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我与地坛》教学中的换位思考

2009-09-02 06:43瞿明斓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主体性

瞿明斓

摘要亲情是当代人文价值观念中最具感召力的,也是中学生最不易理解的感情。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呢?笔者试着用换位思维,引导学生品评欣赏,以品人间至情这个主题带动全篇,让学生感受、理解。课堂上学生活动较积极,师生配合亦较默契,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主体性 角色换位 心理换位 人间至情

朱自清的《背影》感动了许多人,“父亲的背影”让学生记忆犹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也备受推崇,“母亲的形象”让人刻骨铭心。读这篇“至性”的美文时,内心所涌动着的,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冷静思考,所力求探究的,是其中一些体现哲理思辨和人文价值的深层意义。高一语文新教材中选作课文的,正是这两部分。从课文内容上看,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关系,展现了作者在特殊环境中对生命、生活的思考。第二部分写母亲博大深挚、毫不张扬的爱,以及作者对早逝的母亲痛彻心脾的思念。其中第二部分写母爱最细致入微,表达的母爱最深沉的。对母爱进行了夺人心魄、催人泪下的描写,其深刻本意应当是在向人们展示一个伟大民族道德传统上的当代人文价值观念,一种新型的人道主义思想。而《我与地坛》中作者母亲对于儿子的爱,就是这种新型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当代人文价值观念中最具感召力的精髓部分,也是高中阶段学生最不易理解的至情。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引导学生体味呢?

一、师生角色换位。

教师的工作是充满创造的劳动。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角色的转变十分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成长的合作者、促进者和朋友。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探索了以下做法:

1.学生上台讲,教师台下听、评

学生讲时,我坐在学生的座位上一边听一边观察。学生下来后,我立即就他们的语言、板书、逻辑、课堂组织乃至手势音量等一一进行评价。到下课时学生意犹未尽,不少学生特别是没有上台的,要求下节课继续。由于这种师生角色换位,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热情大大高涨。以下是课堂教学的摘录:

学生主持人:最能拨动我们心弦的还是文中写到的母亲形象。有人说母亲是一首不衰的歌,她让儿女们从古唱到今。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可能都写过好多回《我的母亲》之类的作文了。你是怎样写的呢?

学生(1):大多写母亲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关心。比如她自己省吃俭用,却不忘给我买好吃的,说我学习辛苦,需要营养。

学生(2):往常看大家写母亲的作文,总是写天凉了,母亲给我送衣服;下雨了,母亲给我送伞;从学校回家,母亲总是忙着下厨房;回校了,母亲总是准备了一大袋东西,叮咛了再叮咛。(学生笑)

学生主持人:母亲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母亲都是如此。现在请同学发言,讲述自己母亲的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

学生(3):我家里穷,父亲有病干不得重活,田里地里的活儿都靠母亲一个人。初中毕业之前,我不想考高中了,心想:反正考上了也读不起,还不如回去帮妈妈干活儿,妈妈一定会很高兴。不知谁把这事告诉了我妈妈,妈妈一听就急了,连忙赶来学校劝我,因走得太急,摔了一跤,造成腿部骨折,住进了医院。我赶到医院,看到母亲难受的样子,我也很难受(哭),我发誓一定不放松学习,争取考上重点……(哭得讲不下去了)

学生主持人:多好的母亲!大家说,我们该不该为天底下所有的好母亲鼓掌!

师生(齐声):应该!(热烈的掌声)

2.学生质疑与释疑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我不直接解答,采取反问、追问、转问的方式让学生来回答,既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批判性。

学生主持人:按照我们的思维方式,体现母爱的情节非常多,但本文作者有没有写这些?为什么不写,对双腿瘫痪的儿子来说,不是更需要母亲生活上的照顾吗?

学生(1)是的。对一个在风华正茂的年龄上被夺去双腿的人来说,他的痛苦,精神上的摧残是难以言喻的。因此,此时他最需要的是有人在精神上给他勇气和鼓舞。如果失去了生的信念,那么即使在生活上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也是没有用的。

学生主持人: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听一段课文录音,思考: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

(放第二部分的录音)

学生(2):母亲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我”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所以宁愿自己忍受着煎熬,仍默默地支持“我”去地坛。

学生(1):母亲日日夜夜地替“我”担心,想知道儿子的想法,但她终于没问。她知道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学生主持人:是的。母亲虽然极想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关心他,但她更尊重他。

学生(1):母亲自己承受着煎熬,但从来没有要求儿子“你替我想想”。

学生(2):母亲来找“我”,“她看到我了就不再叫我”,她怕伤了儿子的自尊心。

学生(3):她只要看到儿子安然无恙就放心了。

学生主持人:母亲给了儿子那么多的关爱和理解,而她自己在儿子遭遇不幸以后的日日夜夜又是怎样度过的?

二、学生与文学形象的心理换位

心理换位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教师在掌握教学规律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去体品味文章的主旨。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探索的做法:

1.把握课文,把教材剧本化

学生主持人:在作者心境的转变过程中,母亲做了些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我”上地坛,母亲送“我”;“我”在地坛,母亲忧“我”、找“我”。“送、忧、找”三个字写尽了母亲的悲苦与操心,使作者深深地感悟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正是母亲没有因为自己的担扰而剥夺儿子去地坛的机会,才使作者在地坛参悟生死获得再生。

学生主持人:走出生死界线的作者是怎样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怀念的呢?

学生:作者有四段表述:“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我真是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学生主持人:很好!谁还能补充吗?

学生:我还补充两点:“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诉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己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这园中不单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学生主持人:补充得很对!儿子残疾,母亲是多么悲伤啊!儿子不声不响地摇着轮椅走了,走向古园,却把担惊受怕和不祥的预感全部留给了母亲。为了不伤儿子的自尊心,母亲不能阻拦儿子,也不便公开地跟着儿子,只能偷偷地护着儿子。残疾的儿子活下来了,成了作家;但原本健康的母亲却过早地走了,作者只能用文章来祭奠自己的母亲,表达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怀念。

2.模拟表演,把课堂戏剧化

学生将课文第二部分设计为三幕剧。它们分别是:《“我”上地坛,母亲送“我”》《“我”在地坛,母亲忧“我”》《“我”在地坛,母亲找“我”》。

以下是一些精彩的台词摘录:

学生(1):(慷慨激昂地)“母亲生前没有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恪守的教悔,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时光的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学生(2):(感情细腻地、动情的补充)一路坎坷,母亲走过,一生的痛苦,母亲也肩负起来。爱在无言中,然而爱又是如此刻骨铭心,当我停下脚步,回头望望走过的路,爱过的人让我感觉到了内疚。然而更多的是什么?是痛。母爱,似河水,愈深愈无声。(持久的掌声)

学生(3):母亲,这是怎样的一个名字!这个让我们任性的名字,这个常常被疏忽的名字,这个总是让人毫不察觉她的温柔的名字,这个将所有的疼痛掩埋,将所有的快乐酿出的名字……

学生主持人:这个名字,对全天下的人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心疼的名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英国玛格利特•魏德玛的《妈妈的牵挂》:(音乐中,学生(4)朗读,其他学生自己欣赏。)

学生(5):“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了,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面对大家,意味深长)我想我说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好好珍惜吧!(掌声)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画外音)

教师:(总结)同学们演得都很精彩,我也受到了同学们的启发,我想:母亲走了,带着她对儿子的深深挂念,母亲走了,遗留给儿子永无偿还的心情。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这是稍纵即逝的眷恋,这是无法重现的痛苦,这是成千古恨的往事,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掌声)

在满文军的《懂你》音乐声中,本节课结束了。

结束语:用德来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让人世间最复杂、最博大无私、深厚无穷的母爱永驻人间,常驻我们彼此的心中!

参考文献

[1]郭元祥.教师的20项修炼.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

[2]史铁生.我与地坛.人教版,2002

猜你喜欢
主体性
浅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陶行知“六大解放”之快乐游戏
劳动公有制是经济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