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

2009-08-01 04:48冯殿伟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尊重和谐师生关系

冯殿伟

[关键词]:师生关系 和谐 尊重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双方体验到愉快的情绪,保持友好的合作,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如何做到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学生亲其师是因为教师爱其生。而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肯定会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

一、尊重学生,要平等对待学生

在教育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身份虽然不同,但是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和学生既是师生,也是合作伙伴。因此,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抛弃权威和“金口玉言”,承认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内在潜能,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平等对待学生,教师还需要注意“小节”。比如,当我们需要学生帮助时,应该用征询的口吻,或“请”字开头。对学生的支持和敬意,我们也应该给予回报,要适时地对学生道声“谢谢”,或及时表达我们的感动。如果我们教师平等地、礼貌地对待学生,就可以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密切师生关系,为教育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尊重学生,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种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尊重的心理。因此,作为教育者一定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在健康的发展中发挥潜能。特别是对有问题的学生,切忌当众羞辱、谩骂或体罚,迫使他们服从自己的意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老师,就是在责备学生、表现自己对学生的愤怒的时候,也要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成为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可以说,尊重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真情,尊重构建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以尊重表达的期望,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动性。

三、尊重学生,要理解学生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大。但是,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都想得到赞美和认可,这是他们共同的心理需求。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学习态度消极。对待这类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大赞扬,以激励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实践证明,这么做能让学习难的学生建立自信心,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动力,从而在学习上产生良性循环。

四、尊重学生,要有宽容之心

学生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不成熟的个体,他们身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教师要接纳学生的不足,宽容学生的冒犯,不要过分地苛求学生。只有宽容的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学生才能乐于接受他的教育,乐于学习他所教授的课程。当然,宽容决不是放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严于爱、爱于严的原则,否则,爱就会变成溺爱。

“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是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的心愿。尊重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成就感,唤醒学生追求上进的愿望,朔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有人说,教师不是法官,不要把学生的过失都记得一清二楚,而要有一颗宽容的爱生之心;教师应该是一名播种者,而尊重就是播种机,把自信和希望、善良和宽容播种在学生的心田中。

猜你喜欢
尊重和谐师生关系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