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视野下的医学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2009-07-09 06:15刘政宁
学理论·下 2009年6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

刘政宁

摘要: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仅从医院、医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探究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追本溯源,从准医生的角度出发,对医学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进行反思,这是构建新形势下和谐医患关系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和谐医患关系;医学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4—0167—0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社会和谐问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来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对中国社会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指明了发展方向。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出现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趋势,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关系到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成长、发展的重大问题,良好的医患沟通、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提高医疗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坚持常抓不懈,做构建健康和谐医患关系的推动者,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但仅从医院、医生方面出发进行探究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追本溯源,从准医生的角度出发,对当前准医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进行反思,这才是构建新形势下和谐医患关系的必由之路。

一、当代医学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1.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抬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广阔、开放的市场,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给我们带来了“诚信”、“竞争”、“效益”等有价值的评价和观念。但由于部分医学大学生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界线划不清,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特性和作用,以及积极主流与消极支流的关系,致使认识上出现误区,人生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滋生和蔓延。拜金主义的人生观将金钱神秘化、神圣化,以追逐获取金钱作为人生目的和生活的全部意义,金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享乐主义人生观则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一些医学大学生错误地将等价交换这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视为自己思想行为的准则,做事讲价钱,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认为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再也没有其他关系,人的尊严和情感被淹没在金钱的冰水之中,认为人生在世最大的快乐就是享受,而无私奉献已不再成为人的价值范畴,这些错误的人生观使一些医学大学生在道德价值观念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焦虑。一旦精神防线被击垮,理想的天平发生倾斜,便会做出错误的道德行为选择。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医学生走上医生的工作岗位后,为了满足自身享受的各种需要、提高福利待遇,成为了医院收受病人红包、吃、拿、卡、要等现象滋生的扮演者,已经严重影响到医院救死扶伤的声誉。

2.为人民服务思想淡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冲突激烈

在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一些医学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日益淡化,他们忘却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忘却了要在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忘却了只有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做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大有作为的教导。相反,他们越来越多地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他们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加注重自我、注重自身利益的获取,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从注重奉献、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转向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于奉献与索取并重,合理利己主义成为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在涉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时,总是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个人享受,个人福利和待遇,而忽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缺少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漠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这与医学大学生肩负的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历史责任是极不相称的。

二、加强医学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1.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做好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是高等医药院校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高等医药院校要努力培养和造就“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医疗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了全面的部署,是当前指导高等医药院校搞好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要求。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其中首次明确了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明确了五年制临床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当具备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要求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为此,在当前形势下,要坚持不懈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思想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利用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事实和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事实来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认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澄清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形成深厚的爱国情感,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念。因此,学校应该把加强医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核心,理想信念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科学的理想信念,能使医学大学生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医疗事业,抵御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导致的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的冲突,避免某些学生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单纯看作一己私欲的满足而迅速滑入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泥潭,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医药院校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1]特别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优秀医疗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为社会医疗机构源源不断地输送品德高尚、业务素质过硬的合格医疗人才。

2.关心学生合理需要,彰显人文关怀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2]思想道德教育靠人实施,以人为对象,其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心环节,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工作,离不开以教育对象为本,离不开对其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即是指立足于人的尊严、独立、自由的个性,给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关注,以充分的肯定人、理解人、尊重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旨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历史观和价值观统一基础上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时期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社会主体——人来推动的,价值主体的二重性,决定了人在为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综合价值外,个人还要通过自己的社会活动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及综合需要,“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与其它一切动物”,但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不是截然分割开的,在充分关注人的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人的自我价值。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因而研究和掌握人的需求,对于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医学大学生,其将来走入工作岗位的社会价值就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当然,医生不是神,他们也是人,在其履行好工作职责的同时,也要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毋庸置疑,关心医学大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及时满足其利益是提高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但人的需要是各种各样的,激发主体的积极性并不是满足其一切需要,而是满足合理的需要,同时促使需要向高级需要的转化,从而确立起正确的思想动机和高尚的行为。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对医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分析,了解和掌握他们的需要心理,进而探求其思想动机,抓住思想和行为的苗头,对其思想活动方向、趋势和结果事先作出预计和推测,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让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走在将出现的不当行为之前,从而使医学生确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合理需求观,使之在步入职业生涯之后能严格的区分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恪守自己的本分。

3、建立新的德育教育理念

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4]但该教育在改革开放后却出现了功利化和泛化的趋势,“功利主义德育导致了德育信度的丧失、德育效度的缺损和德育地位的下降”。“在功利主义的背景下,现代德育把重点放在发现、纠正学生思想中的所谓消极因素、不正当行为上,成了一种畸形的、病态的教育”。[5]在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方面,由于对其“适应性”功能问题的不当理解,导致了德育的泛化问题,德育需要适应的东西太多太滥,使德育成为了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德育似乎就成为一种摆设和从属物了,我国的德育理论和实践一直忙于“适应”,致使学校德育反而脱离了实际,反而不能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必须深刻反思的问题。为此,必须确立新的德育理念,重点落实德育的教育性功能。首先,德育工作者必须以健全人格的塑造为己任,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坚决避免课堂一张脸,课后大变脸的双重人格,力争做到言行一致,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为教育对象奠定为人的根本,同时,教师还应该将道德动机和学习动机的激发,道德践行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等环节联系起来,避免学生片面和虚幻的道德人格的发生。其次,打破教育与教学的阻隔,在医药院校不能将德育仅仅拘泥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所有课程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注意进行显性或隐性的德育教育,使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发挥渗透在每一个教学活动环节中。为此,要加强对教育对象的塑造,医药院校德育应紧紧围绕教育对象开展教育,培养医学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义务感、对生命的敬畏感和竞争与合作等精神,从而实现学习目标与修养目标的统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的工作,奠定其走上医生工作岗位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在充分搞好医学大学生课堂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重拓展其他有效的德育教育途径。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了解基层人民群众真实的生活状况和迫切的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建立与医学专业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做贡献。同时,各医药院校要大力建设丰富多彩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充分发挥基层党、团和学生组织的优势,使学生在业余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道德修养的提高和升华。在德育手段上,要从激发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角度出发,合理运用案例、辅助读物、电子媒介手段、计算机网络等手段,打破传统的德育的单一理论灌输和政治说教模式,加强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以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俊伟.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94.

[2]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493.

[4]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6.

[5]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7.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 under the Constructing of Harmonious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Liuzhengni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of 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Guizhou 550002,china)

Abstract: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is an integral part of our social relations, it's the call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o construct a healthy, harmonious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is a long task, it needs not only the effort made by hospitals and doctors, but also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because they are the source of future doctors. This is the must-be way for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in such new circumstances.

Key words: harmonious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medic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education; solutions

(责任编辑/王丽君)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
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儒家“君子人格”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启示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探析
小学语文渗透德育,为学生成人成才夯基
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