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2009-08-24 09:27王红宝
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恐龙资料课文

王红宝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如果没有课外阅读与学习作支撑将会苍白无力。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庆幸,课外学习的空间是那么广阔,开放的局域网,书籍种类琳琅满目的书城,近在咫尺的社区图书室……只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孩子随处都能够接受到学习的信息。

在教学中,我觉得语文课内与课外的接轨较从前容易,孩子们能够比较容易地将各种资料搜集来,在课内进行交流,为语文学习丰富了内容,拓展了空间。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更兴奋地根据课文的特色与教学的实际和要求,有效地调控课外阅读,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在教学中我通常从下面三方面做好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一、让美丽的图片丰富孩子们的情感

图片资料是传统的语文学习辅助资料之一,它以色彩明丽、生动具体让孩子们兴味盎然,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

个支点。

《长城与运河》是一首抒情的短诗,诗中描写了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雄伟壮丽,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感,读着文章,看着插图,孩子们不由地要想上长城和运河去看看。确实是呀!要是能够亲临长城,亲历运河一睹风采,感情会得到升华。为了能够更为直观地进行教学,课前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有关长城、运河的图片资料,为教学作铺垫。同时自己也搜集了两处景观的地图、风光图片,并做成幻灯片。课堂上当舒缓的音乐响起,一张张壮美的图片闪现在孩子面前,他们出神、惊叹与赞美之神溢于言表,我知道孩子完全陶醉了。长城是雄伟壮观的,运河是雄

伟壮美的,在这许多直观可感的图片的撩拨下,爱长城、爱运河之情油然而生,祖国这么美,爱国之情自然产生。教学中,教师适时启发谈话,引导孩子们想想伟大的祖国还有什么奇景值得自己夸夸,从古到今,说不尽,道不完,课后就让孩子们动手练笔,写一写抒情短诗赞美自己的祖国。

《恐龙》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为孩子们介绍了恐龙的许多知识,如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恐龙是孩子们相当感兴趣的话题,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中等小城,没有内涵丰富的科普知识馆,更别提能够有恐龙化石或生态摸拟馆。因此对于早在6500万年前就消失的恐龙,印象是相当模糊的。较文本而言,孩子们更有兴趣的应该是具体可感的图片或影像资料。于是课前我布置孩子们到书城去翻阅恐龙图册,利用网络搜集恐龙相关的图片,为课堂教学做些准备。课堂上我利用网络教室,将自己预先做好的恐龙图片和介绍展示给孩子们,让孩子们一睹恐龙的风采,感知恐龙的相关信息。孩子们的兴奋劲别提有多高了,教室里的惊叹声让我感到一阵阵满足,自己辛苦的课前准备带来可喜的效果。孩子们能够学有所获,三角龙图片的呈现让孩子们对脸长三只角的怪物有深刻的认识,看着怪模怪样的三角龙孩子们自然理解了“望而生畏”的意思。“鱼龙、剑龙、梁龙、雷龙”等,一见图片,学生就知道他们的真模样。当老师将课本上没作介绍的恐龙图片呈现在大屏幕时,学生一饱眼福,仿佛走进科技展览馆,和恐龙面对面。孩子学完课文,不由地产生一种探究的冲动,有的孩子甚至立志做恐龙研究的科学家。

图片资料就是这么简单,这么容易引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备课时要注意收集资料,填补课堂教学的空白,让语文教学更直观更生动。在苏教版第六册课文中,如《庐山的云雾》《迷人的南沙群岛》《微笑着承受一切》《荷花》《槐乡五月》《海底世界》等,备课时要准备大量的图片资料,以备课堂展示。老师适时展示图片,会让孩子们耳目一新,眼前一亮。获得了大量感官资料,将课内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为语文课堂注入更多活力,让老师教学富有灵动的生命。课前展示,牢牢抓住孩子的心,为课堂理解作铺垫;课堂讲解出示资料,图文结合,促进理解;课后呈现,加深印象,升华情感。总之,直观图片如磁石能够牢牢锁定学习的热情,促进孩子语文的学习。

二、让大量的文本材料延伸学习的空间

《花瓣飘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文中通过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赞扬了孩子懂事与孝顺。品读课文,小女孩的形象逐渐从摘花不对中走出来,显得那么有孝心。懂得关心、体贴自己的父母这一深刻的道理就自然凸显出来,孩子们在文本品读中自然而然接受到教育。故事学完了,“我”买的两盆月季花早已深种在孩子的心里。但他们毕竟都是独身子女,他们心里更多知道的是接受长辈的无私关爱,对于如何关心、爱戴自己的长辈,他们的潜意识里是相当模糊的,因此课堂教学中萌芽的爱心应该强化。我利用网络教室进行大量的文本拓展:如《小黄香温席》《乌鸦反哺》《花木兰替父从军》《江革背母逃难》《孔融让梨》《沈季铨孝父母》《史元镇舍身救母》等经典故事,通过这些故事的阅读,让孩子受到孝亲敬长的教育,故事读完之后,孩子们通过网络平台交流自己读后的收获。文本的拓展让孩子们深深地懂得爱父母是每个孩子应做到的。

《狼和鹿》一文通过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捕杀狼前后凯巴伯森林的不同情况,说明了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相互关系。文中对凯巴伯森林前后景象的描写与鹿群的发展变化的描写极富说服力,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人类有意的破坏,会导致生态环境的变化,甚至导致严重的失衡,后果严重的话,还会影响人类自身的发展。课文学完之后,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意识到作为未来环境的主人应该从小形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以科学有效的行动践行绿色宣言。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维护生态平衡意义重大。为了将这一环保的意识加深巩固,我将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展示给孩子,让他们在网络教室自主阅读,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感受。当孩子们阅读完《加拿大一枝黄花》《野兔与澳洲的命运》《草原上的狼与羊》《蛇与庄稼》《水葫芦泛滥成灾》等文本,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重大意义孩子们就牢记在心了。

文本资料的大量阅读是孩子课外阅读的一个亮点,如果能够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就显得更有目的性,学生在交流中会产生共鸣,能够激发强烈的课外阅读热情。学生自然就能够走出课堂,自觉走向课外学习。在苏教版第六册课文中,有些课文是需要拓展课外阅读的,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放飞蜻蜓》等。如果能够很好地将课内向课外延伸,学生所获得的体验和收获会更加真切、丰富。

三、让多媒体影音文件丰富学生的感知

多媒体的影音文件随着电脑等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走进课堂,早已为语文教学注入更多新鲜血液,让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更有兴趣,更有情趣。

《荷花》是一篇传统的老课文了,但它仍极具习作教学指导意义,仍为孩子们传递着美的信息。文章写得美极了,荷花各具姿态,神韵,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但毕竟是较为枯燥的文本资料和少得可怜的插图,对孩子学习兴趣的激发显得比较无力。如果能够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听着乐声,赏着千姿百态的荷花,那该是多么愉悦的语文学习呀!课堂教学前,我将自己精心制作的荷塘美景录像和从网络上下载的影音文件整合成多媒体课件,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刺激,学习的兴趣当然浓郁。感官刺激后,孩子们走入文本,感受叶圣陶笔下荷花之美时,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感受。在品读课文时,他们能够听着音乐,美读课文,准确地传达出如真似幻的美感,轻轻的语音,仿佛怕惊扰了满池的荷花。课文中,荷花的各种姿态不可能,也不必要一一叙述,但孩子们可以以文为例进行练笔。我将荷花的各种姿态再一次呈现,那花、那叶、那杆都成为孩子们练笔的着眼点。我知道如果没有影音文件作铺垫,孩子是无论如何写不出那么多美妙的文句的。

《微笑着承受一切》叙述的是关于我国优秀体操跳马选手桑兰的故事。桑兰在参加第四届世界友好运动会时意外地从马箱上摔下,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但桑兰并没悲观绝望,而是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对于桑兰这名坚强的运动员,孩子们所知道和能够了解到的并不是特别多,为了让孩子们对桑兰有更多的了解,我利用网络搜集了相关资料,特别是《直播实录》《名将之约》等多个有桑兰近况和受伤的影音文件,为孩子展示桑兰的风采,让他们一睹桑兰的顽强。当影像资料播放完毕,孩子们心中充满了对桑兰的敬佩,于是读起文章,感情丰富。

多媒体影音文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丰富多采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刺激,促进学生的综合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需要寻找合适的影音文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恐龙资料课文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恐龙大逃亡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