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赛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2009-07-03 03:02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心理训练篮球比赛心理问题

魏 亮

[摘 要] 现代篮球比赛对抗性日趋紧张激烈,运动员在比赛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容易产生或激动、或紧张、或自负、或松弛的消极情绪,严重影响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因此,应通过平时的心理训练以及针对性的实战训练,不断提高运动员自身的心理素质,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最大限度地赛出自己的风格及水平。

[关键词] 篮球比赛;运动员;心理问题;心理训练

一、篮球比赛心理问题的表现

1、篮球比赛赛前心理问题的反应

赛前的情绪状态是围绕着对临场比赛能否取得胜利而变化的,主要是对手的强、弱或实力相当,特别是关系到出线不出线,晋级不晋级,名次上下幅度很大的比赛,更使运动员情绪兴奋,甚至激动得几天前就不能很好地自制。面对不同情况的对手所出现的心理躁动是不同的。

(1)面对弱队。如遇弱队容易产生轻敌与急躁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在对困难准备不足,如临场比赛中比较顺利时运动员的表现往往有防守不积极,进攻中处理球比较随便,如遇到困难,特别是全队处于落后被动的局面,就会产生急躁情绪,表现在防守上容易犯规,进攻上会失去正常动作的节奏,导致成功率低。

(2)面对强队。如遇强队往往表现为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敢于发挥自己的特点,在比赛中积极性高,斗志比较旺盛,往往会发挥较好的水平或突出的水平;二是“畏敌”情绪,对胜利缺乏信心,对克服困难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临场往往出现斗志不高,动作不果断,显得束手无策。

(3)面对实力相当队伍。如遇实力相当的队容易产生想赢怕输的情绪应激状态,一怕自己在比赛中发挥不好而影响全队的胜负,对如何克服困难想得少,包袱重,怕这怕那,怕失误,怕投不进等,所以行动不果断,反应迟钝;另一方面是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对手可能采用的策略方法有几手准备,因此在比赛中斗志旺盛,信心十足,行动中表现为主动果断、敢拼敢搏。

2、篮球比赛场上消极情绪的具体表现及影响

篮球比赛场上心理问题的表现情绪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有研究证明:人的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即为人的情绪。篮球赛场中的心理问题就是在比赛中运动员对队友、对手的状况、裁判员的执法特点、场地器材的布置、比赛环境以及领导、教练、观众之间主观体验的反映。赛场情绪有积极(增力)和消极(减力)的两重性。消极的赛场情绪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发挥起着阻碍作用,它降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水平。通过临场观察分析,篮球比赛中消极情绪的具体表现和发生原因及影响程度是:

(1)激动。它是运动员迅速爆发、短暂而强烈的情绪体验。当对手有意或无意地出现撞、顶行为,或裁判员出现明显的错、漏、误判时,队员不能正确对待和评价自己的行为而“忘乎所以”,出现发怒、辱骂、动手动脚、甩球等行为。

(2)紧张。它是运动员对竞赛中面临的各种刺激或环境的无所适从,认为构成威胁又不能应付和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它发生于害怕领导、教练、观众的起哄指责;害怕主力队员的申斥;所遇对手实力强于本方(人)之时;发生于决定名次的关键场、关键球,或是高额奖金的比赛;实力相近比分拉不开,球场局势与准备会研究的对策不符;发生于上场投篮连续两次以上不中或被盖帽等情况下。

(3)自负。这是一种轻于“激动”的情绪体验。当对手技术动作强硬;或防守时有小动作发生;或防守极严;运动员过分相信自己而采取“以牙还牙”的硬顶方式对付他人。这种情绪体验最容易破坏自己的正确动力定型而影响技术发挥。

(4)松弛。这是运动员对竞赛缺乏热情的一种低水平的应激反应。多发生于对对方实力估计不足,盲目骄傲;或是连续失败之后;或是连续打胜仗;或发生于队友不积极和出现技术错误,如防守漏人,该传球不传,该投中的未中而引起情绪低落和行动上的松懈。

二、篮球比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心理问题的发生是个体对外界刺激和对内部反应的体验。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几乎时刻都处在身体和心理极度紧张状态之中,许多惊险、复杂的外界因素引起身体机能、心理机能发生变化。这种低水平的或过高的应激状态,造成对运动器官控制失灵而使技术动作拘束变形、反应迟钝、注意广度缩小、知觉和思维活动缓慢,出现错误乃至反应到行为上的消极或凶猛等。篮球比赛场上的消极情绪体验与下述因素有关。

1、场上场下运动员思想上的紧张度

运动员对比赛的思想紧张度,在赛前、赛中都可能发生变化。赛前没有全面细致地摸清和分析双方的整体实力,过高或过低地估计对方的实力,都将导致心理准备不足。从而产生惧敌或轻敌自信的态度。以至于在思想上,技、战术准备上出现偏差。

2、对抗中的失误引起恐慌性情绪变化

在比赛中很多运动员常常会因为失误导致队友和教练员的不满而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缩手缩脚不敢拿球的不良情绪。

3、不同比赛性质对象和局势的影响

有的运动员在队内比赛和无关紧要的比赛中,都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而一旦碰到实力较强的队或者是关键性的比赛时,就出现畏惧害怕的心理,在双方实力相当、比较不相上下时更容易出现急躁、怯场、失误增多的现象。尤其是在临近终场之际,这种畏惧、紧张、急躁情绪表现更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自身能力的发挥,使己方乱了阵脚,以致败下阵来。

4、观众的影响

比赛时观众和球迷的言行往往带有倾向性,这种过激的言行往往在运动员运用技术前或失误后给予刺激,这种刺激将使有些训练水平差的运动员,心烦意乱,处于紧张而又顾虑重重的境地,从而注意力不集中,失去了斗志,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

三、篮球比赛心理问题的疏导

篮球运动员临场情绪控制的心理训练,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作为篮球教练员要在长期的训练工作中认真地、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全面训练,其手段可多样化,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自信训练法

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树立其自信心是为了使运动员心态时刻能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这主要是在平时比赛和训练中引导运动员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消除他们因受不正确的胜负观念影响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要让运动员懂得,成功的标准不仅停留在冠军身上,只要在赛场上大家顽强拼搏,思想高度重视,技、战术上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准,这就是成功的表现。要通过多次的鼓励使运动员认识到他们有实力与别人竞争,他们是最优秀的运动员。明白了这些道理,在意志品质、心理素质上就会取得成功。

2、干扰适应法

模拟实战演练,适应赛场气氛。在赛前训练中,应提倡多以实战演练的方法进行训练。人为地制造一些与比赛相似的气氛。如用广播、大声喧哗、喝倒采、故意出现大量裁判失误,饮食、场地、时间差等不适应的因素,使运动员提早进入赛场气氛,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实力较强或实力相当的队伍进行友谊比赛。

四、结论

在紧张激烈的篮球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情绪状态会随着比赛的情况迅速变化,具有强烈迅速、多变的特点,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但是,通过平时的心理训练,以及针对性的实战训练,尤其是提高运动员自身的文化素质,篮球场上的消极情绪是可以克服和调整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个队员要想百战不殆,必须要把教练员高超的指挥艺术和才智,运动员优秀的技、战术合二为一。因此,加强教练心理控制的训练很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控制运动员的心理躁动,把运动员的才能和教练员的指挥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在比赛中最大限度地赛出自己的风格及水平。

[参考文献]

[1] 田福梅.现代篮球训练艺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 姚家新.竞赛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M].济南: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3] 张力为.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 翟群.曾芊.体育运动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心理训练篮球比赛心理问题
杭州市高校大学生三对三篮球比赛的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篮球规则的演变对篮球技战术发展的影响探究
跆拳道心理训练方法探讨
柔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初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体校训练中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研究
篮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