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喻的分类

2009-08-14 09:27毛帅梅
外语学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转喻分类

编者按:认知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需要,也是人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本期刊发两篇文章:《论转喻的分类》(毛帅梅)和《论定冠词“the”表特指的认知心理基础》(周瑞英)。转喻是隐喻之后认知语言学的又一个热点,后者则是结合认知与心理研究被人们忽视的定冠词the.

提 要:英语的metonymy与汉语的借代存在一定的对应,但并不完全等同。Metonymy(通行译法“转喻”)包括汉语的借代、借喻(部分的)以及英文的synecdoche(提喻)。目前学界对转喻本身的分类问题尚未达成统一认识,我们拟从规约化的角度提出“常规转喻-即时转喻”连续体分类模式。

关键词:转喻; 分类; 常规转喻; 即时转喻; 连续体

中图分类号:H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4-0025-5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Metonymy

Mao Shuai-mei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411104,China)

Metonymy and Jiedai make counterparts to some extent, but they are not exactly the same. It is claimed in this paper that metonymy (which is more prevalently translated as Zhuanyu ) includes Jiedai, Jieyu (partly) and synecdoche. It is also detected in our study that scholars have not reached consensus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metonymy, we therefore venture to take up this miss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nventionalizing process, and to propose a model of conventionalized-online metonymy continuum.

Key words:metonymy; classification; conventionalized metonymy; continuum

1 引言

根据《辞海》,“借代”是“修辞学上的辞格之一,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代替甲事物”。陈望道(2001:82)把“借代”进一步分为“旁借”和“对代”的做法,使汉语的借代似乎与英语的metonymy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但是两者是否完全对等,是否可以将“借代”作为metonymy的中文译名?让我们先看几个例句:

①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

② 从今天起,他的八斤半就在脖颈上不稳啦。(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下册)

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锡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 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木末》)

⑤ He spend the whole evening reading Shakespeare.

⑥ There are a lot of new faces on the campus.

⑦ She has her fathers eyes.(Warren 1999:122)

⑧ “Oh dear,”she giggled, “Id quite forgotten!”(Goossens 1990:328)

例句①至④分属两个不同的汉语辞格:①至③是借代,④是借喻。4个英文例句⑤至⑧可以看成都是metonymy:⑤以作者代作品,⑥以部分代整体,⑦和⑧与上述两例略有不同。常规认为metonymy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是邻近性的关系,而metaphor是建立在相似性之上的。但在⑦的语境中,相似性关系也可能是metonymy. Goossens(1990)对⑧作了两种解释: “一边格格笑一边说”是“部分代整体”的关系,或者是 “说时好像在笑”跨越了概念域边界。也就是说,⑧既可以算metonymy,也可以算metaphor,但更多的本族语者倾向于将其视为metonymy(Goossens 1990,Warren 1999)。

由此可见,汉语辞格“借代”与metonymy并非等同。汉语的借代、借喻各自为阵,而英语的metonymy既有“代”又有“喻”,这一矛盾造成了metonymy被译成汉语时找不到完全对应术语的尴尬状况。《英华大辞典》把metonymy译为“换喻”,synecdoche译为“提喻”;《新英汉辞典》把metonymy译为“换喻、转喻”,则给人以错觉,似乎metonymy和 synecdoche有“喻”的作用却没有“代”的作用,这又不符合研究现状。故本文仍然依照目前外语类论文的多数译法,将metonymy译为“转喻”。

鉴于认知语言学对隐喻与转喻的分布呈连续体关系的论述(Barcelona2000,Dirven & Porings2002, 刘正光2002),我们认为认知语言学所研究的转喻与隐喻之间存在的区别应是标量的(scalar)而不是离散的(discrete),位于连续体两端的典型范畴中间有一个模糊地带,在不同的互动关系下(Lakoff & Turner 1989:104-106,Goossens 1990/1995, Barcelona 2000)这个模糊的中间地带既可被视为隐喻,又可被视为转喻。通过对汉英辞格的平行对照,笔者进一步提出,这个中间地带有一部分就是中文的借喻。当借喻中“喻”的成分明显时,我们认为它对应于隐喻;当借喻中“喻”的成分不明显,甚至有“代”的意味,我们认为它属于转喻。如下图所示:

同时,根据当代认知语言学的界定:转喻包括提喻(synecdoche)(Lakoff & Johnson 1980)①。本文认为,转喻包括中文的借代、借喻(部分的)以及英文的提喻。上述说明能较合理地廓清长期以来借代、借喻、提喻、转喻以及metaphor, metonymy, synecdoche混用、混译的现状。

2 转喻的分类

2.1 传统分类法

始自古希腊的古典修辞学及与之一脉相承的传统修辞学把转喻看成特殊的修辞格,他们对转喻的研究多局限于词平面,认为转喻仅仅是词语的名称换用。因此,传统修辞学对转喻的分类较为具体,主要表现为关系列举,如容器代所容物、生产者代产品,等等。其中较著名的分类有Quintilian(1886), Ullmann(1962)和陈望道(2001)。从当时的认知水平来看,这些直觉性的转喻分类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认识和使用转喻,但其缺陷是较为烦琐,缺乏概括性,仍有较多的重叠或疏漏。

2009年毛帅梅 论转喻的分类第4期2.2认知分类法

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Langacker认为“转喻实质上是便于人们在心理上建立与预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参照体现象”(Langacker 1993:30)。例如Gunter Radden 和 Zoltan Kovecses(1999:21)声称,有理想化认知模式(ICMs)存在,就有转喻存在。他们根据本体与喻体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式中相互作用的关系,把转喻分成两大类:整体与部分,整体的部分之间相互转指而产生的转喻(Gunter Radden&Zoltan; Kovecses 1999: 30-43)。其中第一类转指关系涉及7种转喻:事物与部分之间的转喻、标量转喻、构成转喻、事件转喻、范畴与范畴成员之间的转喻、范畴与其特征之间的转喻和形式缩略转喻。而第二类转指关系,即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主要发生在参与事件的实体之间。实体包括事件的参与者、工具、目的、原因、结果和地点等。第二大类转喻又可分为10种:行动转喻、感知转喻、致使转喻、生产转喻、控制转喻、领属转喻、容纳转喻、地点转喻、符号与指称转喻和修饰转喻(董成如2004)。而William Croft (1993)针对转喻是同一认知域内的概念映射关系,将转喻与认知域矩阵联系起来。Ruiz de Mendoza (2000, 2002, 2003) 根据转喻中目的域与源域的相互作用关系,对转喻进行分类,提出源域寓于目的域转喻和目的域寓于源域转喻。此外,Ruiz de Mendoza(2000)又从抽象程度和映射关系上将转喻分成高层转喻和低层转喻。从语用功能的角度对言语转喻分类的典型代表是Klaus-Uwe Panther 和Linda Thornburg (1999:334-335),他们提出的分类是指称转喻、谓词转喻和言外转喻。

2.3 “常规转喻-即时转喻”连续体分类法

相关文献的回顾显示,转喻分类的认知研究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考察不同类型的转喻,这是传统研究法所无法比拟的。然而,其主流研究更多的是对转喻类型的静态描述,我们觉得这是不充分的,基于转喻语言的使用实例,从规约化的进程动态地研究转喻,是对静态描述的一个必要的补充。

2.31 “常规转喻-即时转喻”连续体模式的理论依据

根据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空间映射主要分为三类:投射映射、语用功能映射和图式映射,其中语用功能映射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转喻映射(Fauconnier 1997:9-11)。因此,我们将转喻与语用联系起来。另外,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认为,所有范畴都是原型范畴,范畴具有非对称性结构,即成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些成员比另一些成员更具有代表性,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范畴成员之间的属性互相重叠组合,相邻范畴也是互相重叠、互相渗透的(赵艳芳 2001:59-63)。原型范畴理论拓宽了我们对范畴的认识,使我们不再局限于古典范畴论僵化的范畴边界和固定的成员地位,并且把这一认识运用到对语言乃至整个概念系统的范畴划分当中。Lakoff(1987)进一步指出转喻是引发原型效应的4个来源之一。因为转喻既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概念化方式,又是人类知识的组织结构方式,它与原型效应密切相关,两者相互支持(张敏 1998:56)。

因此我们拟依据原型范畴理论,从认知-语用的视角对转喻进行分类,提出“常规转喻-即时转喻”连续体模式。顺应当时语境所产生的临时性转喻表达属于即时转喻,位于连续体的一端;而已经完全在语言或认知上约定俗成了的转喻表达划归为常规转喻,位于连续体的另一端;中间为过渡性区域,包含了从即时转喻向常规转喻规约化进程各个阶段的转喻表达,其区分是标量的、模糊的。我们相信该分类法较之其他模式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首先,我们重视对实际的语用现象的考察,发现了转喻从产生到发展的规约化进程;其次,我们不但关注连续体两端的典型范畴,同时也关注其间模糊的中间地带;更重要的是,从方法论上,我们采取了动态的研究,秉承了认知-语用的研究路向。

2.32常规转喻

Lakoff和Langacker对转喻的研究都阐释了转喻的本质,即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因此,事物或事件的典型特征被习惯性地用来整体指称该类事物或事件,由此产生了某些转喻表达,它们在语言使用及认知心理上都较高程度地约定俗成了,享有高度的规约化,构成我们所指的常规转喻(conventionalized metonymy)。比如:

⑨ “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鲁迅《药》)

⑩ 说起电影,老王爱看打仗的,不爱看言情的。(《北京人:100个普通人的自述》)

(11)本届世界杯,法国淘汰了巴西。

(12)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13)他们没有见识,没有胆量,只晓得饭碗!饭碗!饭碗就是他们的终生唯一的目的!(叶圣陶 《抗争》)

这些例子表明,人们在日常谈话和思维中本能地诉诸转喻,规约度高的常规转喻可以为我们的认知和交际提供便捷的心理可及性。常规转喻如果被一个言语团体集体使用,就有可能发生语义转移,进而产生凝固在语言和认知层面的概念,这就是转喻的规约化进程。同时,常规转喻也较多地依赖于文化模式,它们不但在不同言语团体间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一言语团体中也呈现出个体差异。

一般说来,常规转喻能起到减少言语交际处理努力的积极作用,植根于人类的体验基础,某些体验有助于构建普遍地属于所有健康状态的正常范畴结构(Radden & Kovecses1999:22)。或者说,因为转喻在理想认知模式之内倾向于利用定型(stereotype)或被理想化的关系,其常规本质可以减少对话者的加工成本。因此,某些经验领域倾向于与典型连接的事件联系在一起。Nunberg (1979)曾举例,“上床”(to go to bed )这个短语,根据不同的情况,会激活不同的转喻关系,如 “床”与“睡觉休息”、“床”与“卧床养病”或“床”与“做爱”,所有这些事件常规地同“床”联系在一起,听话者能迅速在特定的语境中选择恰当的联想。如此这般,常规转喻有如一个有效的语用策略,可帮助交际双方节省编码和解码的能量。

然而某些时候,常规转喻也有阻碍准确认知的负面影响。如Lakoff(1987:89)举例说明的DC-10型飞机空难,致使不少人竟然认为所有DC-10飞机均不安全而拒绝乘坐,尽管该型号飞机的事故记录并不比其他型号多。又如被媒体曝光的“SK-II毁肤事件”,由于某顾客购买并使用了该护肤品系列中的某一瓶护肤霜后出现严重的皮肤不适,一时间大众哗然,该知名品牌成了众矢之的。造成类似的非同寻常的哄动效应的原因就在于,大部分转喻模式实际上是关于个体的模式,而不是集体模式(Lakoff1987: 84-90)。然而诸多认知因素(包括人的经验因素、人的知觉特征、社会文化因素)和语用因素,使得那些显著度高的参照体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容易记忆,习惯性地引起以此代彼,或以类(token)度类(type),或以偏盖全的推论性概念。根据我们的观察,常规转喻的共识性特征能更快地“蛙跳式”地触动我们的概念网络系统,但同时也可能“以点带面”,忽略、掩藏范畴结构中丰富的层次关系,从而造成狭义上对某一范畴、广义上对整个世界的不确切认知。

2.33半规约化转喻

有一部分转喻表达在人们的思维和认知上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它们只能不同程度地唤起人们对意旨目标的识解,我们在这里把它们归到常规转喻-即时转喻连续体的中间过渡区域,统称为半规约化转喻(metonymy in the transitional range)。例如:

(14)这部电影是典型的卓别林。

(15)上课时不要交头接耳!

(16)X X医院真有两把刷子。(某电视广告)

(17)他(指狐狸)眼珠一转,对乌鸦说……(《语文》小学二年级[上],江苏版,2003)

上述例证可以揭示下面两个问题。首先,半规约化转喻常常需要言语使用者启动较复杂的认知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并且更明显地受制于社会文化因素。如(14)相对于英语背景的言语使用者来说,其常规化的程度较高,而非英语背景的听话人从转喻工具概念(卓别林,人名)推导出转喻目标概念(卓别林的代表作品)时,需要经过较复杂的认知加工。又如(16),用“有两把刷子”来转指“有本事,能力强”是方言中的一种说法(如湘方言),无此经验知识的听话者想要理解这一表达,就有点勉为其难了。其次,对半规约化转喻的识解往往需要引入语境要素,如(15),“交头接耳”与“上课时”所提供的语境假设进行复合,经过推理后可产生适当的目标概念“不听课,同学间闲谈”;但是,如果“交头接耳”在“考试时”这一语境下被激活,所引出的目标概念却将是“舞弊的行为”。因此,相对于常规转喻,半规约化转喻是更依赖于言语使用者的认知加工的迂回式语用策略。

关于半规约化转喻的认知或交际功能,不能简单地一分为二。半规约化转喻可表现为花费较少处理努力获得较大语境效果,如例(17),“眼珠一转”是内心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以“方式代行为”传递出一个生动的形象,诡计多端的狐狸已然跃然纸上。但也有可能要以较多的处理努力为代价才能获得恰当的语境效果。例如:

(18)a. She was able to finish her dissertation.

b. She finished her dissertation.

该例所涉及到的转喻被Panther 和 Thornburg(1999:335)描述为“潜在代现实”。我们的实验(毛帅梅 2007)显示,这类转喻的规约化程度为60.87%。如果75%被假定是划分常规转喻的分值,那么例(18)正属于我们所讨论的半规约化转喻。从字面上理解,(18)a 陈述了某学生有能力去完成她的学位论文,但该陈述一般会被听者理解为(18)b 的含义。然而问题是,既然直接用finished比辗转was able to finish的措辞更经济节约,为什么要大费周折地以“潜在代现实”呢?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转喻性述谓结构was able to强烈地暗示了“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就”等含义,远远比单独使用一个谓语动词finished更丰富。在此,言语使用者(生产者、操作者、理解者和欣赏者)要付出额外的处理努力才能获得最佳的语境关联。

2.34即时转喻

如果说常规转喻位于连续体的一端,半规约化转喻占据了中间过渡地带,连接体的另一端聚集的就是即时转喻(on-line metonymy)。即时转喻是言语使用者为顺应当时语境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应变性语用策略,它们应语境而生,其识解也较大程度地依赖于语境。

在我们所定义的即时转喻中,有的转喻性表达字面上并不包含转喻词句,然而重要的是,它们实际表达的意义或所引发的思维推理及回答却有较明显的转喻动因。

(19)Peter:Do you want some coffee?

Mary:Coffee would keep me awake.

Papafragou(1995)和Song(1998)富于洞察力地揭示了建构问答对话(20)的转喻操作。玛丽的回答,通过用喝下咖啡后会产生的效果转喻性地明示了她对彼得的邀请是否接受的意图或态度。假如彼得恰好知道玛丽晚上计划复习功课,不想睡觉,即(20)a,那么玛丽的回答就表示她想要喝咖啡,即(20)b:

(20)a.玛丽晚上计划熬夜复习功课。

b. 玛丽想要喝咖啡。

假如彼得很清楚玛丽白天已经很累了,想早点睡觉,即(20)c,那么彼得就能类似地推理出玛丽的回答表示她不想喝咖啡,即(20)d:

(20)c. 玛丽想早点睡觉。

d.玛丽不想喝咖啡。

Sperber和Wilson(1986)的分析对转喻只字未提,Papafragou(1995)和Song(1998)发展了认知语用学对转喻的研究,本文的分类则更进一步把它们视为即时转喻的边缘成员,组成常规转喻-即时转喻连续体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从转喻的认知与交际功能来看,即时转喻能更好地揭示说话者的情感与态度,从而增强语境效果。例如:

(21)你可千万别跟他这种人打交道,他连汗毛都能打成捆!(摘自蒋勇 2003:99)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依据从众策略,将metonymy译作“转喻”,讨论其所含内容,并提出一个常规转喻-即时转喻连续体的分类模式。我们相信该分类法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首先,我们重视对实际的语用现象的考察,发现了转喻从产生到发展的规约化进程;其次,我们不但关注连续体两端的类典型范畴,同时也关注其间模糊的中间地带;更重要的是,从方法论上,我们采取了动态的研究,秉承了认知-语用研究的路向。

注释

①笔者在引言部分提到的“借代”、“借喻”指的都是纯粹的汉语辞格,同时本文所讨论的转喻包括提喻。对此划分的不同观点另见:Ken-ichi Seto. Distinguishing Metonymy from Synecdoche[A]. In Panther, K. and Radden, G.(eds.).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②笔者在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上听到华侨大学陈道明先生也有相似观点。

参考文献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第3版)[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董成如. 转喻的认知解释[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2).

蒋 勇. 认知三角与语用三角——修辞言语行为的认知、语用阐释(复旦大学博士后课题20030501), 2003.

刘正光. 论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J]. 现代外语, 2002(1).

毛帅梅. 认知-语用视角下的转喻分类、功能及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07.

张 敏.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Barcelona, A. 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C].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0.

Croft, W. The Role of Domain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3(4).

Dirven, R. Conversion as a Conceptual Metonymy of Event Schemata[A]. InK.Panther and G. Radden (eds.).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Dirven, R.,Porings,R.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C]. 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2002.

Fauconnier,G.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Goossens, I. Metaphtonymy: The Interaction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Figurative Expressions for Linguistic Action[A]. In Goossens,I. et al. (eds.). By Word of Mouth[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0/1995.

Lakoff, G. and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Lakoff, 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Lakoff, G. and M. 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Langacker,R. W.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3(3).

Nunberg, G. The Non-uniqueness of Semantic Solutions: Polysemy[J].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979(3).

Panther, K. and Thornburg, L. The Potentiality for Actuality Metonymy in English and Hungarian[A]. In K.Panther and G. Radden (eds.).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Panther,K. andRadden, G.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Papafragou,A. Metonymy and Relevance[J]. UCL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95(7).

Quintilian, M. Fabius. Institutionis Oratoriae[M]. Edited by Ferdinard Meister. Leipzig: Freytag, 1886.

Radden, G. andKovecses,Z. 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A]. InK.Pantherand G. Radden (eds.).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Ruiz de Mendoza Ibanez, F. J. The Role ofMappings and Domains in Understanding Metonymy[A]. In Barcelona, A. (ed.). 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C].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0.

Ruiz de Mendoza Ibanez, F. J. and O. I. D. Velasco. Patterns of Conceptual Interaction[A]. InDirven,R.& Ralf Porings.(eds.).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C].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2.

Ruiz de Mendoza Ibanez, F. J. andL. P. Hernandez. Cognitive Operations and Pragmatic Implication[A]. In Panther, k. and L. Thornburg (eds.). Metonymy and Pragmatic Inferencing[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3.

Song, N. S. Metaphor and Metonymy[A]. InCarston, Robyn and Seiji Uchida(eds.). Relevance Theory: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C].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Sperber, D. andD. Wilson.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M]. Oxford: Blackwell, 1986.

Ullmann, S.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M] . Oxford: Blackwell, 1962.

Warren, B. Aspects of Referential Metonymy[A]. In K.Panther and G. Radden (eds.).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收稿日期:2008-10-19

【责任编辑 李洪儒】

猜你喜欢
转喻分类
垃圾分类的困惑你有吗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转喻式翻译理论对法律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幸福的认知解读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转喻分类研究
转喻视角下汉语中人体习语的研究
基于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认知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