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设计与应用

2009-08-16 03:56韩立娟
体育教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驱动阶段运动

韩立娟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而创设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其学习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通过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与途径来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教学中依照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一、任务驱动法在运动技术教学中的设计思路

1、提出任务期:运动技术教学目标的达成首先是以课堂任务的提出来表现。通过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把所学习的运动技术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之中,使学生通过一步步任务的完成,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因此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时,教师应结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向学生介绍本学期、本阶段、本课程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明确不同时期与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以便其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学习,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这一阶段教师主要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探索兴趣。

2、介绍要领期:各运动技术均有其规范化动作标准,达到运动技术的规范化动作标准是学生实现教学任务的具体体现,学生对规范化动作标准了解得越清晰明确,越有助于运动技术的掌握,因此教师在介绍任务阶段应依据不同的学习阶段与不同的学生对象,对动作要领的介绍有所侧重,如教学初期以主要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为主,教学中期以各技术环节及相互连接技术要领为主;教学末期应以完整技术要领与技术细节要领为主。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清晰了解动作要领的前提下,结合教学任务进行学习与练习了。

3、学生实践期;运动技术活动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学活动,学生只有在不断练习中才能有效地掌握与熟悉各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因此充足的练习时间是学生掌握运动技术与发展身体素质的必要保证。教师在此阶段应让学生按照教学任务和对技术要领的理解结合一定的教学步骤进行练习。在此期间学生可能会遇见一些问题。对于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由老师统一指导集体解决,对于个性化问题教师应采用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解决,尽可能不中断整体的学习节奏。这样学生通过自主性练习及各种方式的体验与探究达到掌握运动技术的目的。

4、交流与创新期:学生在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往往自觉或不自觉的产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愿望,此时教师应在教学任务中创设一定的交流与沟通方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对其他同学运动技术的看法,这样学生们可以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带着这样的问题再进行练习时其学习目的也就更加明确,探索与创新意识也更具专指性,同时也可以在不断的自我学习中确立每个人所特有的运动技术学习策略。

5、总结评价期: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是在方法上进行引导,学生主要通过自我练习达到运动技术的掌握。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容易造成学生两极分化和运动技术环节掌握的疏漏。为此教师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课堂小结和教学任务的回顾,使学习能力或素质差的学生能通过教师的评价,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为下阶段的学习以及跟上教学的进度奠定基础。

二、应用任务驱动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设计教学目标时任务要明确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任务要明确,可以把每一个教学目标和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出总的教学目标。设计这些任务体系时,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四个阶段。操作目标一般可以采用初步学会、基本掌握、熟练运用三个层次的学习阶段。同时,每个层次任务的分解、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技术环节掌握的难易程度,前后任务之间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2、任务的难度要体现针对性和差异性

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教师在任务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运动技术掌握过程中能力的差异,遵循从学生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任务目标,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以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既定的目标。可采用基本性任务、提高性任务和自选性任务的方式进行设计。基本性任务是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设计好教学步骤与教学方法,学生按此顺序练习达到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性任务是针对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学生,教师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及主要练习步骤让学生依据自我习惯进行练习,达到教学任务的完成;自选性任务是针对运动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只提出要求,练习内容与形式由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进行练习。

3、任务设计要保证学习的多元化方式

学生学习与掌握运动技术可以有多种方式实现,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与之相适应的完成任务的方式,以便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练习与学习,鼓励学生尝试与运用各种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在不断的练习与实践中让学生逐步地发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技能学习方式,从而在学习中建立起学生个体有效的学习策略。同时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了完成任务的能力与兴趣,开拓了学生的练习思路,使其能够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上的正迁移,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教师进行运动技术学习任务的设计时,做到任务明确形成系列,针对学生体现差异,形式多样鼓励创新,让学生在完成中掌握知识,学会技能与方法,以便在今后的运动实践中学以致用。

(北京大学医学部体育学系100191)

猜你喜欢
驱动阶段运动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不正经运动范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