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演奏中演奏者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2009-06-28 03:10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6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演奏者心理素质

王 丁

[摘要]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借鉴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审视、分析演奏心理的产生与存在、影响及作用,对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演奏中的作用以及怎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论述,力求使演奏心理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发挥其功能性、能动性作用。

[关键词] 钢琴演奏 演奏者 心理素质 培养

人的行为都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钢琴演奏者无论在演奏技巧的表现方面,还是在演奏艺术的表演方面,都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演奏心理是钢琴演奏者的入门钥匙,它在钢琴演奏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演奏心理很复杂,它受情绪、性格、意识等影响,所以除了生理因素的制约外,心理因素的控制与调整对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良好状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演奏心理的形成

演奏技能的形成过程,是从心理到生理的一系列理解、掌握、熟练的过程。例如,一些初次登台者,在台下奏得不错,一上台就大打折扣,紧张得不能自制。这就是通常所指的“怯场”,本来练得滚瓜烂熟的节目,上场演出时虽倍加留意却偏偏会“卡壳”,出现心跳加速、身体僵硬、两腿打颤、双手发抖、忘谱等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发生在初涉舞台的表演者身上,即使是对专业表演者来说,在重大演出时,也时常会有类似的紧张失控的心理障碍发生。其关键问题,在于人们能否最终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排除由心理压力造成的紧张和恐惧的情绪。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不紧张的演奏者不能说绝对没有,但确实少之又少。在一些演奏者身上出现的那些过分的松弛、闲适或激动、亢奋的情绪表现,则往往是演奏者心理紧张的另一种反映形式。

二、良好心理素质在演奏中的作用

我们在学习钢琴过程中,有时顾虑太多,思想负担太重,这样一边是极力想弹好,一边却又束缚了自己的情绪,从而事与愿违,出现不好的结果。

1.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准确把握作品内涵的关键

我们经常说:“演奏不是力气活,不能用蛮劲,也不是单纯的让乐器发声。要有音乐,要动脑子,将技巧与“音乐”结合起来去弹,否则是弹不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奏时,要打开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乐曲的内容创设出一种意境,将自己融入进去,作到情中有音,声中有情。可见,演奏的情感是何等重要,它能引起观众的喝彩,体会到演奏的艺术之美。只有以饱满的情绪、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乐曲之中,才能更好地弹出乐曲的风格,更深地表达乐曲的内容。

2.良好心理素质对演奏过程的影响

演奏者能否在舞台上准确完整地演奏好钢琴,不仅仅取决于对乐曲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在熟练的同时还包含着一个更重要的因素——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实践得出结论,不论在平时弹奏得如何熟练,技术怎样的无懈可击,都不能保证一定能在舞台上完整流畅地演奏,而这种困扰主要是来自心理素质方面。弹奏时因心理紧张而影响发挥,就应及时地分析和找出紧张的原因,然后进行加强训练,才能使学生掌握好弹奏的心理素质和方法。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对钢琴临场演奏的了解,大概将导致弹奏紧张的心理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高涨

钢琴演奏中大脑做出主动、积极兴奋的反应等,这是良好的演奏状态所必需的。但情绪异常高涨,喜形于色,甚至情绪高涨达到一种“销魂状态”,极度喜悦、忘乎所以,最易出现相反的肌体和心理的紧张。

(2)情感低落

当演奏者对乐曲的某种技巧或段落没有把握时,就会引起紧张心理,这种紧张心理的程度会随着演出时间的临近而不断增加,致使演奏者的精力分散于与演奏无关的事情上,导致演奏者不能正常地发挥。

(3)怯场

“怯场”的产生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第一,技术不熟练。当我们掌握演奏巧还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上了台对自己能否弹好心里没底,这时候便会怯场。第二,思想负担过重。上台前,思前想后,想着弹不好怎么办呀,又想着同行们会不会笑话我呀等等,结果是越想越紧张,还没等上台,自己先把自己给打败了。第三,临场经验不足。如果平时上台的机会不多,加上在琴房里弹和在舞台上演奏两者的环境,音响效果的不同,以及面对着广大的观众们的场景的不同,往往也会造成怯场。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在相同的音乐修养和演奏技巧的条件下,心理素质的高低,对于演奏者演奏水平发挥的好坏和演奏的成功与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如何培养演奏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多年的钢琴教学,笔者认为对良好的演奏素质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奏心理状态

意志和性格的培养要沉着和自制,多接触与器乐活动有关的事,锻炼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克服情绪的干扰;加强艺术修养,培养从事艺术事业的情操,增强器乐学习的动力。因为器乐作品的演奏既有欣赏因素又有再创造因素,所以每个演奏者必须要赋予乐曲生命。这就要求他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去理解和表达乐曲内容,对乐曲进行再创造,这样在演奏时可把自己的成败置之度外,集中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奏中。

2.依赖潜意识来减轻显意识的压力

若在演奏前感到紧张,可用几次均匀的深呼吸来减轻紧张度,增加轻松感;在比赛当时要自己重复地对自己暗示,如“不要紧张,要镇静”“我有信心,他们不过如此”“我有能力”等。增强信心。还可进行积极的心理自我暗示摒弃消极态度。感情的转移也是避免紧张感的好办法,因为人在同一时刻,不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一个演员若能时刻提醒自己的镇定和勇敢,有一种“豁出去”的精神,就可战胜害怕和恐惧。

3.注意演奏欲望的培养和演奏环境影响的培养

一个人在演奏前,需要注意精神上、身体上等方面是否准备好,在前要自我激发演奏欲望并对演奏情绪进行培养。所谓演奏环境影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平时多锻炼、熟悉,并习惯于在反复不断的舞台实践中锻炼,但凡优秀表演者他们都能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实现自我调节。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表演者越来越对自己的成功充满信心。当然,一切心理素质的训练均需建立在技体受过良好训练及演奏技巧较完善的基础之上,俗话说“艺高胆大”也能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综上所述,一个钢琴演奏者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正确认识和对待客观事物,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并用来正确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一个训练有素的优秀钢琴演奏演员,具有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能够适应不同的观众群体、不同的场景,能给演奏者带来莫大的喜悦和幸福。除此之外,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和心理素质的锻炼两者同等重要,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演奏技巧的日益提高会使人充满自信,精神饱满。反过来,自信和轻松的心理状态又有助于演奏技巧的发挥,使演奏达到完满无缺的境界,要知道,只有情感得到了解放,才能达到自然而舒畅的效果,才能有更完美的感情表达。钢琴演奏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有情又有乐”。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演奏者心理素质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的钢琴演奏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