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正确认识和处理三大矛盾

2009-07-01 03:27胡志桥
中国德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货币新课程

胡志桥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验过程中,许多老师反映教材内容多、信息量大、课时紧张,但为了备战高考,他们对教学内容“深挖洞、广积粮”,在教学方法上追求“技术完美”,结果呢,课堂教学匆匆忙忙赶进度,效果并不乐观。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入手,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和策略方法选择。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三大矛盾。

(一)针对课程标准与教材演绎的落差矛盾:要重视目标细化,实施情境串联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与教材演绎之间存在一个落差,即课程标准表述的弹性、原则性、选择性与课堂教学的具体性、操作性和确定性的矛盾。这就产生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如何避免在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时任意发挥、无限放大,二是如何克服使用教材时按部就班、面面俱到。这两个问题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关于第一个问题,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把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提示与建议”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比如对“文化”概念的理解,结合《文化生活》第一课内容,可以将课程标准规定具体细化为如下不同层次的要求:

上表展现的只是内容处理的一种思路。它将课程标准的规定细化成具体的三维目标,具体的目标又根据水平性要求和提高性要求,分别用不同的行为动词加以界定。这就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和学业评价具备了明确的、可操作的指引,大大减少了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了课程标准的忠实执行。

关于第二个问题,教师要重视通过“以问题为引导、体验为中心”的情境设计来串联课堂。这是“从生活逻辑到理论逻辑,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基础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理念的重要表现,也是探究性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设计了很多探究活动,其中有些并不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有些地域性太强,异地学生觉得非常陌生。因此,创造性地改组和设计问题情境而不是简单地照搬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讲“多变的价格”这一课时,我们没有照搬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设计,而是选择了油价波动这一经济现象,以一个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层层设问,以问题和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思考。这不但可以保证知识演绎逻辑的严谨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针对教学内容多与少、增与减的矛盾:要重视整体设计,体现削枝强干

先前,教师往往是以课时为单位来进行教学设计的。因为旧教材具有相对完整的、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遵循循序渐进的线性式教学设计是可行的。但新课程的模块内容不是垂直的线性结构,而是以生活逻辑为基础构建的立体网状的内容综合体。这样,在模块课程背景下,按课时进行教学设计,不仅不符合新课程的设计理念,而且从根本上来说可能会割裂模块的整体结构。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整体性教学设计,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对内容进行重组,实现内容的纵向贯通和横向联系。要完成这个任务,最重要的是根据生活逻辑和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进行削枝强干,而不是在内容处理上一味“添砖加瓦”。教师要充分运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按照以大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进行删减、补充、延伸,合理重组教学内容。如,在“神奇的货币”这一课中,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要求是“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课程标准的提示与建议是“对商品交换中没有货币会发生的困难进行分析,说明货币的作用;以金银、纸币、账面结算为例,归纳出货币的基本职能;演示使用支票、信用卡、外汇的情景;讨论‘金钱万能吗”。从课程标准的表述可以看出,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经济生活入手,揭示货币的本质,明确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这里面,既有知识的要求,也有能力的要求,最后还要求落实到树立正确金钱观这一思想教育目的上。因此,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教学资源的选择、探究活动的设计等都应该围绕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展开。至于教材中出现的商品的含义、商品的二因素、货币的派生职能、外汇的构成和作用、人民币的币值变化及其影响等知识,要么只需从生活经验的角度理解(如,“商品”是理解货币本质的一个重要的背景性概念,但放在全书来看可以从生活的角度揭示其含义和二因素),要么是陈述性的知识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如结算与信用工具),并不一定非要在理论上达到学科化的系统理解,也不应作为共同要求扩充给全体学生,否则两个课时一定是教不完的。如果这些知识有学生感兴趣,可以在选修教材中体现。

(三)针对教学过程形式化和内容实效弱化的矛盾:要讲授探究并用,凸显知识生成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选择上,一些老师心存疑虑:“以生活为基础,从生活逻辑到知识逻辑”的要求以及倡导“互动开放、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否会影响教学进度?是否会削弱“双基教学”,并进而影响高考成绩?这一疑虑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呈现出自我矛盾的“理性选择”: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观摩中,师生活动非常“精彩”,形式上热热闹闹搞探究,但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面临“致命的缺失”。这就是内容和形式上的悖论,它导致课堂教学实效的弱化。孤立地追求形式上的探究和热闹显然是对新课程的曲解。

笔者认为,重视“双基教学”与强调“互动开放、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途径。有效果的“双基教学”必然会寻求方式和方法上的突破,有内容的探究学习方式也必然回归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主张的三维目标并没有削弱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而是相对于为应付高考而进行的单一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而言,它更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学习活动的本质和宗旨。我们可以用下图勾勒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里,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探究活动中进行的知识的自我构建过程,也是学生掌握方法和提高能力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则是在知识构建和能力提升基础上的升华。三维目标统一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是同一过程的三个维度。

因此,解决课堂教学中形式和内容上的脱节,首先要辩证处理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有些知识还需教师亲自讲。思想教育性的,有理论深度的知识点(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革命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哲学的社会作用等),以老师讲为好;重点、难点的知识也不一定由学生探究和自我构建。完全任由学生探究和自我构建,学生在课堂上虽然“表演”可能非常精彩、鲜活,但他对知识把握极有可能是粗糙的、生涩的。总之,知识的提炼、方法的点拨、思想的深化,还得老师做!我们不能神化开放和探究,更不应该追求形式上的热闹。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或者抛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学生目光炯炯,尽管鸦雀无声,但这也是参与和探究,而且是深度的高质量的参与与探究,此时无声胜有声!相反,活动“走过场”,参与“表演秀”,刻意地、单纯地追求活动的次数和学生参与的人数,为活动而活动,不做也罢!

克服形式主义,实现内容的有效和目标的达成,还必须重视知识的生成性。新课程不是弱化了“双基”,而是更加强调学生以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正因如此,新课程在教学策略上特别强调“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比如,为了揭示货币的产生及本质,我们设计了如下的学习环节——

19世纪初,非洲某集市上曾上演过这样一幕——卖牛奶的人喊:“买牛奶的拿盐来!”卖盐的人喊:“买盐的拿矛头来!”而卖咖啡的人喊:“买便宜的咖啡拿红珍珠来!”

(1)在上面交易中,如拥有红珍珠的人需要的是咖啡,则卖——的人能与之成交;如拥有红珍珠的人需要的不是咖啡而是牛奶,则这些人——(能/不能)成交。

(2)如果仅仅是牛奶的拥有者与盐的拥有者偶然相互交换,你认为,要使买卖成功,至少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条件一:————

条件二:————

条件三:————

条件四:————

(3)如果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一种大家都接受的公认的商品“贝”,则买卖就方便多了。

先把牛奶、红珍珠等商品换成等值的——,然后再用相应的——去换回自己所需要的盐、咖啡等商品。

在这里,这个大家公认的商品起到了两个特殊的作用:一是表现其他商品的——,二是在各个商品所有者之间充当交换的——。我们把这样的商品叫做——。

(4)从历史上来看,牲畜、布匹、玉石等物品都曾经起到和贝壳一样的作用,但是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贵金属金银以其——特点,逐步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就是货币。所以,货币天然——(是/不是)金银。

(5)很显然,布匹、贝壳和金银所起的作用从本质上看是一样的,只是这一作用后来固定到金银身上,所以,金银天然——(是/不是)货币。

(6)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货币也是商品,其本质是——。

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知识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在学生的自我探究中实现的。“自在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为我知识”,这样的课堂不仅充满了追求真理的愉悦,而且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敢于正视问题,立足于常态教学,注重教学反思,坚持实践创新和“群众路线”,就一定能够把新课程的实施推向深入。

【作者单位: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东广州,510030】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货币新课程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