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教育装备事业的三次腾飞

2009-07-29 07:11李志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7期
关键词:强县教育厅普及

李志方

安吉教育装备事业已经走过了32年的历程,21世纪的今天,这里的学校拥有最美的建筑、最好的房屋;配备最先进的装备、最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我们深深感到,今天所取得的成果和辉煌来之不易,这是千千万万个教育装备人努力奋斗、拼搏进取获得的。

回顾我县教育装备事业走过的32个春秋,感慨万千。使我感触最深的,是安吉教育装备事业的三次腾飞。这是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我认为,“安吉教育装备事业的三次腾飞”应该载入安吉教育史册。

第一次腾飞:创办农村初中实验中心,20世纪80年代之创举。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刚刚踏进教育装备这个行业。当时,安吉县有31个行政乡镇、315所中小学(包括农村村完小)。那个时代,学校的教育装备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穷、旧、少、破”。“穷”,县里穷、学校也穷,全县没有一所成规模的学校,除了3所完中有不符合标准的实验室、仪器室外,其他学校几乎没有实验室、仪器室,更谈不上有其他功能室;“旧”,教室旧、实验室旧、仪器室旧,设施也旧,举例来讲,当时有近半数的学校仪器橱都是“文革”期间抄家没收、充公的衣柜或物品橱;“少”,仪器种类少、数量少,连演示实验都开不齐,实验室、仪器室设施少,有些学校居然没有水槽,经费少,全县购买仪器的经费每年只有几万元,所购买的仪器也只能是每个学校配一点;“破”,实验室、仪器室破,多数学校的实验室、仪器室都是由学校闲置的教室或礼堂改建的,每逢雨天,则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其次是仪器破,多数仪器是公私合营时期生产的,许多仪器是60年代配发的,时间久了,便破烂不堪。全县的教育装备状态处于停滞不前。

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最普及的方法,改善农村中小学实验教学条件,让有限的经费,发挥其最大的教育效益。浙江省教育厅发文,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创办“农村初中实验中心”,即在一个县(区),以一所办学条件较好、地理位置较中心的农村初中(至少具备2个实验室,物理、生化各1个,2个仪器室,物理、生物,化学各1个)为中心,带动周边1~2所农村初中,按实验教学计划,定时定校开设实验。在仪器经费方面,每个申报创办农村初中实验中心自筹10 000元,省教育厅奖励10 000元(仪器设备)。此项活动犹如一夜春雨,全省县(市)学校开始纷纷行动,参考创办农村初中实验中心的条件,积极筹备、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争取申报。

80年代,我县积极响应省教育厅创办“农村初中实验中心”的号召,根据要求和条件,我们率先在湖州地区确定并申报批准建立了“学校实验条件比较完善、办学积极性高、地理位置比较中心”的11所农村初中实验中心,并带动和覆盖23所农村初中的实验教学。在实施农村初中实验中心工作职责,开展实验教学服务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新人新事,为了将仪器设备安全适时送到所带学校,许多学校的校长、教务主任、实验中心组长以及实验教师们都是肩挑手推、不辞辛劳地做好实验准备工作,而仪器刚被送到学校,所有的教师、学生又会主动帮忙搬拿。积极的工作态度使我们的教育装备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也获得了殊荣,1983年我县孝丰初中实验中心被国家教育部授于全国中小学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这是建国以来,我县中小学实验教学获得的最高荣誉,同时,有3位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者被浙江省教育厅授于全省中小学实验室工作先进个人。

通过创办农村初中实验中心,我县中小学教育装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小学教育装备面貌焕然一新,有17所中小学教学仪器装备达到和基本达到国家一类或二类配备标准,29所中小学教学仪器装备达到国家三类配备标准,建立实验室113个,仪器室125个,理化(自然科学)实验开出率95%以上,生物实验开出率76%以上。浙江省的这一创举,使我县的教育装备有了第一次的腾飞。

第二次腾飞:普及实验教学县,90年代之开辟新径。

在全省农村初中实验中心和实验教学基本普及以后,中小学实验教学条件和教育装备现状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在教育“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以后,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国家要富强,经济要振兴,教育上不去不行。为此,省教育厅又向全省发出号召——开展普及实验教学县活动,在省“普实”文件中强调,对符合普及实验教学县标准的县,做到坚持条件和标准,成熟一个,验收一个。并且,省教育厅于1993年确定“安吉县和诸暨市为全省普及实验教学县的试点县”,这是我县教育装备事业的第二次腾飞。

为此,这项工作引起了安吉县人民政府和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并且制定了一整套普及全县实验教学行之有效的计划和措施,而且争取集中花2~3年的时间,在全县基本普及实验教学,为全省普及实验教学县的验收做出示范。当时,尽管地方财政十分困难,办学经费严重短缺,但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普及实验教学县的各项工作,充分发动群众集资办学,改善中小学教育装备条件,通过两年的积极努力,共筹措中小学仪器设备经费269.6万元,如港口乡政府8万元、塘浦乡政府12万元、杭垓镇政府12万元、孝丰镇政府14万元、报福镇政府18万元、章村乡政府42万元等。新建实验楼、科学馆20幢,专用实验室155个,仪器储藏室175个,仪器橱、架1 043个,实验桌、凳2 021套,专职实验教师、实验员35人,兼职41人,实验开出率达到和超过98%以上,仪器总价值达到573万元,在全县中小学基本普及了实验教学。1994年底,省教委一行11人组成“普及实验教学县试点县”验收小组,我县顺利通过了普及实验教学县试点县的验收,验收小组高度评价我县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普及实验教学县试点县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对在教育装备和实验教学中取得的辉煌成果、典型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普及实验教学县工作的开展,将我县的教育装备和普及实验教学工作又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次腾飞:普及省教育强县验收,20世纪之再造辉煌。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大精神,进一步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把“科教兴省”战略落到实处,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我省教育的整体水平,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创建教育强县活动。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创建教育强县活动的通知》(浙委办〔1998〕47号)和《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2003年浙江省教育强县评定操作标准〉的通知》精神(浙教督〔2003〕54号),在浙江省教育强县评定条件(试行)“办学水平、教育装备标准”中明确规定各级政府部门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办好每一所学校,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浙江省教育厅紧紧抓住在全省开展创建教育强县活动这一契机,制订和出台了“浙江省教育强县评定操作标准”,对创建教育强县“中小学学校办学水平、硬件设施、办学条件标准化”等一系列教育装备标准和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而且,在达标验收时,实行一票否决制,这一重大举措为全面提高全省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装备标准,以及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发挥了实质性作用。

2003年11月28日,安吉县顺利通过了创省级教育强县评估验收。全县教育装备总值达到7 055.31万元。装备中小学实验室及功能室536个,计算机5 582台,平均9.75个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拥有校园网学校60所,校园网覆盖率达到100%。多媒体221个。生均图书23册。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全部达到浙江省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二类标准以上。中小学实验开出率达到和超过98%。通过创省级教育强县评估验收这一活动,使我县教育装备得到快速、稳步的发展,实验教学达到进一步普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组成的评估组一致认为:安吉县对教育创强工作思想认识到位、措施扎实、思路新、亮点多、特色鲜明,教育事业发展成就令人瞩目。评估组对安吉近年来教育快速发展和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安吉教育装备事业上的第三次腾飞。

回顾安吉教育装备事业的历程,每前进一步,每上一个台阶,都经历了教育装备人的奋斗、努力、拼搏、辉煌、坎坷和崎岖。展望未来,前程似锦,任重而道远。教育装备事业的前景是灿烂的,我们要树立大教育装备的理念,使教育装备更好地发挥基础教育技术支撑和条件保障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教育技术服务能力,大力推进教育装备的技术进步,强化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努力开创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新局面。

(作者单位:浙江省安吉县教育装备中心)

猜你喜欢
强县教育厅普及
工业强县 文旅兴县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
老促会“添油加醋” 助推英山旅游强县
中国最具竞争力特色经济强县
2014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年度排行榜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
2011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年度排行榜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