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环境目的的伦理困惑

2009-07-08 02:44贾鹏举钱维娟郭文芹魏嘉桐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7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农村居民伦理

杨 阳 王 锋 贾鹏举 钱维娟 郭文芹 魏嘉桐

摘要通过对一个镇的居民做环境意识的调查和结果分析,笔者发现在环境意识不断的提高的过程中,环境保护却越来越吃力。在分析这种矛盾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居民环境意识虽然在提高,但环境伦理的意识很淡薄,由此导致了居民只对环境的工具价值的在乎,而没有承认自然的价值。笔者认为重新建立当代居民的环境伦理意识,是从根本上长远的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可行举措。

关键词环保意识环境伦理农村居民

中图分类号:F3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282-01

一、研究设计

本次调查以江苏省海门市王浩镇的居民为研究对象,该镇处于东部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作为发展中农村的代表,该镇的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具有梯次性、差异性。我们于2008年8月对该镇的居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农村居民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日常行为中的环保意识、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对环境治理的认识等方面。

此次的调查对象中63.6%为35岁以上的农村居民,也就是说一大半的调查对象为现在农村社区居民居住的主体,因而调查具有典型性。

二、结果与讨论

在调查问卷中,有两道考察农村居民的环境态度的选择题,当地农村居民在被问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时,79.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人类和自然是平等的”,这是可喜的,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是缺少平等思想的,在社会生活中,传统的农村居民通过不自觉的区别对待意识,将农村社会形成了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差序格局,而在对待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时,竟然有79.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可以平等的对待自然。笔者认为,这个数据是在很难能可贵的,虽然只是一个地方的调查,有信度和效度上的限制,但是却反映了时代的进步,而时代的进步带给国人,特别是传统的农村社区的居民思想意识的改观,窥见一斑。在传统思想比较浓厚的农村地区,由于传统的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影响,农村居民,其实也就是传统的国人,被封建思想束缚比较深,所以等级思想比较重,导致了中国的近代化和现代化在思想意识方面一直蹒跚前行。中国还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平等思想的内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课题,还是需要我们做工作。而在环境保护,环境改善的工作中,这种认为人类与自然平等的思想,也是十分的必要。

但是在下一个问题中我们发现了矛盾,在我们调查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什么 的时候,48.2%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13.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也就是一半多的被调查者是从人类自身当前的处境和将来的发展来考虑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的。

这也就是说,大部分的被调查者是看重的享受到的环境的价值已经减少,减少到开始受到环境现状的负面价值的影响了,所以应该予以改善环境现状,以减少自身价值的受损和未来价值的受损。这是近代以来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即人是唯一的价值和目的中心, 而自然界则只具有对人的工具价值。这种价值观从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中就开始了,但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限制,一直到近现代才开始强烈的影响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极大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罗尔斯顿认为, 把自然界仅仅视为人的工具是不对的, 它遮蔽了自然界自身的内在价值, 而这正是当代环境危机的价值论根源。在环境保护的目的仅仅被工具价值来代替的时候,我们发现环境保护的意识是多么的脆弱。现在环境日益恶化,不是因为我们在追求更多的经济价值吗?环境意识在经济利益的威力下显得那么的弱不禁风。这就凸显了环境意识中的环境伦理的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三、构建和谐的环境伦理观

在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伦理来维系的,这对于今天的环境保护还是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天人合一”作为环境伦理原则, 这里的“天”, 不是中国哲学史上“上帝主宰之天”, 也不是“神秘莫测之天”, 而是自然之天, 人当然是自然的人, 因同属自然, 所以, 具有相通相合之处。正因为如此, 为了使自然和人类长期和谐统一发展,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十分推崇“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伦理观,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怎样处理人和天关系即人和自然关系的一系列具体道德规范。

这里的是伦理道德规范,也就是说人与自然,就好像父子之间的伦理道德一样是不可挑战的,道德是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是评价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一种观念性标准。

建立一种伦理道德观念与伦理道德关系,是要靠承认其价值的存在才可以维系的。这个价值是内在的,不是工具的,而是先赋的。这种价值的存在不以我们的存在而存在,不以客体的消失而消失,这种价值得到整个社会的承认,并且在通过道德,舆论手段来使其成员尊重并遵守这种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与维系在笔者看来是长远的,根本的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因为我们看到,环境意识的提高并不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好转,因为人们更看重的是工具价值,而不是伦理价值,也还没有承认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价值。而这就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建立,维系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伦理关系是长远的、根本的解决环境问题途径,而这项工作还任重而道远。但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其中就有一个目标是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笔者认为环保工作可以以此为契机,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伦理关系。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农村居民伦理
今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4.8% 细算农家增收账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