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震灾历史 寄望美好未来

2009-07-23 01:48杨纯红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钟楼汶川遗址

杨纯红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震撼了整个中国。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走过了抗震救灾的艰难时刻。灾后重建,又将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重要工作。

时至今日,爱心援建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灾后重建工作依然牵动着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在纪念地震一周年之际,由何镜堂及其设计团队创作的汶川地震纪念园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并向公众开放,以悼念逝者,抚慰生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长何镜堂总建筑师,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知名建筑的主创者。在此次援建灾区的过程中,何镜堂及其设计团队先后承担了汶川地震纪念园、映秀地震纪念体系等重要项目的设计工作,在地震遗址保护规划与设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针对汶川地震纪念园的创作过程,笔者专门采访了何镜堂及其设计团队,以期为我国灾后重建中纪念性场馆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心地震遗址保护借鉴国际成功经验

为了合理保护汶川地震遗址,在灾后重建的前期,何镜堂及其设计团队就深入到地震灾区,对地震遗址选择、保护区布局、保护区规模和保护区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建设情况作了仔细研究,进而为灾区重建的规划、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1963年,马其顿大地震后,当地政府将在地震中幸存的斯科普里老火车站改建为马其顿地震博物馆,博物馆外墙上的时钟今天仍指向发生大地震的时间5时17分,具有重要的历史见证意义。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后,当地政府有意识地保留了多处具有代表性的地震灾害遗址,并结合城市公共空间的设置,将其建设成为当地居民日常可达的、环境宜人的纪念公园。随着时间的流逝,地震所带来的伤痕逐渐愈合,对当地居民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对新的生活,而纪念空间在这方面的情感引导和宣泄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1976年,我国唐山大地震后,建设了唐山抗震纪念馆,在唐山市区内保留了7处地震遗址,展示了当年大地震的震裂程度和地震对各种建筑物及地面的破坏情况。

1999年,台湾9·21地震纪念馆就是以教育园的形式建设,保留了在地震中严重损毁的台中县雾峰乡光复国中校舍原址,一些真实的地震保留场景,为社会大众及学校提供了有关地震教育的实体教材。

“国内外地震遗址保护及纪念场馆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主要在于:一是突出地震遗址的科研价值和教育意义,集中展示典型地质活动断层的剖面和地表破裂现象;二是重点选择数量和规模较小的、有代表性的震灾中损坏的房屋和设施,作为地震遗迹加以保护。三是注重地震遗址保护和当地居民生活相结合,将地震灾害所形成的自然景观转换为社会记忆的人文景观,引导人们积极面对新的生活,提升地震纪念场馆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何镜堂院士指出。

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典型的、有科学研究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的地震地质遗迹。国务院于2008年9月19日公布了《汶川地震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文件,确定“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绵竹东汽汉旺厂区和成都虹口深溪沟,作为汶川地震整体保护的四处遗址,将建设地震博物馆及其他纪念地、纪念设施”。

考察遗址实际情况建议保留遗址原貌

2009年2月底,何镜堂及其设计团队接到了设计汶川地震纪念园的项目,他们马上组织设计人员前往位于四川省汶川威州镇的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考察校园内地震遗址的基地状况。在遗址区,钟楼的顶部已被震塌,并造成错位;钟楼上的时钟指针停止在14时28分,时间被凝固在那一刻。

在他们到来之前的城镇规划方案中,钟楼遗址与当地的安居小区紧邻,计划遗址中的钟楼只保留其主楼部分,将拆除附楼,并把钟楼周边建成小区的入口花园。当时,钟楼遗址附近的安居小区已经开始了地基施工。然而,何镜堂及其设计团队经过认真考察、分析后认为,安居房和钟楼靠得太近,基本上没有了缓冲空间,这样将难以实现纪念园的“场所精神”。于是,他们向前线工作组的负责人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作为地震遗址的钟楼应该完整保留,以实现遗址保护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第二,在保证总体安置规模的基础上,旁边的安居小区作出一定的空间退让,靠近钟楼的两栋住宅考虑降低层数;

第三,保留遗址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园林空间,以作为当地居民今后的活动场所:

第四,岷江对岸保留一部分地震灾害遗址,以作为纪念园的对景,进而与未来的新城镇中心形成一个对话关系,让人们了解地震所带来的影响。

创作独特纪念空间凸显设计人文关怀

“灾区纪念场馆的设计不仅要再现灾难的历史,还必须激发人们思想的共鸣,使思想得到升华,最终看到未来的希望和前途。”何镜堂院士表示。定位设计理念

“汶川大地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悲痛。作为一名建筑师,如果将这种悲痛仅仅表达为一种悲痛的记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种记忆,通过对灾难的重现,让大家有所思索,有所提高,最终看到希望,看到人类的美好未来。这才是我们进行地震遗址保护,创作纪念场馆的目的。”何镜堂院士说。

因此,汶川地震纪念园的主题被定位为“记忆与希望”,目的在于记录地震灾难的真实场景,撒播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种子。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何镜堂及其设计团队就完成了纪念园的前期设计和绘制施工图的工作。

组织序列空间

整个纪念园以钟楼为中心,与岷江和周围山体形成一个轴线,展开空间序列,通过场地的高差设计,地面材质变化,墙面与绿化植被的围合等,形成钟楼广场、希望广场、静思园等一组寓意深远的纪念场所。保留的钟楼遗址、粗犷的石墙、碎石地面等一起向人们诉说着地震的残酷与无情,共同营造了一个表达地震灾害主题的肃穆场所气氛。

钟楼广场,是整个纪念园的关键设计部分,以历史一刻为主题,两条分别代表14时指针和28分指针的黑色沟槽,横亘广场地面,并通过这两条沟槽组织整个广场的人流动线。整体来看,两条沟槽又以钟楼为中心,共同形成一个巨大的时钟,定格在14时28分。

希望广场,以重建希望为主题。在钟楼广场朝向岷江一侧形成一个逐级升起的纪念广场。一方面希望广场能够朝向钟楼广场,集中形成一种向心力和围合感,象征着灾区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下,逐渐走出灾难的阴影,重建家园,走向未来;另一方面,希望广场朝向岷江的部分,又可作为一个眺望平台,在此人们可以眺望对岸的地震遗址和远处的威州镇。

静思园,以抚慰心灵为主题。它作为空间序列的结尾部分,是一个小尺度、宁静祥和的小庭院。一方水池倒影天空,满目绿荫树影婆娑。一个小尺度的雕塑点明主题,引发人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选用天然材料

为了凸显和谐理念,寓意美好希望,何镜堂及其设计团队在纪念园的材料方面,坚持了朴素、自然、庄重的原则,以钢筋网毛石墙体作为纪念园的重要元素。在建设阶段,他们面临最大的难题是施工现场交通不便,所需建筑材料很难获得。因此,他们反复调整设计,尽量做到就地取材,进而以较低造价实现预期效果。

纪念园采用的碎砂石大部分是地震中产生的。这些碎石象征着地震所带来的山河破碎和家园毁坏,钢筋网象征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意志力。碎石通过钢筋网的拉结,在广场上巍然耸立,象征着汶川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钢铁般坚强意志重新凝聚在一起,众志成城,重建家园,重建希望。

“我们不仅要让人们记住这场地震惨痛的一面,更要去表现人性坚强和光辉的一面。采用这种对比的手法,一方面期待生者能够正视这场灾难,积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希望人们在参观之后好好反思,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走向美好的未来。”何镜堂院士总结说。

总而言之,保护好典型的汶川地震遗址,选择合适地点建立集地震地质研究、科普教育和灾难纪念为一体的地震遗迹纪念场馆,这不仅有助于研究人员探索地震地质规律,而且能够纪念遇难者,警示后人,同时对于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猜你喜欢
钟楼汶川遗址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黑水城遗址出土F20:W63a文书研究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曲奏汶川情花开时代梦
寻找丝绸之路遗址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记(上篇)
会跑步的钟楼
钟楼
钟楼的燕群
汶川樱桃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