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2009-07-03 03:02李冬芬黄金波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李冬芬 黄金波 张 蕊

[摘 要]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应从分析岗位群入手,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与课程体系结构。网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应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岗位能力以及课程群等入手,并注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制定教学规划。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岗位群;课程体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运而生,成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新的生长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网络技术专业作为省试点专业,从2000年招生,至今已有7届毕业生。为了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切实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的主要参与者和建设者,通过社会调研和对毕业生就业跟踪,我们把计算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为为两个方向:网络工程、网站建设与管理。现以辽工大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探讨其人才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及课程群的改革与实践。

一、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坚持“建设好区域支柱产业需要的专业,培养出地方经济建设紧缺的人才”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网络技术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状况,及时追踪软件技术的发展,根据网络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来构建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根据当前网络行业及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制定课程标准;探索和实践“项目驱动”、“案例教学”、“一体化教学”等教学模式,结合企业工作任务考核要求制定课程的考核标准和办法;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在辽宁省同类院校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二、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1、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能、体、美全面发展,专业知识精、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网络工程技术以及网站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中小企业网站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构建以及岗位能力分析

深入企业调查,把握需求信息,预测未来需求,根据网络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依据岗位工作过程任务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的能力,设计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流程分为以下五部分:网络技术岗位群调查→工作任务过程分析→岗位能力分析→重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课程体系。

通过对本地区多家企业、公司、学校、行政事业单位的调研,经过网络专业建设委会以及专家分析和论证,确定网络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岗位能力,分为六个方面:

(1)计算机应用能力;

(2)网站组建与维护能力;

(3)网站建设与管理能力;

(4)数据库应用能力;

(5)网络编程能力;

(6)网络安全能力。

3、课程体系结构与课程群关联分析

计算机网络专业必须围绕岗位群设置课程群支撑体系,按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顺序,其结构应该由专业基础素质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等构成,而且各阶段需有对应的课程群来支撑。专业基础素质课程是专业能力性课程和应用性课程的基础,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智力基础;专业技能课程是基础素质性课程的延升,是发展性课程的有力支撑,侧重于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构建能力的培养;专业方向课程是前两者的目的,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它直接面对就业岗位群。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各阶段课程群分析如下:

在专业基础素质课组群的支撑下,针对两个岗位群,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方向课设置如下:

面向网络工程岗位群的课程有:网络基础、网络设备、组网技术、linux、网络管理、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安全等课程;面向网站建设岗位群的课程有:网页设计、图形图像处理、二维动画设计、C#和ASP.Net、网络数据库SQL以及网站项目开发等课程。

网络工程方向,为突出应用、强化能力,从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中分离出《网络设备》课程;为紧跟网络技术应用,开设了《Linux》、《综合布线》、《网络管理》等课程。由于加大了专业课程的开设比例,本着够用的原则,对许多基础课程课时进行了压缩整合,如将《高等数学》两学期改为周四和周二等,第四学期开设的大学英语改为计算机专业英语。

网站建设方向,为了强化应用能力,加大了《网页设计》课程的理论和课程实习的学时数,将原来的《ASP》课程改为目前常用的网站开发平台.net,加设了《C#》课程,数据库系统SQL加设一周的课程实习,以提高学生的数据库应用能力。《C语言程序设计》是程序设计的基础,该课程的开设,不仅是让学生掌握C语言本身的特点,更重要是学会程序设计的思想,为后续学期中网编程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新增设了《网络安全》这门课程,本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比较宽泛,是网络专业能力课和主干课程的深入发展,数据库、Web编程、网络工程等都涉及网络安全问题,不仅要从网络工程角度去规划网络安全内容,还要针对硬件和软件具体去配置安全的细节,甚至要去编程调试。

总之,从网络专业的两个方向的课程设置上,网络工程重在网络技术原理、网络互联技术、网络产品与技术的销售、培训、网络管理与安全以及工程设计与实施等知识的应用;网站建设重在网页制作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网站管理与安全、信息发布等知识的应用。

三、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撑

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是支撑课程体系实施的基本前提。网络专业教师百分之七十的教师获得了硕士学位,通过近两年的专业培训,均满足“双师型”人才。针对岗位群,科学制定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理论、实验实训计划以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计划。编写了校内实习指导教材。新搭建了网络虚拟防真实验室和综合布线实验室,增设了两个校外实训基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不断地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作为试点专业的网络07级学生,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一体化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积方面不断改革,教学模式上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一体化教学”等,培养了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实际工程项目操作能力以及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紧贴社会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优秀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顾志良,刘智.高职教育教学基本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7).

[2] 李冬等.网络技术及工程课程群建设改革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31).

[3] 杨进.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挑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2).

[4] 张六成.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http://gys.dlvtc.edu.cn/04kcjs.

[5] 杨进.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挑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2).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