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M&K党

2009-08-31 06:46
数码家居 2009年6期
关键词:国米家庭影院幕布

陆 毅

《数码家居》家访小组突破以往的家访模式,此次拜访的不是某一家,而是一个圈子。

圈子”这个概念并不新鲜,但已经不声不响的融入了影音生活当中,《数码家居》家访小组突破以往的家访模式,此次拜访的不是某一家,而是一个圈子,一个影音爱好者组成的圈子。

本次家访地点在广州,这是一个很会“吃”的城市,“食在广州”即是最好的宣传语,坊间甚至流传一个这样的段子:抓到一个外星人,北京人主张拿去研究研究;上海人执意拿去展览展览;而广州人坚持要拿来尝尝!

除了会吃,广州还是影音器材发展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枢纽城市。每年这里都会举办一些音响唱片或音响器材的展览,人气一年比一年高,这可不是随便哪个城市都能办出的效果,可见广州市民对影音的爱好程度很不一般。

身在这么一个城市,肯定少不了中影音器材的毒。广州城里就有这么一小拨“瘾君子”,他们因为中了一样的毒(共同的影音爱好)走到一起,以交流影音心得为聚会的借口,以抒己拙见为侃大山的谈资,以剥削友人器材为终生的乐趣,以饱满热情走上影音世界的不归路。为了一睹这个圈子的庐山真面目,家访小组登上了深圳去往广州的和谐号。

本次家访一共做了四家,四位主人全部是圈子成员,而且家访过程中圈子其他成员全程参与,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壮大的家访队伍。三辆车载着我们这些影音爱好者,穿梭于广州的街道和霓虹灯中,从这一家到那一家,从下午四点到凌晨四点,疯狂的演绎了一出家访好戏。下面就请各位读者随着我们的镜头,深入了解这个神秘的圈子:“广州M&K;党”。

徐欣

时间:PM4:00

地点:徐欣的小厂房

圈内评价: 性价比最高的家庭影院

家访小组抵达广州的第一站,是圈内成员徐欣的影音室,昵称国米(国际米兰球迷?)。这个影音室不偏不倚,就坐落在国米自己工厂内部的一间厂房,此乃一箭双雕之举,可谓工作娱乐两不误,羡煞人也。

进门一看,朴素的装修,朴素的家具,连HTPC显示器都是朴素的CRT。还有没有更朴素的?有,国米自制的框架幕!别人家的投影幕都是几千甚至上万元,而国米这个框架幕的造价区区200元。幕布的材料源自于工厂里的窗帘布料,再自己diy一个木框,加拿大GOO屏幕漆那么一喷,一块性价比最高的幕布就这么诞生。

国米采用的是“HTPC+蓝光播放机+投影机+音响器材+打印机+4M带宽”组合,“HTPC+4M带宽”负责蓝光碟的生产,包括原盘镜像和封面素材的下载以及刻录。打印机负责打印光盘以及光盘盒的封面,最后由“蓝光播放机+投影机+音响器材”组合播放,圈子所有成员都采用这种模式,乍一看还以为是蓝光碟的mini生产线。值得注意的是,整个链条里没有任何高播机的影子。

看了一圈器材,所有人都蠢蠢欲动,废话少说,开机,放碟,看画面,听音效。由于之前只是按主观意向做的调整,所以画面的色彩不是很标准,我们用专业调试器材和软件对投影机的颜色表现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使其色彩更准确自然。音效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低频听起来没有力道,非常干涩,尤其是《曼谷杀手》里迪厅的一段低频,完全不像迪斯科厅里该有的感觉,此外低音炮的方向感非常明显,没有很好的和各个主箱融合。经过仔细排查,发现问题出在低音炮的摆位上。原先的摆位是按“面壁”的模式操作的,其实这恰恰限制了低音炮的发挥。在试验了很多摆法后,终于找出了这个房间里的最佳摆位:往前挪动一米左右,然后再旋转180°。但由于在往前去就挡住了通往另一个房间的道路,只好仅在原来的位置上旋转180°。调整完后,整个音响效果比原先好了很多,低音炮的方向感消失,和主箱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国米透露,过一段时间他要换一个房间做影音室,到时候低音炮的摆位限制应该就没那么多了。而这些器材除了自制幕布和新买的投影机外,几乎都是在市场里淘的二手货,成色都非常不错,性价比极高。圈中人也纷纷赞同国米的这套家庭影院是他们之中性价比最高的!

做完国米的家访,大队人马先是下馆子吃了个饭,然后立刻驱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陈先生家。DHC

陈琦

时间:PM9:00

地点:陈琦家的客厅

圈内评价: 最需要升级器材的家庭影院

来到陈先生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一进门看到客厅的中间悬挂着投影幕布,就知道这个家庭影院属于客厅式。由于房子装修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过家庭影院,所以陈先生的客厅式家庭影院完全只能因地制宜,器材的摆放和安置处处都在为生活而妥协,想必这也是很多客厅式家庭影院的共同点吧。

但这个客厅式的器材摆法又有点与众不同,他并没有像很多人一样把幕布安装在靠近阳台的位置,而是把投影机装在了这边,幕布则装在客厅中间的天花板上。陈先生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是客厅中间乃家里的交通枢纽,前后左右都要从此处过,根本无法安置沙发。所以只好把沙发放到阳台这边,投影机装在沙发顶上,看电影的时候再让投影幕临时从客厅中间空降。如果想发挥7.1声道的功力,还得把隐藏在储物柜里的中置音箱搬出来才能凑成完整的家庭影院。每次看完片后又得变戏法一样把幕布和中置音箱收走,因为幕布后面就是饭桌,总不能让幕布挡着一家人吃饭。陈先生明确表示:“下次换房子,我一定要准备一间影音专用室!”

画面的调试不多说了,跟之前国米家访的情况一样,音频方面才是这里的重点。陈先生的音箱设备是清一色的M&K;,声音放出来后,大家一听怎么都觉得不对,低频闷闷的,高频解析力也不够透,整体效果就像被蒙上了一层纱。究竟是哪儿出了问题?首先排除了音箱,M&K;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蓝光机先锋BDP-05FD也不在怀疑对象,最后重点嫌疑就是前级ONKYO PR-SC885(B)。恰巧现场扛来了一台LEXICON MV-5,正好拿来做对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换上LEXICON MV-5做前级后,整个效果立刻脱胎换骨,高中低频层次分明,定位精准,力度十足。毫无疑问,症结就是前级解码。(第二天,国内某著名影音论坛二手交易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多了一个价格非常实惠的出货帖……)此外,低音炮一开始也是“面壁”摆放,但显然不适合这个房间,低音浑浊,驻波比较明显。和绝大多数的客厅影院一样,低音炮可移动的地方不多,因此只能在原地不动的地方进行方向改变,最终发现斜对着饭厅效果最佳。调试完毕,我们正在收拾调试器材准备前往下一家的时候,听到一间房里正熙熙攘攘。原来是众人都在奋不顾身地争抢一个音箱,陈先生在一旁感慨:你看看我都交了些什么人啊,简直就是一帮流氓和土匪!

众人争抢完毕,此时已过11点,但夜色并没有阻挡我们继续赶往下一家的脚步,砰砰砰三辆车的车门一关,引擎发动,大队人马继续穿梭在广州的的街道和霓虹灯中。DHC

曾飞云

时间:PM11:30

地点:曾飞云的单独影音室

圈内评价: 最有潜力的家庭影院

尽管已经来到北京时间晚上11点半,但大家的热情依然高涨,第三站:曾飞云的影音室。

曾先生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影音爱好者,是圈中升级最快的一个,几乎是一次就一步到位。他家里地方大,专门腾出了一个既不算客厅也不是房间但相对独立的空间做影音室,这也是圈中好友非常羡慕的一点。

桌上一个大尺寸的dell显示器加一个酷炫的机箱,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曾先生也是一名HTPC用户,但他只用电脑来下载资源,播放设备使用的依然是圈中人气最高的蓝光机先锋BDP-05FD。有了前面两家的调校经验和磨合,再加上时间已经有点晚,一切加速,赶紧帮曾先生调校好投影机,然后进入试听环节,这里的音箱设备也是M&K;的地盘。试听环节的第一张碟选用《刘德华2007演唱会》,《我恨我痴心》的前奏一出,明显可以感觉到左边的低频有点不对劲儿,驻波很严重。原因是低音炮正对的地方并不是一堵墙壁,而是房门进来的玄关部分,这里正好是一个大洞,低频轰轰轰的往里灌,就灌成了驻波。解决方法很简单,只要调整低音炮的方向即可。把炮的方向旋转了大概50°,不直接对着那个大洞后,低频终于能沉下去了,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不过以曾先生的器材实力来讲,始终还是觉得欠一点火候,也许这其中的缺陷就在于这间影音室的结构过于错综复杂。如果能有一间经过声学处理的影音室,器材还有潜力可挖。众人也在纷纷议论这间影音室这儿应该加堵墙,那儿应该穿个孔然后把投影怎么怎么放……圈子突然又炸开了锅。

就在所有人以为万事大吉,准备赶往下一家的时候,一个意外出现。在最后一次验证音响效果时,发生了令人诧异的事情:低音炮居然没怎么响,跟罢工一样。

这可好,一时半会不解决估计是走不了。于是众人使出浑身解数……但仍然无功而返。最后只好采取终极绝招:重启整个系统!当蓝光机重启后再次播放那些测试片段,低频又神奇的回来了!这个故障根本没法解释,只好认为是蓝光机重启就能解决的一个小bug。看来不只电脑出问题的时候不靠谱,连先锋这种高级货也有闹别扭的时候。

整个音频调试过程,几乎都伴随着强劲的低频以及音量很大的声音,但居然没受到任何邻居的投诉,要知道,现在已经是凌晨1点,我们的举动真的很疯狂。

凌晨一点半,大部队离开曾先生的家,去往最后一站:自文的影音室。DHC

自文

时间:AM1:30

地点:自文的客厅影音室

圈内评价: 最烧的家庭影院

2007年的五月份,《数码家居》就曾到广州拜访过自文的影音室。自文从1989年开始接触HiFi,1993年接触AV,阅机无数,交友甚多,是一位资深玩家,也是这个圈子里资历和发烧程度最高的老大哥。还跟原来一样,一进门,客厅就是他的影音室 ,房间宽约4米,长5.6米。为了不让音响的声音吵到隔壁邻居,窗户上安装了四块1-2厘米厚的玻璃,也正基于此,我们才敢在凌晨时分把音响打开。

首先试听音响部分,发现声音风格和之前的三家很不一样,声音非常柔美华丽,一点都不像M&K;,原来M&K;也可以很“软”,关键看搭配的器材。后来经过查找,是后级电源线搭配引起的,更换了一条稍低一级别的电源线后,此现象得到缓解,再次证明电源线不是越贵越好,关键是要“夹”(广东话,意为般配)。此外也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在《功夫熊猫》太郎越狱一段,太郎攀爬下坠的岩石伴有几下强烈的低频“心跳声”,最后一下太郎飞蹬伴随的极低频,只有自文这里能听到,说明我们所在的“皇帝位”极低频有不错的声压。至于画面,自文之前使用JVC HD100的时候我们也来调试过,鉴于当时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环境光漫反射)和HD100本身有比较明显的缺陷——Gamma偏低和色彩平衡性,因此不太好调整。而现在更换成HD750,调试就容易多了,不需要太多的功夫就能调试出接近2.2的线性Gamma,并且白平衡一致性也相当好,整体效果比以前的HD100提升了一个档次。

所有调试工作全部完毕,时钟的指针也已经去到了凌晨4点…… DHC

《数码家居》VS 陈琦

Q: 你觉得自己算是发烧友么?

A: 我个人认为像自文那样的才叫发烧,我和圈子其他朋友都只是爱好者。毕竟平时工作忙,能花在这些东西上的时间其实不多。

Q: 你们的器材为什么这么雷同?

A: 这些都是我们经过长时间摸索而总结出来的,物以类聚吧。比如先锋BDP-05FD,读盘很稳定,很实用,几乎不挑我们刻录的盘,但其它碟机就不行。再如M&K;的音箱,品质真是没的说,否则我们也不会都去淘M&K;的东西。

Q: 怎么看待器材升级的永无止境?

A: 影音之路走下去确实是一个无底洞,但我会理智对待自己的需求,按需配置。有时候听不出或看不出效果的区别是一件好事,这样就不会因为那一点不爽而耿耿于怀进而频繁更换器材。

Q: 你们为什么几乎都不用高播机?

A: 因为高播机使用起来不稳定,经常莫名其妙死机,而且音质不好,故而弃之。

Q: 怎么看待你们制作了这么多盗版蓝光碟?

A: 怎么会是盗版?我们从来不对外销售,只在圈内交流,不存在任何版权问题。如果《数码家居》需要这些蓝光电影,可以免费送给你们,但决不卖给你们,哈哈。

Q: 你玩影音到现在最大的觉悟是什么?

玩这个玩到最后就是玩空间玩房间,没有合理的声学空间搭配,器材实力再强也无济于事。

Q: 有些人有了家庭影院后抱怨自己没片可看,你怎么看待这个?

A: 怎么可能?我现在每个星期只能看一到两部电影,很多圈内朋友给我刻好的新片都没时间看,有人抱怨没片可看?

Q: 对《数码家居》的读者有什么要说的么?

A: 玩家庭影院,只要自己玩的开心就好。希望各位能量入为出,不要盲目的升级器材,无论别人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始终坚信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猜你喜欢
国米家庭影院幕布
演出开始前
编辑精选APP
夏夜的梦
主角光环
为什么你买了家庭影院就闲置了?
家庭影院并不遥远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家庭影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