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药害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2009-08-11 04:24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黄化药害畸形

陈 宾 熊 辉

1 药害产生的原因

一是错用农药或使用有杂质的农药;二是使用变质或含有有害杂质的农药;三是尚未掌握施药技术,施

药时选择了作物不适宜的生育阶段或不适宜的施药天气、施药方法等。

2 药害的主要症状表现

2.1黄化型 这类药害在植株茎叶部位均有表现,以叶片黄化发生较多,主要是农药阻碍了叶绿体的正常光合作用所引起。按药害轻重,有叶片发黄和全株发黄之分,叶片发黄又有心叶发黄和基叶发黄两类,如杀灭菊酯在西瓜上有新梢发黄表2.2斑点型 这类药害主要表现在作物叶片上,有时也发生在茎秆或果实表皮上,常见的药斑有褐斑、黄斑、网斑、枯斑等几种,如水稻秧田初期喷洒丁草胺不当,稻叶会发生不规则褐斑;用井冈霉素喷洒西瓜苗叶,会出现小黄斑。

2.3枯萎型 这类药害往往整株表现症状,极大多数是由除草剂使用不当引起,如水稻苗期的草甘膦药害,可引起植株枯黄死苗;西瓜苗受除草醚药害后,表现出嫩叶黄化,叶片枯焦,植株萎缩,以致死苗。

2.4生长停滞型 这类药害抑制了作物的正常生长,使植株生长绶慢,如油菜使用绿麦隆不当,表现生长迟缓、分枝减少、对产量有一定影响;多效唑用于连晚秧田,若不作移栽处理,采用拔秧留苗栽培,则使秧苗生长缓慢,影响正常抽穗。

2.5畸形型 这类药害在作物茎叶和根部均可表现症状,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如棉苗遭受除草醚药害,则生长点萎缩,棉叶呈蕨叶状畸形;番茄受2,4-D药害时,典型的表现空心果和畸形果。

2.6脱落型 这类药害大多表现在果树及部分双子叶植物上,有落叶、落花、落果等症状,如桃树受铜制剂药害会引起落叶;梨树花期使用甲胺磷会引起落花。

2.7劣果型 这类药害主要表现在植物的果实上,使果实体积变小,果表异常,品质变劣,影响食用价值,如西瓜受乙烯利药害,瓜瓤暗红色,有异味;番茄遭受铜制剂药害,可使果实表面细胞死亡,形成褐果现象;葡萄受增产灵药害,表现果穗松散,果实缩小。

2.8不孕型 这类药害是在作物生殖生长期用药不当而引起,如在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后,使用稻脚青,可引起雄性不育,造成空秕青穗而减产。

3 药害与病害的区别

斑点型药害与生理性病害的区别在于前者在植株上的分布往往没有规律性,全田亦表现有轻有重;而后者通常发生普遍,植株出现症状的部位较一致。斑点型药害与真菌性病害也有所不同,前者斑点大小、形状变化大;而后者具有发病中心,斑点形状较一致。

药害引起的黄化与缺乏营养元素而出现的黄化相比,前者往往由黄叶发展成枯叶,阳光充足的天气多,黄化产生快;缺乏营养元素而出现的黄化,阴雨天多,黄化产生慢,且黄化常与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有关,在全田黄苗表现有一致性。与病毒引起的黄化相比,后者黄叶常有碎绿状表现,且病株表现系统性病状,病株与健株混生。

药害引起的畸形与病毒病害畸形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普遍性,在植株上表现局部症状;后者往往零星发病,表现系统性症状,常在叶片混有碎绿、明脉、皱叶等症状。

药害枯萎与侵染性病害所引起的枯萎症状比较,前者没有发病中心,且大多发生过程迟缓,先黄化、后死株,根茎输导组织无褐变;后者多是根茎部输导组织堵塞,在阳光充足、蒸发量大时先萎蔫,后失绿死株,根基导管常有褐变。

药害引起的缓长与生理性病害的发僵和缺素症比较,前者往往伴有药斑或其他药害症状,而后者中毒发僵表现为根系生长差,缺素症发僵则表现为叶色发黄或暗绿等。

药害劣果与病害劣果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只有病状,无病症,除劣果外,亦表现出其他药害症状;后者有病状,多数有病症,而一些没有病症的病毒性病害,往往表现系统性症状或不表现其它症状。

4如何避免药害

4.1坚持做到先试验后应用 在农药品种大面积推广前,必须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筛选该药的适用范围、防治对象、防治适期、用药剂量、施药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

4.2严格掌握农药使用技术 首先要选准所用的药剂,做到对症下药;其次要配准农药剂量或使用浓度,还必须掌握好适当的施药时期,采用恰当的施药方法,并应注意施药的质量。

4.3抓好药后避害措施 要彻底清洗喷雾器,尤其是施用过除草剂的喷雾器,如施用过2、4-D丁酯除草剂的喷雾器械,若清洗不彻底,会对双子叶农作物产生药害。

5 药害后应采取的补救措施

5.1冲洗补救 叶片受到药害,用清水多次喷洒,减少叶片上的药物残留量;对旱地施药过量造成的药害,可足量浇水洗药,降低作物体内药物的相对含量。

5.2施肥补救 对产生叶面药斑、叶缘枯焦和植株黄化、矮化等症状的药害,增施肥料可减轻药害程度。如水稻使用多效唑产生药害后,可追施尿素。

5.3使用解毒剂用性质相反的药品缓解,硫酸铜药害可喷0.5%生石灰水,对多效唑过量的药害,可喷施赤霉素20mg/kg促进生长。

5.4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补救对于抑制或干扰植物体内赤霉素合成的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2,4-D丁酯、甲草胺、杀草丹、禾大壮、乙烯利、整形素等药剂,在药害后喷洒赤霉素可缓解药害程度。如西瓜田误用二甲四氯,产生药害后用赤霉素20~30mg/kg喷洒,或使用安心解毒剂2~3mg/kg叶面喷洒,可促进作物恢复生长,减轻药害的损失,并增加抗药力。

5.5冻害补救 低温可使生物膜的活性降低,表现在细胞间隙出现冰晶体,引起细胞失水,从而使生物膜具有毒性的部分有机物浓度增大,聚集于生物膜附近,即产生了冻害,一般的调节剂在低温下(-20℃)都会对植物失去调节作用,而DA-6在低温下,只要植物具有生长现象,就具有调节作用,及时喷施或冲施可减轻药害程度。

(收稿:2009-02-21)

猜你喜欢
黄化药害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黄化安全性保障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浅析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
第四讲 棉花药害诊断及其防治
地黄化感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我们从不说他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