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短跑课逆向教学效果佳

2009-08-16 03:56黄显良
体育教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学练全程逆向

黄显良

短跑的全程跑技术按技术动作的变化可分为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部分。短跑专业化训练的技术教学顺序一般是从途中跑开始,然后进行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教学,最后进行终点跑教学。而中小学体育短跑课受课时少、学生专项基础薄弱等一些因素影响,如果照搬专业化训练的顺序进行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在实践中尝试调整教学顺序,采用短跑技术逆向教学,从终点跑技术开始进行学练,然后进行途中跑教学,最后学习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改变顺序后,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很好地掌握了短跑的全程跑技术动作,在快速跑进中各部分技术动作也能很好地紧密衔接起来,经过几次课的学练,短跑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中小学体育短跑课逆向教学的优点在于:

一、改变教学顺序后,优化了教学过程,节省了学练时间

中小学体育课的短跑教学是以让学生掌握短跑的基本技术动作,提高快速跑的能力,增强体质为主要目标,是普及提高性的教学。鉴于中小学体育短跑课教学小单元的课时一般都较少(4-5课时),不可能像专业化运动训练那样使学生在短跑各阶段的技术学习中都得到系统、长时间的反复强化训练。因此选择先从终点跑开始进行教学,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加大已学过技术动作的复习量,使分解和完整技术学习相互交叉地结合在一起。如,先学练终点跑技术,接下来在学练途中跑技术的同时也不断强化和改进已学习过的终点跑的技术。最后进行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学练时,也会使全程跑的四个技术环节都得到巩固提高练习。这样增强了学生全程跑接术动作的综合体验,有效地提高了练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改变教学顺序后,使技术教学由浅入深,易于掌握

短跑全程跑技术动作的四个组成部分中,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阶段的技术动作最为复杂,途中跑阶段的技术动作掌握最为重要,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终点跑阶段的技术动作相对较为容易学习。对于短跑基础薄弱的普通中小学生,采用先学习较为容易掌握的终点跑阶段的技术动作,再学习途中跑阶段的技术动作,循序渐进,学生经过两三次课的学练后,对短跑技术动作有了一定的体验和感悟,当速度感觉、身体协调能力正处于上升状态时,再学习要求在快速反应、全身高度协调配合下才能完成的蹲踞式起跑以及起跑后的加速跑阶段的技术动作就相对容易多了。

三、改变教学顺序后,技术动作衔接更加自然流畅,放松合理

短跑各部分的技术教学,前后是紧密关联的,需要完整和分解技术相互结合进行教学,才能使全程跑技术动作达到轻快、协调、富有节奏感,形成衔接自然连贯、承上启下、统一整体的效果。如果按正常短跑专业化训练的技术教学顺序进行教授,那么,短跑专项训练基础普遍薄弱的中小学生在各部分技术动作学练时由于不明确下一部分的技术动作要领,这样就会缺少全程跑整体技术动作的自然衔接概念,学练中顾此失彼,造成各阶段技术动作学习的脱节。最后影响全程跑的学习效果。而采用逆向教学,学生在每一阶段练习时都能非常明确下一步如何做,怎样做,能够注意到各个阶段动作环节的紧密衔接,协调好动作环节之间的过渡,最后在全程跑练习时就容易形成自然放松、合理用力的全程跑技术,使自如控制技术动作的能力得到加强,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四、改变教学顺序后,有效提高了跑速,避免了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短跑教学围绕提高跑速的训练成为教学的核心,所以短跑教学中采用的各种练习都要突出一个“快”,如果学生在进行短跑某一阶段技术动作学练时,不明确下一阶段技术动作怎样完成,学生在练习时,就不知怎样“快”,也“快”不起来,而采用技术动作逆向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另外,学生在短跑每一次途中跑练习或起跑后加速跑的练习后,都要有一段快速跑进后的顺惯性缓冲跑阶段,如果不先进行终点跑技术教学,学生在用尽全力快速跑进后不会放松缓冲,很容易用力过猛,造成肌肉拉伤或因惯性摔倒,发生意外伤害事故。采用技术动作逆向教学就会让学生大胆进行练习,跑得更加自然轻松。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510800)

猜你喜欢
学练全程逆向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碳排放效应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
世园全程票再增新通道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网络纲环境下作文纲目评价的使用效应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高校快乐体育教学探析
手工制鞋全程LOOK
逆向应用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