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拨千斤”绝非“四两拔千斤”

2009-08-31 07:45
武当 2009年8期
关键词:落空秤杆秤砣

贾 迟

“四两拨千斤”是古典太极拳论中一句名言,流传数百年,没有异议。王弘壮先生发表《“四两拨千斤”还是“四两拔千斤”》一文,提出“‘四两拨千斤之句不通,应是‘四两拔千斤之误。”

虽然王弘壮先生为自己的提法作了论证,但稍有常识者不难发现,王先生的说法非常牵强,“四两拔千斤”的“拔”字不但不合拳理、事理和文理,也不合情理。

一、不合拳理

王弘壮先生认为:“太极拳与其它拳术的主要区别,是一个主张用力,一个主张不用力。”“四两拨千厅”是“以少力胜多力”,“拨”字本身就是力的象征,且“拨”字是手法,所以“拨”不合拳理。

诚然,太极拳主张以柔弱胜刚强,主张借力打力,但太极拳毕竟是武术,从来没有主张“无力胜有力”,一个毫无力气的人,或者仅有四两力气的人,如何能胜得过有力的人呢?

所谓“四两拨千斤”,说到底是修辞学中比喻兼夸张的说法,其含义是用少量的力战胜强大的对手,以少量的力使强大的对手失去平衡,此少量的力未必仅仅是四两,但必须有,绝非王先生所谓“坚绝地不用力”。一点力也没有,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儿,怎能胜人?正如已故太极拳大师李经梧先生所说,四两拨千斤,不是仅有四两力就可以拨动千斤,而是练就千斤力,只用四两功。大师所谓练就千斤力,不是举鼎拔山的僵力,而是一种内劲,即“第二能量”。练出这种能量后,对付强大的对手,只须看似轻描淡写信手一挥,即可胜之。这是功力,不是手法,也不是沉浮量的变化,其中奥妙难以言传。所以,古人才说:“手快手慢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阐释“四两拨千斤”,以清代太极拳大师李亦畲著的《走架打手行工要言》最为具体。李亦畲出身书香门第,太极拳得其舅父武禹襄真传,以文人习武事,是古典太极拳论的主要整理者和传播者。请看李亦畲大师对“四两拨千斤”的经典论述:

昔人云:“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予加数语以解之。……

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得机得势,……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才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

……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趁势而人,接定彼劲,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要于阴阳开合中求之。……

胞弟启轩尝以毬譬之:“如置毬于平坦,人莫可攀跻,强临其上,向前用力——后跌;向后用力——前跌。”譬喻甚明,细揣其理,非“舍己从人”,“一身一家”之明证乎?得此一譬,“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理,可尽人而明矣。

李亦畲大师论述的“四两拨千斤”,尤其用攀跻球体比喻,形象至极,从中不难悟出“四两拨千斤”关键在“引进落空”的一“转”。而这一“转”,用“拨”字表述,非常恰当。查《中华大字典》“拨”字注云:“转之也。见《增韵》,支拨、调拨,义本此。”因为“拨”有“转之”之义,所以先贤用“四两拨千斤”形容对敌中“引进落空”,“触之则旋转自如”,既工且妙,千古不易!

而“拔”义为“抽出”,是用直力,大力动作,无“转”义,与太极拳的主张根本相悖,所以,“四两”决不能“拔千斤”。

其实,王弘壮先生在书中强调太极拳的“转”,主张“什么地方都是转动,都可以转,因为这是人本具的嘛”,非常正确,是至理名言。遗憾的是,王先生为了立“拔”字,忽略了“拨”的“转”义,这大概是“千虑一失”吧。

二、不合事理

王弘壮先生说:“为什么是‘四两拔千斤而不是二两,三两,五两呢?因为以前民间菜市场买菜所用的衡器,通常是一杆秤,一个砣,常用秤具的权(即秤砣)大都是四两……"

王先生的说法根本不合实际。笔者请教过专门制作杆秤的老师傅,制秤师傅言,没有四两的秤砣,以前的秤,十六两为一斤,四两合今125克,即今二两半。四两的秤砣构成的秤,只能比卖中药的戥子稍大。用四两的秤砣称千斤重物,秤杆恐怕得要百十丈长,根本无法制成。民间的秤,一般廿斤(最多称量廿斤物体)的秤,秤砣重一斤,三十斤的秤,秤砣重一斤半;最大的是四百斤的秤,秤砣重十一斤。没有千斤的秤。因为杆秤称量物体要用手提或人抬,千斤重物无法抬起。即使拾得起,秤毫(提系杆秤的绳子)也无法承受。看来,即使有四两的秤砣,也无法出现王先生所谓杆秤“四两拔千斤”的现象。王先生用杆秤称物来论证“四两拔千斤”只是一种主观空想而已。

而且,自古至今用杆秤称量物体,从来没有“拔”起物体的说法。因为在汉语中,“拔”多指向上抽提,而称量物体时秤砣是向下坠,通过杠杆作用翘动物体,民间成语说它“秤砣小压千斤”,一个“压”字形象地说明了秤砣与被称物的关系。如果说“秤砣小拔千斤”,岂不是笑话。

王先生认为,杆秤称物时物体“拔地而起”,所以是“四两拔千斤”。汉语中“拔地而起”,是物体自身向上运动,而“四两拨千斤”是“四两”作用于“千斤”的行为,用“拔地而起”来证明“四两拨千斤”是“拔千斤”是不合事理的。

三、不合文理

王弘壮先生说:“四两和千斤都是重量单位,如果没有力的参加,重量怎么可以拨动重量,如果解释成为以‘拨动四两重的力量,去巧妙地拨打千斤的重量。那么就不可以简单地说成‘四两拨千斤,犹如‘十公斤拨廿公斤一样文义不通。”

王先生的话很令人费解,按照王先生的意思,“四两拨千斤”是有力参加,如果没有力参加,犹如说“十公斤拨廿公斤”一样文义不通。但是改为“四两拔千斤”就没有力参加了吗?如果理解为“千斤”自己“拔地而起”,那么“四两”还有什么用?那就不可以简单地说成“四两拔千斤”,犹如“十公斤不用,廿公斤拔地而起”一样文义不通。

其实,稍懂汉语修辞的人都明白,“四两拨千斤”是借喻的说法。借喻是打比方的一种,只是打比方时只出现做比方的事物,而隐去被比方的事物。句中“四两”比喻轻微,“千斤”比喻强大,而不是实指重量,“拨”字应表示通过轻微“转动”使强大失去平衡。这一借喻形象生动,顺理成章,尽人皆明。如果改“拨”为“拔”,释为“四两”不用力,“千斤”“拔地而起”,“四两”和“千斤”失去联系,这句话就不成立了。

在汉语中,“拨”字有“转动”义,有“轻灵巧妙”义。“转动”义前已述及,“轻灵巧妙”义从“拔刺”一词可以体现——竹木刺人肉,用针尖轻灵拨翘,使之出肉。生活中的“拨刺”不能说成“拔刺”,只有在“拔掉眼中钉肉中刺”时用“拔”,这里的“拔”有凶狠义。“拔”在汉语中“拔”是用力的,而且是用直力,如“拔河”、“举鼎

拔山”、“壮士拔山伸劲铁”,都是用强力,用直力。而用强力和用直力都与太极拳的主张相悖,所以,从文理上讲“四两拔千斤”是不通的。

四、不合情理

“四两拨千斤”是中国古代一个成语。至于此成语之起源,笔者学识浅陋,无从考证。但此成语不是太极拳专有,则敢断言。

中国古代有一部卜筮之书,书名为《四两拨千斤》,书中内容是用小手段改变人生命运的种种迷信方法。其名《四两拨千斤》与武术没有联系。

少林拳谱中有一首《趋避歌诀》:

“趋避须眼快,左右见机行;

趋从避中取,实自虚处生;

山重身难压,隙开进莫停;

势猛君休惧,四两拨千斤。”

不难看出,太极拳“打手歌”中,“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正是化用《少林趋避歌诀》中“势猛君休惧,四两拨千斤”。由此可知,太极拳论中的“四两拨千斤”不是创造,而是引用,是一个结构相对固定的成语。如果把太极拳论中的“四两拨千斤”改为“四两拔千斤”,其它“四两拨千斤”当如何处置?

五、关于《采字诀》

王弘壮先生在文中举《八法秘诀》的《采字诀》为证,认为“‘探劲之诀正是太极拳‘四两拔千斤的最好佐证。”我们不妨细读一下《采字诀》:

“採劲义何解,如权之引衡;

任尔力巨细,权后知轻重;

转移只四两,千斤亦可平;

若问理何在,杠杆之作用。”

王先生认为:“这秘诀意图形象而具体地讲说,以权引衡,产生一沉一浮的採拔之劲的道理跃然纸上。虽然没有明说四两‘拨千斤还是‘拔千斤,但是‘拔不是‘拨,是用重量不用力量之义,是再明显不过了。”看来王先生没有真正读懂这一字诀,诀中“引衡”是牵动衡量,“权后知轻重”指称量物体时,用秤砣感知物体的轻重,秤杆上翘表明物体重,则须向外拨动系秤砣之绳;秤杆下垂表明物体轻,则须向内拨动系秤砣之绳。“转移只四两”之“四两”不是指秤砣,而是指拨动秤砣的力,“四两”不是实指重量,是夸张,极言用力之轻微,并非实指重量。民间用杆秤称量物体时,先用秤钩住物体,然后观察秤杆上翘或下垂,再移动秤砣,使秤杆两端平衡,即衡出物体重量。移动秤砣时一般说“把砣拨到**斤的星上”。因为,“拨”有“转”义。诀中“转移”,即寓“拨”义。此“转移”足以证明是四两“拨”千斤,而不是“拔”千斤。改“拨”为“拔”只是王先生一人的想法,与《采字诀》的意思相悖。

采字诀中的探劲怎样操作呢?字诀意思是彼我接手,要“如权之引衡”。就像用秤称量物体时移动秤砣一样,从接触点上感知彼方力量的大小,然后接触点不动,就像杆秤的“秤刀”,是“◇”形的,以上端的尖为支点,内劲微微移动,可以把彼“采”得失去平衡。这一比喻与李亦畲大师《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中以“攀跻球体”作比喻,其理毫无二致。因此,不难断定,“四两拨千斤”是“拨”而不是“拔”。

猜你喜欢
落空秤杆秤砣
书法日课
给地球称重
把秤砣送给小侄女
百发百中
绘画
石秤砣摆摊
嗯,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惊喜
荷叶秤
“权”倾天下
自制杆秤找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