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培养初探

2009-08-31 02:58马新华
关键词:意志力意志化学

马新华

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对教育来说,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包括规定适合学生的发展目标,营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环境,从而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

一、引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兴趣是一种内发性动机,在实践活动中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的求知欲望。形成一种主动的探索精神;作为教师,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发展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化学是中学各基础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多数知识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联系。让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能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及时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如更多的强调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只要他做出努力,即使水平在一般以下,仍然加以肯定,那么这对学生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在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既注意让学生看到自己进步的一面,同时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扬长避短。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化学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引导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教师要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以主人的姿态投入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自主学习活动教学结构,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放权让学生独立自主,并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表现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使学习化学的过程逐步成为学生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活动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去扩充和理解新知识,并能触类旁通;促进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独特见解;尽可能为学生发展创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提供实践的机会,如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精心设计具有创造性的变动型内容的作业,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四、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意志力

意志是衡量一个人坚强和脆弱的指标,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意志。教师在进行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这种现象,努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学生有了坚强的学习意志。才可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意志力。

要提醒的是,人的意志品质与性格特征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在培养学生意志力时,还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应加强果断性和灵活性的训练。对外向型的学生则应加强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同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忍耐、沉着、克制的品质。

五、形成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现代教学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努力态度,学习习惯等,尤其对个体的终身来说,强烈的责任感是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

责任感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人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如在学习时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审题,发现技巧,在计算中,不要抄错数,不要计算错。计算后,要认真检查,整个过程要写得工工整整。在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

六、教学民主,培养学生的自尊感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性

化学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注意给学生传授化学知识,训练化学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可能会产生盛气凌人等不良教学态度。这种态度轻则使学生产生委屈心绪,造成师生关系的淡薄,使学生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厌恶心理;重则使学生造成恐惧心理,产生严重的自卑感。若教师把心交给学生,给学生以真诚的爱,创造和谐、坦诚的民主教学气氛。这种气氛利于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愉快的心理情境,促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和谐性。

现代社会要求人心理基础具有现代个性需要现代个性化的教育。因此我们要重视个体的自由与尊严,强调个体充分而健康的发展,作为教师特别应充分相信学生,并鼓励其自发行为,使学生在我们面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注意引导学生自己认识问题,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创设种种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潜力。因此要注意教学中的差异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进一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个性培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意志力意志化学
Willpower 意志力
意志力也要用在“刀刃”上
辛巴狗海洋大冒险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你的意志力比你想象的要强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观点集萃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