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排榜的名义致富

2009-07-05 07:31阚世华
37°女人 2009年11期
关键词:胡润福布斯富豪

阚世华

2009年3月14日,与往年一样,《胡润百富榜》再次发榜。曾几何时,每年一到这个季节。媒体就像农民期待收割一样,盼着胡润的百富榜出炉。

榜单外的胡润成了比榜单内的诸多富豪更惹眼的红人。连他英伦风格的格子围巾都被上海很多时尚中学生所熟悉。一个原本无名的英国小伙儿凭什么能把一张“座次表”整得风生水起。并10年不衰?中国缘

胡润出生于卢森堡,从小就会说多种语言,15岁时,胡润作为交换生住在一个德国家庭里。1990年,胡润第一次踏上神秘的中国大地,作为一个进修生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要选择学中文?这是我的兴趣,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倘若能把中文说溜了,简直忒牛了。”胡润笑言。

那时,中国人还不太习惯和外国人打交道,老师们对胡润都比较客气,年底根本不用考试。大学毕业后,胡润加入了安达信——当时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在安达信的日子快乐得让胡润感觉仿佛置身天堂。没有什么责任指标,还能每个月稳定地领薪水。事务所的工作给胡润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历练,使他有机会到世界的很多地方。

1996年,在香港、北京、上海3个职位之间,胡润选择了上海。选择上海,胡润怀着一个私人目的——撤退。“我在英国实在太忙了,每天晚上呼朋唤友出去HAPPY,几乎没有时间思考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上海就不一样了。举目无亲。我一个人哪儿也去不了。只能回家看书。”于是在苦苦等待一年之后,1997年9月,胡润将自己“空投”到上海。

首榜源于“走神”

在一次参加培训时,无聊的胡润想到一个好玩的话题:“人怎样才算成功?”他的脑中不断浮现各种想法,并列出了一份条件清单:家庭幸福、纳税多、员工多少、个人资产多少等。

“谁是中国最富有的人?”这个问题困扰着胡润。1999年7月,胡润开始着手排榜。怎样才能在10多亿的茫茫人海中寻找到这些隐形的富豪呢?胡润开始锁定挖掘富豪的渠道:上证交易所里的A股公司、慈善机构的捐赠名录、大学校园里的捐助者、商业杂志的封面故事、高端政治家的会面、军队商人、人物年鉴、红色资本家、娱乐业明星、纳税金额、各个行业的前十名公司……一共罗列出20种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胡润首先寻找到了张朝阳,当时他刚刚回国拿到一笔风险投资创办爱特信公司,也就是后来的搜狐。如同一个孩子在摆弄自己心爱的积木,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构架后,《百富榜》就像一座大厦在胡润的手中慢慢成型。

“一切都是那么顺利,排榜工作基本就告一段落,从8月11日开始,我就着手把中文翻译成英文。”

另立门户

第一次制榜时,正逢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庆。所以,胡润选择了50位富豪入榜,希望通过“50年,50人”的概念传递一个正在变化和腾飞中的新中国形象。

1999年9月1日,胡润如期回到英国。9月10日,《金融时报》《泰晤士报》《财富》《商业周刊》《福布斯》等专业财经媒体先后收到了一份胡润的传真。上面写着:“这是一份‘中国大陆50强。10月1日,新中国成立50周年,如果以拥有财富的多少来定义成功的话,那么这50人就是中国大陆最成功的人。他们的故事能让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50年的历史。如果贵刊有兴趣的话,请和我联系。”《福布斯》是当初所有接到传真的媒体中反应最积极的,第二天就和胡润取得联系并达成合作。

两年的榜单做下来后,胡润发现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于是在2000年9月,毅然辞去在安达信的工作,希望能在这方面进行深度挖掘。

在顺利合作4年后。《福布斯》高层造访上海,宣布将在中国设立办事处,范鲁贤成为上海办事处首席代表。从此,胡润与《福布斯》宣告分手。

胡润曾说:“他们只是一年一次购买我的榜单,把我看成一个普通的自由撰稿人。1999年,我第一次做榜的时候纯粹是出于兴趣,当时他们付给我3000美元。差不多一个字一美金。”

2003年10月,胡润在上海正式发布了中国《百富榜》,同时还扩充了内容。推出IT、地产、金融3个行业各50人的附属富豪榜单。其“新东家”——《欧洲货币》支付现金的合作方式让胡润感觉非常踏实。

在胡潤看来,其实自己现在也是一名创业者。除了制作各种榜单,胡润的团队还从事各种会议、活动的组织及举办。对于百富杂志的广告及会议所赚取的利润。胡润还是比较满意的。

如今,中国已成为胡润的家,他在上海买了房子,和妻儿一起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

(摘自《中国新时代》)

猜你喜欢
胡润福布斯富豪
《福布斯》杂志将被出售
No.9 《2021胡润U40青年企业家榜》发布
No.10 《2021胡润世界500强》出炉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2017胡润中国新金融50强》榜单公布
新晋富豪
“爱省钱”的超级富豪们
斯坦福再得福布斯最具创业精神大学榜头名
胡润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