧。因为慈善永远都不只是给予,慈善的本质是拯救!在这样寒冷的冬天,人类却又要经历经济严寒。但我们坚信,只要有你有我,还有我们的慈善,我们的社会就会和谐,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加温暖。

公益机构如何执行好项目

健康的信息披露非常重要,但是在前端的操作更重要。公益机构如何能够很好的执行项目,我觉得对透明与公信是良好的保证。我有三个例子:

应急采购办公室。5月12号地震发生,13号北京到成都的航班停飞,14号我们第一个团队到成都。当时我们发现,在成都大规模救灾物资的采购条件不具备,所以很多东西已经被采购一空。即使采购到足够的物资,也没有大型的车运到灾区。于是我们救援组做了一个决定,到临近的重庆市采购。怎么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既能够采购到急需的物资又能够保证透明和公开。5月14号晚上,我们通过基金会的总部,在网上发布招募信息,决定在重庆成立应急采购办公室,招聘志愿者。同时在5月14号晚上,邀请重庆扶贫办邀请重庆主要商业企业开会。5月15日从成都赶往重庆,应急采购办公室成立。由志愿者组成了的应急采购办公室参与了谈判、询价和装运整个的过程。谈判和询价的过程扶贫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也都参加了。经过紧张的过程,在保证透明、公开的情况下,5月19号晚上和16号凌晨,两批24车价值400多万的救灾物质发往重灾区德阳、什邡、绵竹等地。

如何在物价飞涨,纷繁复杂的过渡安置阶段,多快好省的建设板房。板房有两部分,一是过渡的板房学校,二是过渡的安置居民社区。我们的办法是全程引入志愿者,从供应商建造商的寻找、谈判、对比,到最后签协议、定价,保证整个过程都有志愿者参与,保证透明、公开。5月23号到9月26日,我们分别建设了三个板房社区,2万平方米,安置了3千多名灾民。建设27所临时办公学校,受益学生2万多人。通过这些操作,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完成任务,同时我们的板房学校造价根据比较,属于最低的区间,在450元左右,工程质量应该是属于比较好的。

灾后重建办公室。灾后重建是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如何确保在灾区形势的瞬息万变当中始终把握灾区的切实需求?如何确保善款直达目标。我们的办法就是在灾区第一线设立办公室。5月18号我们就在德阳建立了基金会的抗震救灾办公室,在两个月的过程当中,投入至少600个工作日,每天大约有十几个工作人员参加工作。6月29号,紧急救援机构完成以后,转为灾后重建办公室。这个计划我们预计是三年。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能否切实满足灾民需要,确保透明,公信,取决于公益机构的责任和能力。也就是说你是否愿意透明和公开,以及你是否知道怎么做,并且有相应的执行能力。空前的灾难引来了空前的投入,怎么能够确保透明和公开,我们的感受是:第一,不断的强化我们的责任感;第二,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我们的效率,我们的操作是透明与公开的。

加强信息管理,疏导定向捐赠

5月12日,我在《新闻联播》中知道汶川地震,当即打电话向深圳市政府汇报捐赠2千万。5月14日,我正式接到灾区政府的书面回函,确定定向捐赠,立即汇了2030万。经过这一捐,我的体会是:

政府要鼓励定向捐赠,就要加强信息管理。定向捐赠是指特定的捐赠主体,捐赠给指定的受益人,具有单一性和排他性,要解决定向捐赠的难题,需要国家尽快建立慈善捐赠的信息管理系统迫在眉睫,这样才能在灾难发生时快速地平复灾情:同时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全面公布最新情况和定向捐赠的信息,使信息对称。通过政府的引导疏导社会各界有效地参与抗震救灾工作,一旦捐赠人与受赠人达成了约定,在法律上就形成了契约关系,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捐赠人无论今后遇到什么情况,都必须如约支付善款,同样受赠人也不可以接受重复捐赠。政府要鼓励积极开展定向捐赠,就要国家加快慈善捐赠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来培养国民了解慈善,热爱慈善的软环境,最终使慈善能得到善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变革的时代,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的价值就是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开展慈善活动不仅仅在自然灾害时我们能否奉献爱心,更在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的善事做起,作为企业家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合作实施公益项目

5.12地震发生后。一大批民间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展示了中国民间慈善的巨大力量。然而,资金缺乏限制了专业公益服务机构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更大和更加持久的作用。在徐永光先生的积极建议下,中国红基会决定首批拿出2D00万元捐款,面向民间公益组织和专业公益服务机构公开招标灾后重建项目,尝试和探索与其他民间公益组织的共享与合作。用徐永光先生的话讲,就是“中国红基会出钱,民间公益组织出力,合作实施公益项目。”这是一种新的善款使用模式,也是一种公益组织的合作模式。

为了保证招标评审工作公开透明、公正公平,我们的做法:一是选好评委。二是定好规章。三是程序公正。四是资助透明。通过公益项目公开招标的初步尝试,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公开招标,开创了公益组织横向合作的新模式。过去,官方背景的公益组织与民

间草根组织很少接触和合作,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开展活动,“老死不相往来”。中国红基会“5.12公开招标”,开创了一个面对巨大自然灾害,公募基金会与民间公益组织共享与合作的范例。这既是公募基金会对于捐款使用模式的一个制度创新,也是中国公益组织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有益探索。

共享资源,提高了民间捐款的使用效率。中国红基会“5.12灾后重建项目公开招标”,拓宽了善款使用渠道,为打通汶川地震井喷式捐款形成的“善款堰塞湖”开拓了新思路。善款通过民间公益组织直接实施项目,突破了以往体制内层层拨付善款的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善款到位时间,提高了善款使用效率。同时,招标的公平性和优胜劣汰机制,保证了项目执行机构的专业水准和执行能力,也有利于整体提升灾后重建项目的运作效率和质量。

社会评审,保证了公益项目的公开透明。为了保证招标项目平等竞争,使灾后重建项目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中国红基会专门邀请具有公益精神和专业精神的资深人士组成项目评审团队,负责项目的征集、筛选、评估和指导。评委结构的代表性、严格的制度设计和规范的程序运作,不仅保证了公益项目的透明度。提升了中国红基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为5. 12救灾资金的公开公平使用提供了个值得研讨的案例。公开透明、公正公平,是“公益财产的铁则”;而效率与公信、共享与合作,则是公益组织的法宝和慈善事业的未来。我们期待和相信,本次慈善大会后,中国的慈善事业将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社会公益组织将成为中国慈善事业的真正主体,共享与合作将成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NO.3竞争与合作——关注慈善领域合力

慈善带来的成就感更大

改革开放30年,侨商对中国慈善事业的贡献,中国政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让我们很感动。我们经常说,经商的成就不如慈善带给我们的成就感来得更大。

今天,我想说,各位,我们很幸运!我在中国投资4、5年,与在座的不少基金会交流过,还有一些基金会是我们长期合作的伙伴。“5.12”让大家看到了巨大的慈善力量,我们在马来西亚的赈灾义演,本来预计到场观众两三千人,结果一下来了近一万人,成了海外最大规模的赈灾地点。我为我们的马来西亚国民自豪,也为我们中华民族自豪。

一场大灾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我相信通过进一步的推广和公众的慈善信息沟通,慈善的传播,系统化的建设。中国的慈善事业在不久的将来,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160多所希望小学无一垮塌

告诉大家一个比较好的消息,我们在地震之前建的希望小学在四川有160多所,因为我们跟各方合作非常好,所以希望小学的质量非常高,在地震当中没有一所跨塌,也没有一所在地震当中砸伤或者伤亡的。

讲到合作,不得不提到我们中国青基会连续四年都获得的中华慈善奖,其中有三届都是通过合作获得。第一次是希望工程奖,是我们中国青基会自身得到的;后来的圆梦行动是跟央视新闻中心合作,还有春暖2007也是和经济中心合作,包括这次“5.12”守望计划也是和一些项目合作。事实上,这些年来我们觉得在慈善领域形成合力非常重要。比较成功的是跟香港有一个苗圃行动公益组织合作了数年,助学筹款活动。包括助学长征,从江西瑞金一直步行到陕北,这样在西部贫困地区建立了100多所希望小学。既动员了社会的爱心,又缓解了各地的贫困问题,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这是跟香港的公益组织合作的非常成功的例子。另外就是我们跟草根组织的合作。自然之友,是搞环境的草根组织,但是它没有平台。我们就用我们全国15000多所希望小学作为他们的环境教育、环境实践平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觉得只有跟社会各方面紧密有效的合作,才能使我们的慈善事业进一步地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善款慈善事业慈善
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促进社会向善向上
肩负使命的奶奶
“把善款还回去”彰显爱心循环之美
绿营拿花莲地震善款做文章
慈善事业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见证(2)
2013年全球奢华精品酒店帮助慈善基金筹款共计一百万美金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