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施方案

2009-08-01 04:48黄丽娟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一体化应用型改革

黄丽娟

[关键词]:一体化 应用型 改革

一种教学模式是否合理有效,就要看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是不是能够满足企业对此类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可以概括成“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设置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由具有理论实践综合能力的一体化教师,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完成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学生的素质现状适合一体化教学

目前中职生普遍文化素质低下,他们大多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能力尚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整堂课从头到尾讲授听得见、摸不着、看不见的理论,少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同学尚可接受,而大多数同学听起来昏昏欲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在教学理念上,应根据目前学生的现状,顺其自然,加强形象思维教学,多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

二、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阻碍了中职校的改革和发展

随着中职校改革的深入,学制的缩短,特别是理论教学时间的不断压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集中实习分别进行,而且由教务、技能两个科室安排、考核和管理,这就出现了部门独立,理论教学与技能实习脱节。

三、一体化教学能推动教材的改革

目前有些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市场严重脱节或滞后,而且实用性不强,而一体化教学凸显了形象思维教学,这就要求教材的侧重点要转移到操作技能上来,要求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这就要求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舍弃一些烦琐冗长的理论,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一体化教室的建设与管理

一体化教室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硬件条件。首先要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其次是学校应重视一体化教室的硬件建设,加大投入,把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工作纳人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学校还应该加大对一体化教室的管理力度,使一体化教室发挥最大的作用。一体化教室面积要足够大,基本设备和常规设施要达标,安全设施要到位,做到“规则、制度、管理责任人名单”上墙。

五、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

除了实施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外,相信每名教师都能深刻地体会到“双师型”教师对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并且都在不断地思考尝试如何更好地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技工学校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办学思想,这样的教学机制在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还能使其得到全面发展。要求所有的理论教师均应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带领学生进行实操练习。

六、教材的完备

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保证是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材。在开发教材过程中,立足于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立足于满足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和专业技能发展的需要。

七、实施一体化教学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被实践证明,其教学过程是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实际的。它既结合了学生的特点,亦突出了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有指导性的计划,在教学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实现了高效教学,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规律和原则,符合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能有效地发挥我院的教学资源优势。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采用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改善目前中职生普遍厌学的现象,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课的教学质量都大有帮助,能大大提高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猜你喜欢
一体化应用型改革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