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形势与智库发展

2009-08-25 09:37
决策与信息 2009年8期
关键词:智库经济

近几个月,世界经济急剧下跌的势头减缓,金融市场动荡减弱,融资功能逐步恢复,市场信心有所增强。同时,股市快速上涨,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这些情况增加了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各国智库应当在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危机方案、为科学制定公共政策服务、推动政府间交流和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世界经济复苏将会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从金融本身看,巨大的泡沫没有彻底化解,发达国家的有毒资产比年初估计的规模翻了一番,金融体系尚需修复。从各市场主体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居民受资产泡沫破裂影响,深陷债务困境,加之失业率上升、预期收入下降,国际市场消费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量企业因实体经济衰退而倒闭,各央行释放的流动性大多在实体经济之外循环,中小企业融资仍很困难。全球总体产能过剩、需求不足,新经济增长点有待培育。很多国家的政府应对之策已近极限,财政货币政策的回旋余地不大。更重要的是,建立世界经济正常运行机制,需要转变发展模式,改革现行金融体系,调整经济结构,这必然触及各方利益,对其中难度应有充分的估计。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主要是实体经济领域。由于外需急剧收缩,使中国的对外贸易明显下降,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企业效益下滑,就业压力增大。目前,中国采取的政策措施已初见成效,但长期发展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稳定外需短期难见大的成效,扩大内需还无法弥补出口下降的影响,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缺乏为农民和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牢固。

从全球和中国的情况看,危机总体趋稳,世界经济正处于低位震荡的时期。为了避免重蹈上世纪大萧条时期和九十年代日本经济的覆辙,防止刚出现的复苏嫩芽夭折,国际社会应该凝聚共识,稳定并继续推进前一时期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这场危机暴露出传统发展模式和经济体系中的深层次矛盾。随着形势的变化,传统的国际分工、经济结构、发展方式、治理模式都会面临新的变化。需要立足当前,着眼于解决后危机时代更为复杂的中长期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积极开展前瞻研究,推动形成和谐稳定的世界新秩序:

第一,稳步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G20峰会以来,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应该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完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金融组织,并达成了一些共识。现在的关键是要提出切实可行方案,并落到实处。国际社会应制定普遍接受的金融监管标准和规范,国际货币体系应当向稳定、可预期、多元化方向改革,并加强区域货币合作。

第二,促进世界经济结构调整。金融危机的深化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储蓄与消费关系失调。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应发挥各自优势,促进结构调整,恢复经济平衡。发达国家应当增加技术、服务和高端产品出口,减少经常项目赤字;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促进他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应当注重改善民生,扩大内部需求,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改善投资环境,吸纳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转移。

第三,坚持经济全球化方向。国际贸易和投资一直是推动全球化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一定程度上已使全球化受到挫折。各经济体对市场的管制应当坚持开放透明、非歧视的原则;在对外资进入的审查中,应当避免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减少对企业并购等市场行为的干扰;严格限制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的垄断经营。发达国家应当进一步改善发展中国家外部环境,恪守援助和减债承诺,避免因金融危机使其陷入更深的困境。

第四,推进经济绿色复苏。能源、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正孕育着新的突破。发达国家应慷慨地加大这方面投入,形成新的产业亮点。没有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复苏,世界经济的绿色复苏是不可能实现的。国际社会应当在共享先进的绿色技术方面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促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支持。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也应当从自己的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尽可能使用环境友好技术。

中国的决策者十分重视发挥智库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逐步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智库,在改革和发展中提出了很多富有创见性的建议,有些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近年来,中外智库交流日益广泛,合作更加务实。特别是本次峰会,有幸分享全球同仁经验,对于推动中国智库发展会有积极作用。

我国智库在发展中应当发挥知识高度密集、善于运筹谋划的优势,加强事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在引领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危机、实现绿色复苏中发挥更大作用。

首先,应对金融危机需要智库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需要智库对危机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研究,在防止危机深化、防范“次生灾害”发生等方面,为政府和企业出谋划策。

第二,科学制定公共政策有赖于智库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智库应开展公正独立、客观全面的研究,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报告和建议。同时,应主动加强同政府、企业、公众的联系与沟通。

第三,智库的积极参与有助于推动政府间对话与交流。各国智库应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搭建国际交往桥梁,推动政府间交流。

第四,智库应当自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正确反映公众意见,体现公众利益,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处理好公共利益与集团利益关系。

为妥善解决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各国智库需要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合作机制,这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此次峰会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中国智库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形式开展与各国智库的合作。我建议,今后各国智库应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扩大人员往来和学术交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智库论坛,增进了解,共享信息,启迪思路,为推动全球和谐发展贡献思想与智慧。

猜你喜欢
智库经济
书讯:《新型智库质量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智库人不能忘却的使命
中国智库数量居世界第二7家智库上榜世界百强榜单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中国经济
新型智库不能有“库”无“智”
报告称中国智库数量排世界第二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