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2009-07-09 06:15潘自影,李
学理论·下 2009年6期
关键词:就业难高等教育成因

潘自影,李 磊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大幅度提高以及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难题日益凸显,这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高等教育与市场脱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与市场需求矛盾、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有关。本文分析了这些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就业难;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4—0186—02

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度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并且随着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成为一项重大社会问题,而且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2006年至200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分别为377万、495万、559万,而2009年可达610万。根据教育部门统计,当年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后的就业率大约为70%,那么其他的应届毕业生就处于待业或失业状态,由此可见就业压力之重。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之原因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改变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实行少数高等院校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这开始了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同年,高校开始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这满足了广大学生求学的需要,受到了社会的欢迎,但同时也为大学生就业埋下了隐忧,造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根本改变。据统计,2008年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为70%,预计2009年大学生就业率为36%,再加上以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历年遗留下来的隐形失业高校毕业生、临时过渡的“漂移族”等几项归结起来,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超过千万。这使得就业压力更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难题。

(二)高校教育与市场脱节

1.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当前,许多高校都有要办成综合性院校的倾向,从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学科优势,对区域内很多专业的市场需求论证很大程度上存在走过场、搞形式的嫌疑,并且把人才培养视为一个相对静态的、封闭的阶段,对本地乃至全国和世界的产业结构发展态势不明了。这就造成许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几乎近似的趋于相同,存在“因师资设专业”和“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的现象,并没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社会急需的人才高校培养不出,社会饱和的人才却源源不断地涌出校门,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2.教育投入不足,高校学生素质下降,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的今天,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就业市场上,不难看到很多单位都高举“有工作经验”的牌子,这就说明高校毕业生毕业时其能力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达到工作岗位的需求。事实上,现在很多高校只是重视学生理论的学习,却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背后折射出的是高校的教育教学投入不足,试验设施、场地缺乏,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适应现代化岗位的需求。

(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1.就业的地域期望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尽管当前人才供需关系在发生根本性改变,但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只愿“登庙堂之高”,而不愿“处江湖之远”,只想到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工作,西部地区以及小地方即使有再好的就业机会也不愿意去,出现了发达地区就业选择拥挤、贫困边远地区就业市场短缺的现象,造成了虚幻的相对人才过剩现象,并且不少大学生有着“一就业定终身”的想法,这就造成了地域供需的矛盾。

2.工作岗位定位高。许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就业定位高,片面追求工作报酬和待遇,却忽略了职业发展前景和个人发展空间,许多人对工作怀有“宁缺勿滥”的思想,而对于将来的发展前途却考虑不足。在大众化教育的时代,迫切要求大学生转变思想、转变观念、转变态度,实现工作岗位定位从国营向民营转变、从白领向蓝领转变、从“精英学子”到“普通员工”转变。

(四)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亟待完善

1.就业市场管理不规范,就业信息服务系统不完善。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不规范,对就业市场的管理、平等就业机会、促进就业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当受骗、蒙受损失。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狭窄、就业信息渠道不通、就业网络不健全,这就造成了人才不能及时、合理有序地流动。

2.大学毕业生就业激励政策的缺失。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到收入低、就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差的中西部、乡镇、中小企业等地区工作,主要是因为那里就业没有保障,待遇相对较差,再就是担心没有发展空间。要想实现人才合理、有序地流动,就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经济支持、就业激励,需要政府在鼓励政策和保障机制方面作出部署,消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而在这一点上,政府需要加强。

二、解决对策

(一)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

1.各级政府强化其宏观调控职能,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从宏观上做好毕业生就业的规范、协调工作。

2.政府要鼓励用人单位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特别要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

3.鼓励支持大学生到祖国西部地区去,到基层、 到乡镇、 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

4.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毕业生的聪明才智,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建功立业的舞台。

5.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着力解决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

6.在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展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创造更多、更大的就业空间。

7.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毕业生,在这些能够扩大就业的领域里更好地就业。

(二)深化高等教育专业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高等教育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方向培养人才,在当前形势下,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应该做到:

1.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在进行专业设置时,要让社会需求、市场需求来引领专业设置和制定招生计划。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专业、办出特色、协调发展、认真处理好老专业和新专业的关系。而对于那些就业率低、 缺乏竞争力的专业进行调整或停招。

2.打造特色专业。专业是高校服务经济建设的载体,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关系到高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而特色专业是具有生命力、发展稳定、市场前景广阔的专业,同时它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以,在专业建设方面,高校要突出特色专业建设,发挥优势,形成强势专业群,形成办学特色,促进和加强就业。

3.对传统专业进行提升和完善。在进行就业时,传统专业的历史优势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所以对于那些传统专业,高校既要保持其传统和特色,又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其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完善专业设置,使对人才的培养更符合社会需要。

4.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前,高等教育应打破原来单纯地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变原有观念,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实习、实践环节,缩短教与学、学与用的距离,使教学能够紧密地与生活和生产工作实际需要相结合,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为社会服务。

(三)大学生要提高素质,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们的学习观念正在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的转变。

1.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他求职择业的层次与自由度。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所以,要求大学生要增强竞争意识,在整个大学期间,有针对性、分阶段地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有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克服就业困难,成为择业竞争中的强者。

2.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把握就业时机,降低就业期望值。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要转变在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观念,转变一次性就业和职业终身制的观念,摆脱“高不成,低不就”的“盲目清高”,降低就业期望值,从基层做起,中小企业也可以考虑,有效地把握就业机会。

3.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大学教育中,要使大学毕业生正确认识待业、 失业、 就业这一客观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就业,这就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可以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既可以弥补就业知识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促进大学生更顺利地就业。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探索有效途径,努力促进大学生就业,避免人力资源浪费,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勇.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解析及对策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耿相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探索与争鸣, 2007,(12).

[3]邵鑫,杨倩.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6):183-184.

[4]宋丽贞,曹宁宁.直面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高校对策[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4-77.

(责任编辑/彭巍)

猜你喜欢
就业难高等教育成因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关于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