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和谐校园与信息文化建设

2009-07-03 03:02阿达来提.吐尔地
科教导刊 2009年30期
关键词:校园网校园信息化

阿达来提.吐尔地

摘要本文提出教育要信息化,要在学校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逐步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认真处理好普及与提高、信息教育与普通教育、数量与质量、发展与改革等几个重要关系,这样教育才能较好地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才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形成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局面。

关键词和谐校园信息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一个伟大梦想,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目标,更是人类永恒的生命主题和价值追求。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和国务院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又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社会,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空前发展,已对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产生深远影响,导致新的教育技术革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一方面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社会的全面和谐又为教育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其中,信息技术在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上,肩负着重大而神圣的历史使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要以人为本,惠及全民,创造广大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教育要面向信息化,首先教育自身要信息化,在学校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谈到学校培养学生五种能力首位就是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当前,构建和谐教育,就是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和发展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在教育发展目标上必须做出理性而现实的选择。现阶段,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任务都很繁重,要逐步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认真处理好普及与提高、信息教育与普通教育、数量与质量、发展与改革等几个重要关系,这样教育才能较好地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才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形成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局面。

现阶段,新疆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005所(截止2003年),在校学生434.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60.5%;专任教师24.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占57.4%。有普通高等学校26所,其中区属本科院校9所,区属专科学校4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0所;兵团所属本科院校2所,专科学校1所。有4个博士授权单位,15个博士学位点;9个硕士授权单位,210个硕士学位点;开设本科专业132种,现有在读研究生3629人,在校本专科学生14.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44.07%;普通高校专任教师1.1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专任教师37.24%。全区每万人口拥有的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中专在校生分别为70人、66人、44人。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现状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任务都很繁重,要逐步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认真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网络教育与普通教育、数量与质量、发展与改革等的和谐关系,这样教育才能较好地适应构建新疆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要求。

2 存在的矛盾与关系

2.1 普及与提高的和谐关系

学生信息文化的普及与教师信息素养技术的提高,二者不可偏废。我们的目标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要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巩固,不仅使每个学生获得掌握信息技术技能的教育机会,而且要在促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中,让更多教师和学生接受更好的信息教育。

新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缓慢。90年代后期,自治区开始着手规划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建立校园网,实现“校校通”,使全疆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从1996年开始,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教育,兴建中、小学校园网。2000年自治区抓住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契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通过“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和“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2004年建设的“新疆教育卫星宽带网”正式开播,到2005年,基本建成由主干网、区域网、教育卫星宽带网和校园网构成的新疆教育信息网,实现自治区教育厅与各地、县、学校的计算机联网。到2006年,新疆在全部农村中小学开设了卫星教学收视点,大部分九年制初中、完全中学里增设了计算机室。目前,新疆各地已经建成教学光盘播放点2101个,卫星教学收视点2785个,计算机教室300多间,83个县(市)的中小学生和边远农牧区的孩子基本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了发达地区优质教学资源与贫困农牧区之间的共享。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使课堂教学内容生动、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效率更高。现在能够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正成为信息社会衡量一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师资力量的强弱,学生信息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和质量,1988年新疆中小学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计算机专兼职教师有300余人。到2001年专兼职教师只达到801人,是我区小学专任教师13.5万中极少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技能的教师。鉴此,本文首先提出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问题。

2.2 信息文化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和谐关系

信息化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应互为补充、协调发展。在我区,信息教育是一个新型的教育方式。这几年,我们一方面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困扰,一方面又面临高技能信息人才缺乏的尴尬局面。“十一五”期间,仅广东省高技能信息人才缺口就达500万人,新疆更是缺乏。应该看到,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信息人才,是我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推动力,信息技术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数字化校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的网络教育缺少一种文化的追求,而这恰恰是它应有的灵魂。这里我们所讲文化可以理解为基于网络平台,促进校园信息互动的一种价值取向。以校园信息文化建设为切入口,使师生日益丰富和深刻地参与校园网建设过程,让网络支撑起校园信息文化的互动,拓展师生生命存在的时空形态,焕发生命的活力,奏响心灵的乐章,碰撞智慧的火花,绵延不断成为一种带有终极关怀意义的新质文化。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校园信息文化是值得各学校、各信息技术教师研究的。

“数字化校园”是一种文化状态存在,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各种学习、教学、科研、管理甚至娱乐的数字化表现。校园的信息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信息化系统与其系统的对话、融合,通过长期的社会建构使信息化成为校园的一种生存状态。信息文化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灵魂,最具个性化特征,是不可复制的,因为涉及办学理念、人员素养、制度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复杂因素。

校园信息文化是建筑在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育高端的带有终极关怀意义的高级形态。信息技术教育成功实施必然伴随校园信息文化的良好构建,而优美和谐的校园信息文化的成功构建,又是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达到或接近理想境界的决定性标志。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动过程中,将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要求提高到校园信息文化构建高度上,将更有利于信息技术教育活动的真正实施和收取实效。

2.3 数量与质量的和谐关系

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在校生只有16万人,1998年达到640万人,1998年扩招后驶入快车道,2005年在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目前,我国有大学文化者达到6800万人,名列世界第二。高等教育的发展,数量已不是最突出的问题。

我们的人才培养先是把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扼杀掉,再要求他们把创新能力开发出来。而我区母语教学又存在基础教学,尤其是基础“数、理、化”教学薄弱等诸多不足。高考成绩现在不仅学生在应试,社会也在应试,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大学长期形成的灌输式教育,继续无缘于创新能力的发掘。因此,我们新疆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从地方各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出发,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教师应以极大的热情去提高学生的国语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知识理解及应用能力,创新精神。教给学生如何从“第二语言学习”到如何“应用语言”学习专业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自主学习、技能掌握、社会适应性强化等创造性学习,放弃“懒惰、等、靠、照顾”等国家政策的依赖,激发各少数民族高校青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兴趣,培养适合地区建设发展的高质量应用性人才。

2.4 发展与改革的和谐关系

发展信息教育是目的,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能改革教师教学方法、手段是动力。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教育发展最终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2005中国人才报告称,我国人才综合指数为0.35,在被调查的48个国家中居第37位。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把人才培养切实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创新发展,提高发展质量。营造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和谐环境。

3 利用信息技能必须完成如下和谐校园建设工作

(1)教学方面,教学资料的积累查阅;多媒体课件的共享;教学资料与方案可以通过网络发往教室的电脑以备教学之需;按不同的主题建立网上讨论组,备课之余可以上校园网的论坛进行教育教学的讨论;教学信息获取,与外部的internet连通;学科成绩管理与分析,用电子表格统计与分析学生的成绩,然后转成交互的网页放到校园网上供各科教师分析。

(2)教务管理方面,课程表、各类活动的安排都可以网页的形式发布于校园网内,使教育教学的信息及时流通并有了最佳保存信息的方式,同时因为有了网络,上述信息便可以供老师共享,这些信息在应用者的电脑上用统一的浏览器进行访问、查询,简洁方便,容易上手。

(3)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校园网除了用于教学外,还可为学生创建各类教育意义的网站,为学生的高校生活创造一个全新的无时空间隔的虚拟世界,不仅是信息化的熏陶,更是信息化的体验,校园网完全是一种工具,成为班级活动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信息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猜你喜欢
校园网校园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中职学校校园网教育功能应用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高职院校校园网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网络安全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网贷 今生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