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燃气计量检定

2009-09-03 09:55崔勇哲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8期

崔勇哲

摘要:随着城市燃气事业的发展,燃气供销差率超标已成为燃气行业急待解决的技术和经济管理问题。本课题研究目的提高燃气供销计量检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燃气供销差率是燃气行业的一项宏观性综合指标,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含量的优劣,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燃气行业管道气供销差率普遍较高,其主要原因有计量仪表的可靠性及经营管理两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燃气供销差率;燃气流量计量;燃气表检定

1 问题分析:

1.1 标准不同存在的差异:相对密度系数计算方法不同,两标准相差约0.15%;压缩系数计算方法不同,两标准相差约0.75%;流出系数计算方法不同,两标准相差约1.5%。

1.2 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这里主要是分析上游开封站所用仪器造成的影响。

燃气流量计算中,温度参数的读取不准,温度计易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引起介质温度测量误差;

双波纹管差压计中,测压元件波纹管的老化及腐蚀,使自身的温度补偿功能失效或降低,引起温度变化误差;

双波纹管差压计中,弹性元件如扭力管、量程弹簧组等,其钢度受到环境温度影响,也易造成一定误差;

气体中含的水、轻质油及一些颗粒杂质,随着环境温度下降,容易导致取压管路发生堵塞或阻塞现象,也易造成误差。

1.3 附加误差造成的影响:

①孔板上游直管段不够,引起流出系数偏小;

②上游流场不稳定,脉动流或两相流等;

③下游导压管至差压计间漏气或堵塞,引起差压偏大;

④差压计不准,记录仪指针零位偏高,造成静差压偏大;

⑤计算三K值,用的天然气相对密度比实际小;

⑥求积仪求积波动的静差压格数时,曲线取值偏大;

⑦温度计不准,记录的温度值比实际气体温度值小。

1.4 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

人为因素确实存在,但此处不预讨论。

2 研究寻找解决的有效措施。

计量是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经营管理和全面能源管理的基础,在燃气行业经营和管理工作中,计量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建立健全计量管理机构是做好计量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按着国家计量标准要求,配备了先进的计量仪器和设备,以高质量的检测技术为社会服务。不断研究和探讨计量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依法计量,提高大流量燃气计量精度,促进计量仪表的标准化、规范化。燃气购销的数据主要靠计量仪表来完成,计量仪表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前,公司与气源厂经济结算用的计量仪表采用约是差压式死板流量计。经过几年来的运行,发现在使用上稍有不适,即易形成较大误差。主要原因如下:传感器中间环节校验不准,或没有定期校验,以及线路信号传递受阻等造成计量不准;燃气中含有腐蚀性成份和沉积的杂质较多,会使孔板上端面增厚,造成测量误差;取压点安装不正确或取压管脏污和堵塞不能及时排除,造成计量不准;气体流量计算器设定流量系数与实际流量系数不符,节流装置放宜管段污物太多或腐蚀严重引起流速扰动,影响差压信号,造成计量不准。由于上述原因的影响,改用罗茨流量计来计量该流量计的突出优点是在准确性上具有较高可信度。特别适宜于经济结算,除精度高外,还具有量程比大、对放后直管段要求不高等优点。使用后,误差减少,数据比较准确。通过几年来的使用,运行效果比较理想。为了提高仪表的准确性,定期对计量装置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了计量的量值统一。计量仪表的标准化、规范化上前进了一步。

加强民用燃气表的强制检定。计量检定站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检定规程,制定了“新购进燃气表检定办法”、“修理后燃气表检定办法”和“使用中燃气表检定办法”,以条例规定,严格控制燃气表的购、用、修三个主要环节,从而保证了燃气表的准确可靠。

一是对新购进燃气表按捡定规程要求,进行全指标检查和实验,检验合格后贴上检定合格证,填写检定报告单。通过这项工作,控制了不合格燃气表直接入户,同时为每块燃气表建立了原始记录档案,进行归档管理。

二是对修复后燃气表,以检定规程为依据,严格控制密封性试验,示值误差和耐久性试验等指标,对于从用户换下的燃气表,逐个进行清洗并试运行,对超差燃气表进行调整,以达到规程要求。

三是对正在使用的燃气表开展检验工作。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开展对正在使用的燃气表校验工作。

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档案,提高计量技术管理水平。建立计量标准档案,有专人负责,其内容包括: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明细、使用保管人姓名、检定记录、维修记录、计量装置设计、安装技术图纸资料,计量仪表历次检定证书,计量仪表使用说明书等几部分。计量标准档案的建立,保证了计量仪表的数据准确、可靠,同时又为正常计量收费提供了有效的法定依据,也避免了因计量技术问题而产生的计量纠纷。

3 加强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提高计量人员技术素质

计量标准法规的实施与先进的计量技术的应用,离不开高素质计量人员的努力。提高计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对推进计量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工作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讨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煤气流量计的现场对比标定.

[2]民用燃气表检定应注意的问题.

[3]燃气流量计量中压缩因子的修正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