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书贼?玩笑开大了!

2009-09-03 07:03王干任
出版参考 2009年13期
关键词:将书诚品笔芯

王干任

最近见台湾的电子媒体报道,近来诚品书店各门市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教导人如何偷书的卡片,该卡片制作精美,走的是诚品美学风格,还印有诚品的Logo,内容是以图示清楚分解说明偷书的方法。

诚品对外表示,这是起严重的教唆犯罪,很可能是与诚品有过节的厂商或离职员工所为,不过并不愿意过度揣测。

我认为,诚品的合作对象或离职员工纵然与公司有再多的不满,也不至于会做出这种事情。除了制作该卡片费时费工又花钱,得有一定的美编能力外。还得深知偷书技巧才行。其次,发送的卡片数量数张,成本效益未免太不划算。

其实,台湾坊间一直有“专业偷书贼”的传言,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没于重庆南路,专门偷书,甚至还能接受客订,无论什么书都可以偷得到手,解决了不少没钱买书的穷学生的困扰。听说,偷书贼这一行一直存在,不曾绝迹。

从法治的观点来看当然违法,但从另外的观点来看,这是稍稍抵制资本主义的不义,因为某些垄断性的出版业者(例如大学教科书)往往把书价订得老高,教授又指定非用该课本不可,学生不买不行却又买不起,遂有专业偷书贼的诞生。说得好听一点,他们像侠盗罗宾汉,劫富济贫。

做通路零售业的,大概很难不碰到窃贼,书店由于店面占地广阔,员工人手不足又忙碌,书籍杂志文具被偷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就算装设防盗装置依然可以轻松破解。

像是先买一大批高单价的书籍,店员将书以纸袋装好离开书店后,将书转给接应者,再拿空纸袋回书店偷取相同的书籍,如果离开书店时,门口警铃响起,则出示结过账的统一发票说明自己刚刚才买过这些书,是店员没做好书籍消磁,此时就算店员知道对方偷书也无可奈何(台湾的书店为了不让读者不舒服。都倾向不加装监视录像器,因此很难举证说明对方偷书)。

此外,24小时全年无体的诚品教南店,半夜时诺大(将近200平方米)的书店仅只有两三名员工。有心人士只要两三人一组,一个借口找书转移店员注意力,将其引到书店最内侧,其他人再下手偷书,得手后迅速离开,店员根本无力防止(更何况,区区两三名店员岂敢真的在大半夜也跑出去抓赃,万一对方是集团犯案,店员的人身安全岂不受到危害?)。

我听过一家位于捷运站转运点的书店店员说过一件比较夸张的事情,那就是每个月的新杂志一定都会丢,但是到了下个月就又会出现(被拿走看完之后又送回来),月月如此,明明很注意了,可是永远还是会被偷。后来,店员只能期盼偷书人能在杂志退货日前还回来,如此至少可以将书退还给厂商(过了退货日书店就要自行认购吸收)。

另外,我还听过书店店员说,偷书还是小事,有一些变态读者会干些奇怪的事情,例如拿胶水将卖场的书黏起,让书无法再卖。总之,店是开放式卖场,来客三教九流无奇不有,在书店内也并非只是看书找书买书,睡觉偷窃搞怪样样都有。通常,书店业者只要能将盘存差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业者也只能自行吸收。

总之,书店书籍被窃的可能性与方法千奇百怪,干过店员的多半耳闻不少。

我认为,此次在诚品书店塞入偷书秘诀的,很可能看不过诚品书店太过开放的环境纵容偷书贼肆虐,有心提醒书店注意这件事.情,只是用错了方法(但不容否认很有创意,甚至还登上电子媒体),目的并非散播偷书方法。因为,真的想散布偷书方法,大可以在网络上撰写然后疯狂转寄,总之有其他更有效率的方法。我认为,诚品或其他书店若想有效防堵偷书贼,要不就加装监视器,要不就加派人手,再不然看看能否以业界名义,联合向产物保险公司投保偷窃理赔险,将被偷窃的风险转嫁出去。毕竟,真有心偷书的人,书店实在很难防堵(听说文具更是好偷,例如可以径自偷走原子笔中的笔芯,笔芯没有条形码根本不会触动防盗系统的警铃)。

其实,这位在诚品书店塞偷书秘诀卡片的神秘客的做法虽然不对,但创意实在非常值得借鉴。试想,如果今天塞的不是教导人偷书的卡片而是一些置入性营销或新书宣传,岂不成了争取媒体曝光的最佳营销事件吗?还能赢得媒体免费报道,值得营销企划多学学!

猜你喜欢
将书诚品笔芯
书中自有万般趣
无题
诚品传奇
《油墨圆珠笔和笔芯》等3项国家标准
我不能欺骗自己的良心
台湾诚品大陆首家旗舰店在苏州开业
骄傲的笔
诚品书店:闯入苏州豪宅市场
会生长的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