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

2009-07-03 03:02晏奉梅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功能区开发区差距

晏奉梅

[摘 要] 本文以详实的数据列举了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地区性差距,从不同角度对造成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距提出建议。主张采取大都市化的发展战略,满足生产集约化的要求;加快实施以环境生态为基础的区域人口流动战略;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建设战略;统筹协调解决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问题。

[关键词] 地区差距;区域经济;发展

此前,我国已对不同地区制定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即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以期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地区间经济平衡。由于我国发展起点的差异和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同,地区发展的绝对差距仍呈现扩大的趋势。根据有关数据和资料,各地区的GDP每年都在增长,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2005年,东部地区人均GDP是中部地区的2.57倍,是西部地区的2.77倍。2007年收入最高的省份都在东部地区,最低的都在西部地区,全国除直辖市外,最高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浙江省,人均20574元,最低的是青海省,人均101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也是浙江省,人均8265元,最低的是贵州省,只有2300元。另外,东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差距也很大,西部地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覆盖率不到5%,仅为东部地区的10%。东西部的GDP差距更突出,2007年西部12个省区GDP的总和不到4万亿,约占中国GDP的17%,而东部地区超过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即广东、山东、江苏,广东是25000万亿,山东是22000万亿,江苏是21000万亿,就是说,1.75个广东、1.8个山东或1.82个江苏相当于西部12个省区的GDP总和。据2008年数据,中国GDP总量为32.7215万亿元,人均GDP为24702.93元。其中,东部地区,人口5.15亿,GDP总量为19.1076万亿元,人均GDP为37069.29元。中部地区,人口4.18亿,GDP总量为7.7919万亿元,人均GDP为18611.97元。西部地区,人口3.65亿,GDP总量为5.8220万亿元,人均GDP为15937.00元。明显可以看出,东、中、西部地区总量GDP和人均GDP的梯级差距,且东部地区是中西部地区的两倍以上,而东部地区人口也明显多于中西部地区。

为什么经济在增长,而地区间经济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是哪些因素影响地区经济增长,从而造成地区经济差距?本文对各影响因素和经济差异变化进行分析,并就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距提出思路和建议。

一、影响地区经济差距因素分析

1、地理因素

中国的可耕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其原因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它决定了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并将海洋季风的作用限制于东部地区,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造就了东部大面积的雨热集中区和西部幅员辽阔的干旱少雨区。西北部则是常年的西风带,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降水量的不足阻碍了该地区的农作物生长,使西北地区的人口规模不断减少,高原气候和严酷的自然环境,则将西部少数民族人口长期限制在极低的数量上。明清以后,由于高产作物的引入和对外商贸的频繁,东部的人口迅速增加,很快超过了中西部地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中心逐渐向东南部转移。工业化以来,尽管人类拥有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却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气候的优劣和淡水资源的多少,依然是一个地区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环境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禀赋上的差别,不仅决定了各地区城市人口密度和区域市场规模上的差异,而且强化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2、人文因素

中国历史上多次的人口向南迁移,以及社会因素引发的闽粤百姓下南洋等,使江南地区积淀了深厚的华夏文明遗存和人才技术资源。其中包括细作农业技术、精湛的手工艺技能和勤俭执着的经商传统。近代以来,西方入侵对中国东南沿海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影响(例如鸦片战争后的五口通商)深远,对今天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广东、福建等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计划体制时期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为中国东北和西部地区奠定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基础,创造了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条件,但由于旧体制弊端的积重难返和区位上的弱势,更造成了改革开放以后这些地区人才、技术、资金向东部源源不断地流失。这些因素,是决定今天地区经济差距加深的重要原因。

3、政策因素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中央政府一系列的开放政策、倾斜政策和多种形式的财政分级包干政策,放松了对经济生活的管制,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东部地区长期以来率先享受来自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区位优势因此得以充分发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东部经济越来越深地卷入国际大循环,进一步拉大了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另一方面,土地联产承包大大提高了农业效率,产生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西部的农村青年,源源不断地流入东部的沿海城市“打工”,使这些地区外向型经济的低成本优势得以长期保持,延缓了出口加工业向内陆地区的梯度转移。当西部地区还没有完全从旧体制的羁绊中解脱出来,中国经济已经从产业非均衡(重工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模式向区域非均衡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4、经济因素

东部沿海地区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跨行政区、具有很多增长极的城市带(圈)。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其龙头是香港,周围有深圳、广州、佛山、海南、东莞等增长极。又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其龙头是上海,周围有宁波、杭州、苏州、无锡、常州等增长极。这些地区的主要特征是:在国际大循环的带动下,一批以市场为纽带、上下游一体化、技术人才联系紧密的城市产业群迅速崛起,它们大量吸收和聚集国内外资金和各种外来劳动力,产品销售网络和原材料、劳动力供应链,一直延伸到中西部地区和海外。现代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迅速提高了本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其他地区则发展滞后。由于地理、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各地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增长极性质的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但它们的带动作用一般仅限于省内;一些原材料大省,比如黑龙江、山西、陕西等,由于种种原因,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计划体制及三线建设时期的明星城市,比如哈尔滨、长春、沈阳、西安、成都、武汉、重庆等,由于中央直属企业多,历史遗留问题严重,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虽然与过去相比,经济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沿海城市的差距短期内还难以缩小。

二、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1、正确选择现代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城市化发展缓慢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有了长足进展,但在如何选择城市化道路问题上,却意见不一致。一些人希望中国避免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大都市病”,提出走离土不离乡、以中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这种思路在县域有广泛的影响,但这种思路不符合西方各国现代化的经验,也被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实践所否定。中国是人均耕地很少的国家,城市化又不可能不占用耕地,问题是如何尽可能少占用。根据发展中小城镇设计的标准,一个乡镇的城区规划面积为2至9平方公里,中国有5万左右个乡镇,如果其中的一半变成中小城镇,则至少要占用一个江苏省那么大面积的耕地。笔者主张采取大都市化的发展战略,因为只有大城市产生的聚集效应,才有可能减少耕地的占用,才能满足生产集约化的要求,带动整个产业链以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因地制宜、规划得当的大都市化方案,至少比中小城镇方案节约一半左右的耕地。此外,在环境保护和工业废料、生活垃圾及污染治理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大都市化并不是要消灭中小城镇,而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帮助各个地区的增长极成长为城市,并用快速交通线将大、中、小城市连接起来,形成联系紧密、分工明确的产业链和城市带。要防止西方历史上出现的大都市病,根本出路是在城市带的规划中,明确各城市间的分工,并对大城市实行功能分区。如果能在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关中等地区形成若干个城市带或城市圈,聚集全国1/3左右的人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就好解决了。

2、加快实施以环境生态为基础的区域人口流动战略

地区发展差距不仅体现在标志性的市容市貌上,而且也体现为经济总量上的差别。东部一个地级市的GDP总量,就相当于西部一个省(自治区)。如果从总量角度考虑缩小地区差距,西部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必须大大超过东部地区,这显然是做不到的。就人口来说,地区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收入和生活水平上,这实质上是人均GDP的差距。如果从人均角度考虑问题,则缩小地区差距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逐步增大西部地区的GDP总量,二是适当减少西部地区的人口。问题是究竟该用哪个标准?其实这和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问题类似,只能以人均GDP作为标准。

可能有人会说,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本来就大大低于东部地区,怎么能继续减少西部地区的人口?这就涉及到人居环境的生态科学问题。根据199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国会议的结论,干旱区(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0.05~0.25)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应超过7人,半干旱区(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为0.25~0.4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应超过20人。按此标准,我国西部很多地区的人口都已大大超过了该地区的环境承载量。因此必须加快实施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区域人口流动战略。鼓励人口从贫困地区向富裕地区流动,从农村区域向城市区域流动。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更多的工作机会将会出现在新功能区和城市带里。为了鼓励西部人口向这些地区流动,国家应当承担西部地区的普及义务教育责任,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安心定居,为他们的文化、生活习惯创造必要的条件。

3、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建设战略

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里首次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来实施。主体功能区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分为四类地区:第一类是优化开发区,即国土开发密度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的区域。主要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第二类是重点开发区,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如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中原城市群地区、长株潭地区、沈大线地区、哈长地区和西部的成渝地区、关中地区、北部湾地区以及天山北麓地区等。第三类是限制开发区,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一般,但关系到全国或较大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第四类是禁止开发区,即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着力搞好重点开发区建设。重点开发区的主要功能是加快科学发展、壮大经济总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经济增长极,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吸纳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并依托基础较好的中心城市和资源富集区,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高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减少欠发达地区人口压力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社会成本。西部的重点开发区如成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带、环北部湾圈、天山北麓经济区等承担着当地发展的重大任务,是支撑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第二,完善转移支付,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缩小地区差距,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速度必须加快。全国人民都有平等的权利享受国家最低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与个人的支付能力和居住位置无关,不管在任何地区,都有这项基本权利。尤其是西部重点应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探索限制开发区的发展道路。西部大部分地区都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十一五”规划刚要列出了22个限制开发区和1164个禁止开发区,其中有17个限制开发区和大多数禁止开发区位于西部地区。限制开发区的发展原则是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有选择地扶持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二是支持劳动力培训,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支持鼓励劳动力转移。限制开发区的发展只能是有选择性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4、统筹协调解决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问题

经济发展的均衡是相对的,不均衡是绝对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与中国面积差不多大小的欧洲,从工业革命至今200多年,也未完全消除地区(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我国则更为特殊,西部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不适合人类密集居住,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东南部在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发展机遇上却后劲十足。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外向型发展战略不变的前提下,中国不同地区发展上的不平衡格局,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中国是区域经济特征突出的大国,又是区域之间相互依赖的整体。主体功能区建设改变了区域发展的格局,实质上是一种地区非均衡发展战略,要求弱化地域上的均衡性,明确空间开发的差异,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设想通过功能区建设和人口转移,实现各地区差距缩小。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特征,也是遵守自然和经济规律的必然选择。主体功能区划分和地方行政区域不可能重合,一个省可能同时存在几种功能区类型,一个功能区也可能覆盖多个省区。显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问题单靠市场机制和地方政府是难于解决的,过去按行政区分割组织经济活动的方式已不适应当今发展的要求。因此,无论是跨行政区的利益协调,还是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央政府都需要切实担负起统筹协调的责任,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既要通过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来引导经济主体的行为,还要利用政府“看得见的手”来完善法律法规和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等,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加强沟通、协调和合作。忽视了这一点,整体发展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参考文献]

[1] 2005—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2]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3] 于鸿君,马庆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根源分析.农村金融研究,2009.4.

[4] 王艳丽,钱钟威.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与经济差异的关系研究.中华会计网,2009.2.

[5] 丁宁宁.中国区域经济的布局问题.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10.

[6] 孙小兰.西部地区主体功能区建设调查.新浪财经,2009.1.

猜你喜欢
功能区开发区差距
江苏省句容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优化调整布局出炉
2019年:产业功能区建设聚焦六大工作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
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