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企业现金流量管理

2009-07-23 06:10王雅丽
会计之友 2009年30期
关键词:现金流量有效措施财务管理

王雅丽

【摘要】企业现金流量与其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是交织在一起的。企业购买货物、偿还债务、支付工资、开支费用、缴纳税金等都需要以现金作为支付和结算的手段。对内对外投资、向投资者分派股利等也需要现金。现金在企业生产经营、资本经营的运行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现金流量的管理与控制已成为财务管理的关键。

【关键词】财务管理;现金流量;有效措施

据统计。大约80%的破产公司从会计上看属于获利公司,导致它们倒闭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账面亏损,而是现金不足。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已显得十分紧迫。现金流量已成为评价企业信誉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现代企业要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增加经营性现金流量。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经营质量。特别在企业发展日趋成熟、企业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的企业的管理中,由于现金流量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紧密相连,所以企业越来越关注现金流量的信息。企业购买货物、支付工资、开支费用、偿还债务等都需要以现金作为支付的手段。现金在企业生产经营、资本经营的运行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已成为财务管理的关键。

一、加强现金流量的日常管理

(一)定期编制现金流量表

作为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的现金流量表,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大来源中,只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才说明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能够说明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来龙去脉,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偿债能力、支付股利的能力、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有助于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作出客观评价。因此,企业应当每月编制现金流量表,并对现金流量完成情况进行事后分析,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下期的现金预算表,也就是将事前预测与事后分析相结合,只有这样,现金流量才能被有效控制。

(二)加强对现金流入流出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现金流量由流入量和流出量两方面构成,只有现金流八的速度快于流出的速度,现金流八的量大于流出的量,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才会充足,所以在定期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上,企业还应从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两方面入手抓好对现金流量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抓现金流入量就是要开源。不断扩大销售渠道,尽可能地提高销售收入,并尽快收回应收账款,尽可能地降低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否则,销售收入再高,企业也一样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

抓现金流出量就是要节流。不断降低成本费用支出。要想方设法节约开支。比如储备存货不但会增大进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而且由于占用大量储备资金造成资金短缺,使流动资金失衡。

在现金流量的管理中,企业必须把握好现金流量的节奏。做到量人为出,量力而行。在开源节流的同时必须注重加快各种形态资金的周转速度。以不断降低资金成本,实现企业现金平衡。

二、认真做好企业现金流量分析

(一)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来判断企业现阶段现金流量的合理性

一个企业会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萌芽期的公司一方面需要从外部资本市场筹措大量资金,用于厂房的建造、设备的购置等;另一方面为了尽快打入市场,新产品的售价和销售量都可能很低。从现金流量看,萌芽期的特征是正的融资活动现金流量、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负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到了成长期,公司各种性质的现金流量与萌芽期基本一致,只是现金流量的绝对额相对减少了。当公司开始进入成熟期的时候,经营活动开始产生正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也慢慢由负变正,融资活动开始表现为净现金流出。最终公司将步入衰退期,这时候,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都产生了巨额的现金流入,而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出也达到最高峰。在分析过程中,将从现金流量表中获取的数据与公司所处的阶段进行比较,公司现金流量所存在的问题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二)增加经营性现金流量,提高盈利能力,重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才说明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而融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仅具有输血功能,企业不可能永远依靠输血来维系生命,必须要靠自身良好的造血功能来健康发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为企业偿还债务、支付股利和对外投资提供资金支持。只有良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才能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使企业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如果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出现问题,就像我们人体正常的造血功能出现障碍,再多的输血也难以恢复到先前的身体状况一样,公司的财务状况最终肯定出现恶化。一旦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八出现异常状况,即使账面利润再高,其财务状况依然令人怀疑。因此,整个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才是分析的重点。

(三)运用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能力进行分析

为了能够准确分析企业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原因,企业应做好现金流量的结构、现金流量的趋势及其相关财务比率的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常用的现金流量比率指标来全面正确地把握现金流量与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以及收益质量等之间的内在联系。

1对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三大块。现金流量结构分析包括现金流入结构、现金流出结构和现金流入流出比分析。对企业而言,每种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正负方向构成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现金流量结果,进而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一个正在发展的企业来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应是正数,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负数,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正负相间的。

2对现金流量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现金流量表中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趋势分析法根据比较资料的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现金流量项目趋势分析、现金流量比率趋势分析和现金流量结构百分比趋势分析;根据所比较基础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定基趋势分析和环基趋势分析。趋势比较分析能够以基础数据为参照物,为评价企业某一特定时期的现金流量状况提供标准,还能通过分析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来预测未来。

3对现金流量比率指标分析

(1)获取现金能力分析:获取现金的能力=经营现金流入/投入资源。反映获取现金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主营业务收现比率、每股营业现金流量和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2)流动性分析:流动性是指企业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企业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因此现金流量和债务的比较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反映流动性的财务比率主要有: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负债总额比。

(3)财务弹性分析:财务弹性是指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来源于现金流量和需要支付现金的比较,如果现金流量超过需要,有剩余现金,则企业适应性强;反之,如果现金流量不能满足需要,则适应性弱。反映财务弹性的财务比率主要有:现金股利保障倍数、现金满足投资比率、现金派现率。

(4)收益质量分析:收益质量分析主要是分析净现金流量和会计收益的比例关系。评价收益质量的财务比率主要有: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营运指数、营业现金稳定性。

在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真正重视现金流量,企业还应将这些财务比率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或部门的业绩考核指标,给予现金流量以足够的重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分析,通过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和控制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猜你喜欢
现金流量有效措施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制造型企业现金流量管控浅谈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企业现金流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利用Excel 2007轻松编制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