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类体育游戏

2009-08-16 03:56吴纪安
体育教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体育器材竹竿器材

吴纪安 邓 波

竹子系列体育器材,是指各种规格的竹竿、竹条、竹杠、竹棍、竹梯等用于诸项体育练习和游戏的代用品,以及它与学校常规体育器材重新组合而产生新功能的一系列器材。它具有经济实惠、价格便宜、结实耐用的优点。

一、竹子系列体育器材的新运用

1、大竹竿运用的案例:爬横竿过河

目标:锻炼手足并用横爬竿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方法:选择一根长5米的中粗(两头直径较均匀)大竹竿,两端1.5米处各用红油漆标明,另备垫子若干。参加历奇活动的小队12人,再均分成甲乙两组,在大竹竿两端用肩扛住,不超过红线,组成一座独竿桥。活动开始,依次出列一人,来到竿中一端红线,手足并用,横爬中间2米竿,至另一头红线下来,再去扛竿,换下一人做,直至每个人都体验过两种角色(横爬竿过小河和当桥墩)。然后畅谈感晤和体会。

本游戏适宜中、小学生活动。

2中竹竿运用的案例:夺竿大战

目标:学会运用智慧和策略去争取胜利,蛮干没用。

场地:操场。

器材:3米长竹竿12根。

方法:

1)在操场上划2条相距40米的逛点线,并且在其中线上布置好整齐排列的12根竹竿。

2)甲乙2个小队各10人,成横队站于起点线上,面对面。

3)主持人发令后,双方冲到中间夺竿,夺到本方线后就不得再争夺了。但是,在两线之间的时候,可以用拔河的方式进行争夺,拔河的人数没有限制,全凭各队自己制定策略和现场指挥水平。

4)规定时间一到(如三分钟)尚未夺到本方线后的竹竿应立即放下,各自返回阵营。此时,可将已夺到手的竹竿竖立,由主持人喊:“1、2、3!”放手倒竹,竹竿多的队为胜。

讨论与分享:

各队队长要事先制定好取胜的方案,并且要在游戏中根据现场的形势变化,及时果断地调动兵力,才可望求胜。

本游戏适宜中、小学生活动。

3、综合运用的案例:竹子嘉年华

目标: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综合体能。

场地:大操场。

器材:竹竿、竹梯和绳子。

方法:

1)竹子健身器材畅想赛

张贴海报,动员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设计草图,用废弃的竹筷、万能胶、线绳为愿料,制作竹梯以及各种健身器材的模型(横梯、独木桥、联台器、肋木、跷跷板、滑梯、跳竹杠、钓鱼钩、攀登架、秋千、浪木、转转马……)创想的设计图以及模型越多越好,根据同学们自绘的示意草图和模型选出优胜者,进入下一轮比赛。

2)动手动脑玩真格

由学校为进入第二轮比赛的选手提供数量充足的竹梯、各种规格的竹竿和绳子,请他们以小队为单位,一起动手搭建。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小队的质量高、有创意,并且确实能玩耍。

3)竹子嘉年华

经过设计、亲手制作比赛和三结合的评委会(校领导、课题组老师和学生中的科技小智多星)的评审以及改进后,从众多的“产品”中精选出优秀的若干人,组织一次欢乐的竹子嘉年华健身游园会。即参加者以小队为单位,根据分配到的任务和图纸,尽快尽结实地把规定的器材制作出来,然后轮流玩耍。

讨论与分享:

这是我校课题组在即将完成第一阶段的研究时,从实践中挖掘到的案例。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它为解决学校开展阳光历奇器材的不足寻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更主要的是,效果甚好,实用,有推广价值。

目前,我校学生已经可以用竹梯、竹竿和绳子搭建出小篮球架等数十种健身器材,还可以搭建出世博会中国馆、航海灯塔、简易营房、帐篷、赵州桥等建筑物。

本游戏适宜中、小学生活动。

二、竹子系列与学校常规体育器材的组合式新运用

1、与领操台、大海绵包的组合案例:滚山坡

目标:体验快速滚下的刺激,懂得相互保护的意义。

场地与器材:利用领操台的栏杆,用三部竹梯、一根竹竿和绳子搭出一个三角构架,再在其上面和前面铺上大海绵垫数个,组成一个小山坡。

方法:

1)要求小队的每一位队员依次登上领操台,在两位同伴的助力下,身体横卧伸直,抬上“小山坡”,小山坡的两侧有队员们的保护,滚下去,体验快速翻滚滚下斜坡的滋味。翻七圈为合格。

2)拥抱着一个大绒布狗,一起滚落,珍惜生命。

3)两人互相拥抱着滚落下去。

讨论与分享:

滚山坡快速下降,这是一项野外生存技能,城市师生很难有机会体验这种滋味,现在创设了一个模拟的情景,并且要求确保安全,队友在体验时,其他人要助力和保护,对其负责任,这样便于形成一种相互关爱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协作精神。

变通与拓展:

在学会横滚而下后,部分胆大的队员还可以尝试用前滚翻或后滚翻的方式下山坡,充分体验刺激的乐趣!

本游戏适宜中、小学生活动。

2、与足球大门的组合案例:人字的含义

目标:懂得“人字靠撇捺支撑而成”,只有协作互助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

场地:不大的空地。

器材:四部竹梯子。

方法:

将四部竹梯子侧竖,大头相对,组成一个菱形台子,并且用绳子、竹竿固定捆牢,夹在足球大门的立柱之间。要求各队的成员每二人为一组,双手交叉互相牵住,从竹梯的窄处慢慢地走到宽处,直至无法拉住手为止。记下他俩的距离。等到全部尝试后,看看哪对走得最远,并讨论为什么?想想看,即使台子的间距再宽,可用什么妙法让队友通过?

讨论与分享:

这个游戏看似简单,仔细品味,寓意深刻。做的时候,为安全起见,同伴可在一侧保护,以免跌跤。

其实,只要在二人的手架下面,再安排二名队友,面对面屈体搭肩,组成一个垫桥,跟随移动,便可确保通过最宽的地方,因为上面的二人可以临时俯卧在他俩的背上,等过了最宽处,又可支撑起来了!

本游戏适宜大、中学生活动。

3、与跳箱组合的案例:蚂蚁布阵

目标:学会用非语言的方法进行沟通,在看不见的情况下去完成任务。

场地:不大的空地。

器材:二个跳箱、一部竹梯、蒙目罩10只。

方法:

1)二个跳箱相距2.5米,一部竹梯靠在甲跳箱旁边,为确保安全起见,两箱之间的地上可铺上垫子。

2)主持人发给小队10名成员每人一张号码卡,要求他们各自看过知道是几后,就保持沉默不语。接着,由主持人随意指定,五人爬上甲跳箱,另外五人爬上乙跳箱,然后都戴上蒙目罩。

3)游戏开始,由主持人大声发令,例如说:“单数蚂蚁到甲跳箱;双数蚂蚁到乙跳箱!”队员们听到后,仍不准说话,只能用非语言手段进行沟通,如:第一步,相互碰触,在手上或背上写号,互相表明自己是几号;第二步,确认本箱上有几位需要移动到对面的箱上去;第三步,由甲跳箱上的队员把竹梯架到乙箱;第四步,甲乙两箱上需要移位者,有序地往返交叉爬梯换位,直至全部完成任务,大家便可摘掉蒙目罩欢呼胜利。

讨论与分享:

这个游戏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整个任务的完成都必须在“不说话”和“看不见”的特殊情况下进行,否则就犯规。用非语言来沟通信息,在瞧不见的条件下进行爬梯移位,移位者要小心,不要从竹梯上跌下去,而每次竹梯只能通过一人,同伴们要扶牢梯的两端,这一切,如果缺乏较强的协作性就完不成!

当然,事先要充分理解游戏的规则,小队充分讨论出可行的方案来才可望成功。盲目乱来势必失败。

变通与拓展:

如果觉得难度太大进行有困难,可在主持人发出指令后,大家可以讲话,不用非语言来沟通。等到有基础后,再改用非语言。

本游戏适宜中、小学生活动。

(上海市宝钢三中200941)

(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学校201900)

猜你喜欢
体育器材竹竿器材
计算机应用于体育器材管理的策略探究
智能化体育器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我的城市月赛优秀作品
高校体育器材的管理与维护
取旗
长竹竿的帽子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选竹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