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特色型”、“知名”地方高校对策研究

2009-08-28 04:35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7期
关键词:实用型办学特色

白 波

摘要:建设“特色型”、“知名”地方高校,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地方高校应当采取如下对策:树立前瞻性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主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推进体制创新,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等等。

关键词:特色;知名;地方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09)07-0003-04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地方高等院校在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置身于国内外快速发展、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大潮之中,地方高等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对此,如何尽快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各个地方高等院校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

一、何谓“特色型”、“知名”地方高等院校

社会和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多种多样,既需要研究型、专家型人才,也需要大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地方高等院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办学历史、传统、条件、资源、特色、优势进行科学定位,突出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努力建设成为“特色型”、“知名”地方高等院校。

“特色”是指事物自身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所谓特色型地方高校,是指以地域和行业为依托,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积淀形成、具有持久稳定性与办学强势特征并被社会所公认的高等院校。办学特色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如专业与学科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学校管理模式特色、校园文化特色等。

“知名”主要指被社会或公众知晓与熟悉的程度。所谓知名的地方高校,除了科研和学术水平高之外,还必须具有如下特征:教学水平高,治学严谨;培养的学生是高质量的、有发展潜力的;学校的发展定位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地方的发展休戚与共;人才培养得到广大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可,即社会声誉好。

不过,这里应该提出的是,无论是在称谓上还是在建设内涵或内容要求上,“特色型”、“知名”地方高等院校同国家“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都有着重要区别。

二、建设“特色型”、“知名”地方高校的重要性

1建设“特色型”、“知名”地方高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类型的且呈“金字塔型”。高等教育必须与一定时期的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不同类型的高校发展定位大不相同,因而其培养的人才类型也就不同。重点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培养的是创新型、研究型、理论型高级专门人才;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是面向基层、面向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以地方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为例,几年来,随着国家高等医学院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当一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并入了综合类大学。目前的高等医学教育既有国家重点医科大学和综合类大学的医学院,也有独立设置的地方高等医学院校。重点医科大学和重点综合类大学的医学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所培养的医学人才应主要定位在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即培养的是研究型(学术型)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七年制、八年制医学教育);而地方高等医科院校应该主要进行五年制本科医学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即培养临床诊治能力、操作能力强的医务工作者。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仍存在“看病难”和缺医少药的现象,需要大量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技能型医学专门人才。而特色型、知名地方高等医科院校在这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建设“特色型”、“知名”地方高校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如果说精英教育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还相对单一的话,那么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就必然要求人才培养多样化。因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已经融入整个社会,不能再只为所谓的“精英”岗位服务,而且少量的“精英”岗位也容纳不了那么多的专门人才。那么,地方高等院校就应当适应这种社会需求,培养大批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建设属于高等教育领域的“特色型”、“知名”地方大学。

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了结构上的不适应,存在着办学模式、人才培养规格低水平重复的问题。这导致了部分专业人才稀缺、部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趋同或人才“过剩”的问题,在就业市场上则呈现出部分专业人才供应不足而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这对地方高等院校是一场大的挑战。高校只有依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在对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好自己的办学规模、办学模式和培养规格,走“特色型”、“知名”地方高校发展之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建设“特色型”、“知名”地方高校是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需要

地方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的神圣使命。因此,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提高地方高等院校自身社会服务水平和办学能力的必由之路。

区域经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体系。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各自的经济特色时尤其需要高等教育的配合。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高等教育竞争的日益加剧,地方高校在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要体现多样化、大众化等办学特征。地方高等院校要赢得生存空间,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立足于区域经济打造核心竞争力。地方高校只有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之中,根据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为地方培养适用和实用的应用型人才,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既是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地方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

三、“特色型”、“知名”地方高等院校的特征

1建设“特色型”、“知名”地方高等院校的基本标准

建设“特色型”、“知名”地方高校涉及高校的目标定位、实施手段、实现途径等方面。一般来说,“一流”、“高水平”大学强调的是水平、地位,是一种相对性的评价概念;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强调的是类型,具有一定的绝对性。而“特色型”、“知名”地方大学则兼有“高水平”大学的地位特征和教学型大学的类型标准。据此我们认为,建设高质量“特色型”、“知名”地方大学的基本标准是“学校综合实力在全国同类地方院校中处于前列,涉及教育质量等内涵发展的达标评价在全国高校的综合和专项排名中具有明显优势”。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高质量高层次的人才;二是确立稳固的办学地位,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比较突出的作用;三是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比较突出的作用。

2“特色型”、“知名”地方高等院校的特征

第一,教育质量高。这里所说的教育质量既包括学科专业建设质量,也包括人才培养质量,还包括办学过程中的管理质量。在质量建设上,一定要注意地方院校的自身特点。如果放弃自身的办学目标和特点盲目按照一流大学或研究型大学的标准改造自己,把学生培养成“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才”,那将是地方高校办学的最大失败。因此,地方高等学校要立足于基层为生产一线培养适应能力强的实用型、技能型高质量专门人才。

第二,办学特色鲜明。以鲜明的办学特色求发展,是地方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建设“特色型”、“知名”地方高校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在于发现和培育特色,并在发现和培育特色中形成优势,从而奠定有利的竞争地位。

第三,社会声誉好。良好的社会声誉是高质量“特色型”、“知名”大学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在竞争中取胜的必要条件。学校的社会声誉主要体现在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即“社会质量”上。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质量”是直接影响市场信誉的成分。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培养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打造社会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创新活力强。学校办学的活力在于创新。创新既是新世纪高等教育的主旋律,也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精髓。因此,“特色型”、“知名”地方大学是能够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倡导自由开放、不断创新的大学。

四、建设“特色型”、“知名”地方高校的对策

1树立前瞻性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

前瞻性办学理念及准确的办学定位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前瞻性的办学理念是办学的灵魂和精髓,是对办学的目标设计、价值追求、角度定位等问题的理性思考。办学理念的选择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必须准确把握一定时期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准确分析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与背景。地方高校只有科学定位,才能协调发展。

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把“发展”作为办学和“办好学”的第一要务。为此,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要努力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一是学校的服务方向要从主要为行业服务向为整个国民经济服务转变,不断拓展学校的服务功能;二是学校发展的着重点要从以规模发展为主向以内涵建设为主转变,注重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三是教育模式要从以传统专业知识教育为主向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转变,确定适当、适合的人才培养规格;四是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2主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中外高等教育的历史表明,世界著名大学的产生无不与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的振兴紧密联结在一起。所以,地方高等院校必须树立为区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把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以及人才需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科专业结构、层次结构,使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区域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实现与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

3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地方高校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积极的人才引进机制、合理的人才使用机制和适当的人才激励机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此,要用事业留人,让广大教职工感到,学校是自己的立身之地,在这里有希望、有条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要用感情留人,在全校营造一种融洽的团结合作关系和工作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地工作;要用适当的待遇留人,制定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科研奖励制度,建立健全发展科技和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特别要强调的是,在不足以吸引顶尖人才的情况下,地方高校要努力实现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著名科研机构和产业部门的人才资源共享,“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把“软引进”人才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措施。

4努力增强地方高校的办学综合实力

地方高校发展的关键是靠自己“强身健体”。为此,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坚持教育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培养人才作为地方高校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思想观念上,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改革为核心;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目标,努力探索和推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内化三者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二,抓好学科建设,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学科体系。要根据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突出重点,增强学科创新能力。第三,发展高新技术,提高学术水平,增强成果转化能力。要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采取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应用研究并举的方针,积极开展原创性研究,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要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探索产学研结合的良性运行机制。加强产业培育工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5正确处理质量与规模的关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是近年来高校扩招的主力军。如何处理质量与规模的关系,是当前地方高校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地方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规模,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放在首位。

6推进体制创新,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

学校要获得大的发展,就必须大胆探索新的体制和机制、强化科学管理。为此,要树立管理出效益、管理上水平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转换管理模式,建立一种学科调整比较灵活、科研资源容易积聚、办学积极性能充分发挥、运行高效的体制和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行全员聘用制度。深化校内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与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7形成优势,办出特色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地方高校虽然在整体实力上不及重点大学,但是完全可以在办学的某一方面形成优势、办出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靠优势立足社会,靠特色在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车如山,特色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33-35,

[2]白波,地方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IMl,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5,

[3]张应强,肖起清,中国地方大学:发展、评价与问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6,(6):1-4,

[4]陈嘉鹏,准确定位办出特色——教学型高校的发展之路[J],现代教育科学,2004,(2):65-67,

[5]衣俊卿,关注地方高等院校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7-02-28(A4),

[6]檀坤华,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发展战略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11-14,

[7]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3-58,

责任编辑李改

猜你喜欢
实用型办学特色
改进“实用型”大学物理实验仪器 促进实验教学质量提高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关于实用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从工程意识培养的角度谈“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
高职院校磨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