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选择

2009-07-24 08:51
学周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纱巾特写镜头短句

王 云

《黄纱巾》是苏教版七年级收录的一篇速写式微型小说。作品运用电影中“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每一个短句成为一节,每一个短句都是一个特写镜头,一个个连续的特写镜头构成了它的情节。小说着重表现两个人物对一条黄纱巾的态度和情感。小姑娘十分喜爱中年店主摊上的一条黄纱巾,几次徘徊驻足,终因家境困难没有购买。中年店主几经观察,明白小姑娘的心思,决定将黄纱巾送给她。出乎意料的是小姑娘直言拒绝,并表示“我不能白收人家的东西,那样我会很难过,比得不到还难受”。

作为小说,一般都有起伏跌宕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刻画。《黄纱巾》有别于一般小说,可以说它没有情节,也几乎没有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刻画。如果一定要说它有情节的话,小说只是写了中年人和小姑娘各自的心理过程。它之所以打动读者,源于人物心理过程描写的成功。为什么这样说呢?

先说中年人的心理过程刻画。他与小姑娘非亲非故,仅是主客关系。作为商人的中年人,馈赠黄纱巾给一位素昧平生的顾客,乍看是不合情理的。揣摩中年人的心理刻画过程,看似不合情理的行为,蕴含心灵必然的选择。

小姑娘几次路过摊头,在那条黄纱巾前流连驻足,引起了中年人的注意,“中年人抚摸着这条黄纱巾,又看了看小姑娘,并想象一下,觉得女孩与黄纱巾搭配在一起是绝妙的组合,就很替小姑娘惋惜。”这一心理刻画过程告诉我们:中年人是一个爱美的人。对一个爱美的人来说,赠送黄纱巾虽然失去的是物质,收获的却是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因此中年人主动将黄纱巾送给小姑娘就成为心灵选择的必然。

再说说小姑娘:她也是一个爱美的人,她很希望拥有这条黄纱巾。可为什么直言拒绝中年人的馈赠呢?剖析小姑娘的心理过程,不难看出她的胸中跳动着一颗纯洁的心。在她看来,收下黄纱巾,获得的是物质上的满足、心理上的慰藉,可是“白收”了人家的东西,毕竟是不劳而获的“施舍”,从人格上说,意味着自尊的丢失。如果因此而失去自尊,那将会“比得不到它还要难受”。在物质利益和精神道德两者之间,小姑娘和中年人一样,作出了形式不同,本质一样的选择。

心灵的选择是有条件的。首先,中年人和小姑娘都有一颗爱美之心,这是心灵对话,心灵选择的前提。缺乏这个前提,就没有这种选择的可能性,或许是另类选择。

其次,中年人和小姑娘殊途同归的心灵选择基于选择过程中的“换位思考”。这种换位思考,是以排斥“名利”和“私欲”,以“无私”和“真诚”为基础的。从这个前提和基础出发,“对话”双方才会换位思考,心灵的碰撞才会迸渐出瑰丽的五光十色。

优秀的小说中,跌宕起伏的情节,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固然能打动人;平平淡淡的情节,朴实无华的叙述和描写,也同样会让人百读不厌,百思味久。这正如赏花一样,国色天香的牡丹以浓艳高雅闻名于世,“天然去雕饰”的芙蓉也能以自然、清纯得人称赞。

《黄纱巾》是一篇平中藏奇的好作品,它的“内秀”不寻觅难以发现,不咀嚼难得其味。

猜你喜欢
纱巾特写镜头短句
短句,让表达更丰富
黄纱巾
黄纱巾
短句—副词+谓语
短句—谓语+宾语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运用探讨
黄纱巾
关于特写镜头在新闻摄像中运用的分析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
黄纱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