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绩效支持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模型设计

2009-08-21 07:35王丽珍
现代教育技术 2009年7期

王丽珍

【摘要】在时代要求的驱动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一股强大的教育改革潮流,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口。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然而不少中小学教师的“整合”教学活动存在很多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绩效标准。文章依绩效思想设计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绩效技术模型,为设计电子绩效培训系统提供依据。

【关键词】绩效技术;绩效技术模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7—0068—05

绩效技术,又叫做人类绩效技术(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简称HPT),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应用于绩效技术的很多理念都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主要来自于Thomas Gilbert、Joe Harless、Robert Mager和Geary Rummler等人。作为教育技术领域不断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绩效技术从80年代开始对教学设计产生影响,到90年代时就极大的影响了教学设计,同时许多训练组织和教学设计者也将注意力从设计训练项目转到了设计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当把绩效技术的有关概念引入到“整合”事业中来,我们可以发现,“整合”的发展问题其实也是一个绩效差距的解决问题,我们在HPT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基于整合的绩效技术模型为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训系统提供支持。

一 绩效技术的有关概念

绩效是指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和行为产生的结果。其中“行为”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或某个任务所做出的行动,“结果”是行为达到的实际状态与预期状态之间的关系,体现行为主体的业绩水平的高低。

绩效技术目前还没有确定的定义,许多学者或权威都对人类绩效技术进行了定义。本文介绍一些典型的定义,由此来探讨绩效技术的基本特征。

一些人,如Rosenberg等,强调其过程和方法:“人类绩效技术是一套用来解决问题或抓住机遇的方法和程序,这些问题或机会都与人们的绩效相联系。人类绩效技术可应用于个人、小的团队或大的组织。”

Benefit和Tate则认为“绩效技术是一种系统程序或过程,以此来识别绩效改进的机会,设定绩效标准,确认绩效改进的策略,进行投入产出分析,选择改进方案,保证对现存系统进行整合,评估绩效改进方案或策略的有效性,以及该方案的执行情况。”

Jacobs侧重于人类绩效技术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原则:“人类绩效技术代表着以各种不同形式对统方法的运用,这些形式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活动需求。”

另外一些学者则强调结果,比如Ilbert认为:“人类绩效技术的目的是增加人力资本,一种时间和机遇的产物,在此,技术是指某种潜能转化为资本的程序”。

Geis认为:“人类绩效技术是对大部分有效影响人类行为和成就的序或方案进行选择、分析、设计、发展、执行和评估的过程”。

Foshay和Moller强调定义的相关与范围,将人类绩效技术看成是主要由工作场所的绩效问题所构成、综合各种解决绩效问题的学和惯常性方法、以及其他应用性领域,它们综合在一起构成人类绩效技术的独特范围。

Dick和Wager为人类绩效技术提供了一个更为概念化的定义:“一种基本的承诺,以便识别组绩效问题,并发展出最为适当的解决措施”。该定义与Carr“诊断组织病状,并在组织内改进效”之说基本一致。

Harless经过对各种不同观点进行总结,并参照Stolovitch and Keeps的点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人类绩效技术是一种操作方式,它通过确定绩效差距,设计有效和效率的改进活动措施,获得所期望的人员绩效。”

本文认为:绩效技术是一种系统程序或过程,以此来识别绩效改进的机会,设定绩效标准,确认绩效改进的策略,进行投入和产出分析,选择改进方案,保证对现存系统进行整合,评估绩效改进方案或策略的有效性,以及该案的执行情况。

绩效支持概念包含在绩效技术当中,其目的是针对已经明确的绩效问题提供支持策略,从而提高个人或组织的绩效水平。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是绩效支持的一种实用工具,是绩效支持系统(PSS)的电子化对应物,属于把信息技术和绩效支持相结合形成的软件产品,是人类绩效技术领域最新的干预策略工具之一(Stolovitch & Keeps,1999)。

二 HPT模型与绩效技术的研究领域

1 HTP模型

ISPI(Deterline and Rosenberg)在1992年发布了HPT模型。其目的是向绩效技术从业人员阐明在工作中提高绩效的几个基本操作步骤。该模型主要包括5个过程阶段:绩效分析、原因分析、干预选择与设计、干预实施与变革、评价。这5个阶段环环相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整体结构,它以一种结构化(而不是线性的文字描述或列表)的形式,为提高人类绩效提供指南。如图1所示:

下面是对HTP模型的简单介绍

(1) 绩效分析

依照组织发展的目标与期望达到的能力检测其绩效需求,这是一个识别某一组织内部当前(或隐藏)的劳动力绩效/能力缺陷和不足的过程。预期理想状态,即该组织完成任务所需的劳动能力水平;该组织目前的实际状态,即劳动力现有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绩效差距就是两者之间的差别,它代表了一个需要解决的绩效问题,或指出了组织绩效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机会。绩效技术最终的目标是以最适当的成本-效益比消除这种差距。

(2) 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阶段寻找并确定引起绩效差距的因素所在。很多时候对绩效问题解决的失败往往是由于只看到了组织表面的症状而忽视了深层原因的分析。当我们能找到并能根除引发问题的根源之时,绩效问题解决的可能性自然就大大提高了。选择分析是连接识别绩效差距和对其适当干预的关键环节,是绩效技术强有力的支柱。

(3) 干预的选择与设计

在明确了企业绩效差距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鉴别之后,就到了这一阶段。干预选择包含针对绩效问题、引起问题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机会所进行的一系列系统的、广泛的、综合的考虑。通常,选择的方案是多种干预的综合,需要考虑组织内部相关的方方面面。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成本-效益比及对于组织整体利益的综合考虑之上的,干预成功与否主要看是否缩小了原来的绩效差距。

(4) 干预的实施与变革

经过绩效分析、原因分析,选择了正确的干预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成功在即。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企业变革实践都证明,变革的失败更多是由于实施不力所致,而非方案不优之故。实施干预方案成功的关键是对变革过程的管理。干预意味着组织和个人的某些改变,而改变会遇到阻力。阻力或是来源于利益冲突,或是来源于旧的观念和行为习惯,或是来源于不安全感等等。在设计干预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其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并先行想好对策。一般而言,领导者的支持,充分的宣传和沟通,严密的步骤是保证干预成功的重要因素。

(5) 评价

在干预方案实施之后,并不意味着任务的完成。结果评估就是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价,以确定其是否实现了消减绩效差距的目标。Kirkpat-rick提出了结果评估的四个水平:反应、学习或能力、转变和结果。

2 绩效技术的研究领域

目前绩效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教育技术界目前对绩效技术基本停留在简单介绍及个别应用阶段。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在教育技术界我国有学者将它译为“作业技术”(张祖忻,1990;郑永柏,1997),后来考虑到企业界约定俗成的术语用法(张祖忻,1990),绩效技术这个概念逐渐被认可与接受。国内教育技术界对绩效技术作较为系统介绍并在实践中开展应用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张祖忻教授,国内对绩效技术的理解基本上源于张祖忻教授:“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北京大学高利明教授主持了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子课题“教育技术、绩效技术和人员培训”,这些都是我国目前在绩效技术领域进行的初步研究与实践。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者明显地感觉到:我国教育技术的实践与应用领域正在迅速扩展,远远超越了传统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研究范畴。实践的不断扩张和发展呼唤对绩效技术理论系统、高层次研究的开展和重视。当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三个重要主题:面向学校教育所进行的关于信息技术整合于学校教育的研究、面向企业培训所进行的绩效技术研究以及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研究。但从目前教育技术人关注的程度来看,更多的是信息整合与远程教育。于是我们将绩效技术引入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发展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

三 基于整合的绩效技术模式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继而推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达到全面提高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进而优化教学,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课堂上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情况下研究制定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教学内容和学生层次的不同,教师要灵活变换方式。教学中不必刻意追求过程的分段性和完整性,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说运用现代技术,教师就没有太大作用。事实上,在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电脑控制是核心,但它再重要也是辅助教学,因而教师要发挥好语言功效,并注意和学生的交流活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课堂注意力明显提高,二是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比较积极,三是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不再把学习当负担。以上种种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设了有利条件。

(4)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认知环境,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捷径。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存在三准,即课堂回答问题准,知识点掌握准、习题答案准。这就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5)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创设了一种数字化学习的方法,即有效的整合可以创设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资源的共享,信息的获取快速而灵活,交互方式的丰富多样,协作交流打破了地区的界限、非常有利于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就有可能实现一种能真正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而这种学习方式的建立是其他的教学方式很难,甚至是没有办法完成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向,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绩效思想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问题其实也是一个绩效差距的解决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继而推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旨就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进而优化教学, 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全面教育——这是“整合”的预期绩效。而“整合”的现状告诉我们,它的实践并不如人所愿,种种问题制约着它的进一步发展——这是“整合”的当前绩效。两者的差距构成了一个绩效问题,需要设计干预策略进行绩效支持。

3 整合的绩效技术模型的设计

依据现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教学系统论,以及同组所做的调查报告在HTP模型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设计了基于整合的绩效技术模型,模型如图2所示:

(1) 绩效分析

绩效技术的实施始于绩效分析。依据素质教育目标、新课改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标得出教师“整合”教学的预期绩效。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形式了解到当前绩效状态,主要从客观环境、教师现有的培训模式三方面来分析,得出绩效差距。

(2) 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是确定造成绩效差距的原因特别是那些影响较大的深层次原因。原因分析是绩效分析与最后确定解决方案之间的关键步骤。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针对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整合能力的原因,其具体内容是: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时候对绩效问题不能理想的得以解决,往往是由于只看到了组织表面的症状而忽视了深层原因的分析;分析教师的实际情况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寻找并确定引起绩效差距的因素。事实上,影响绩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个体素质方面,需要分析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教师的基本理念、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与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水平、整合实践能力、教师整合的动机;在环境方面,需要考虑学校当前支持整合的设备、分析当前的奖励机制是否仍然适用等等。除了这些因素外,还应分析现阶段培训教师的方式。

(3) 干预措施的选择和设计

干预措施是具体的实施方法。良好的绩效支持手段是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之一。干预是一种计划措施,目的在于解决整合中出现的问题,由此提高绩效。绩效支持手段分为教学支持与非教学类支持。

本次研究的主要是非教学支持手段的开发,主要是电子绩效培训系统的开发

在系统中针对教师出现的信息技术能力的不足,教学理念的偏差等设置功能模块让教师在教学设计工作中完善自己的整合能力。另外还有信息化教学设备的补充,教学设备的维护需要学校经费的支出,教师的积极性的提高需要校方加强激励政策。

(4) 干预措施的实施和变革

这个阶段需要真正的实施,将选择出来的干预付诸于实践。在这个阶段,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理解组织的期望。此外,交流不仅传递变革的期望,还减少教师的恐惧,并使教师关心干预,使实施更容易。但选择了正确的干预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成功在即。实施干预方案成功的关键是对变革过程的管理。

(5) 评价

根据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与绩效技术理论,培训的反馈与评价应随时贯穿于整个培训的始终。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评价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不同的培训子目标进行多样化的制定。由于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达到预期的绩效,因此评价也应围绕这一核心目标进行也就是从理论素养、学科专业素养、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素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

结论

在现有的绩效技术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绩效模型,用绩效技术模型分析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整合能力,将绩效技术与课程整合联系起来,为电子培训系统提供依据,我们做的并不完善,还需改进。

参考文献

[1] KentL.Gustafson.设计绩效技术系统支持系统[EB/OL].

[2] 张祖忻.从教学设计到绩效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2000,(2):

9-13.

[3] 梁林梅.绩效技术的起源与发展[J].现代教学技术,2003,(2):

25-28.

[4] 刘世清,关伟.基于绩效技术的高校教师绩效开发与考核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4):49-56.

[5] 张建伟,师书恩.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绩效标准研究[J].论著选摘,2003,(4):25-16.

[6] 王枫,江北战.绩效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对绩效技术和电子绩效支持的分析和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2,(8):

9-13.

[7] 梁林梅.教育技术实践发展中一个活跃的领域: 绩效技术[J].教育发展研究,2002,(8):68-72.

[8] 殷雅竹,李艺.关于绩效技术——论教育绩效评价[DB/OL].

[9] 朱从娜,杨开城.李秀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及相关概念探究[EB/OL].

[10] 邓晖.信息化教育电子绩效支持系统(ITEEPSS)的设计与实现[D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