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及安全措施

2009-09-03 09:55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8期
关键词:安全措施

胡 勇

摘 要:本文对高层施工中,从不同方面总结了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高层建筑施工安全中的对应措施。

关键词:高层施工;安全;措施

目前,我国已有大批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建设中,还有一些更高、更先进的高层建筑正计划兴建,在以往的组织施工中,组织者的思想比较传统和局限,缺少创新,造成很多工程中的质量缺陷,施工量大的特点,它的出现又给人们带来了更多安全问题。经济效益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的探讨非常必要。

1 认真落实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

抓大局就是组织者要对高层综合楼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按规范操作严把质量关、提高大项工程的合格率。如土方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砌体工程都要责任到人,强制性实施。具体如何实施施工中的操作以土方工程为例:组织人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组织工作。

施工准备:协同其它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查——确定施工方案——测量定位方线——土方机械车辆的准备——现场清理平整——现场排水降水。熟悉图纸——技术交底——岗位责任制。

控制挖方标高轴线标高的复核,并作记录。

基础砼浇筑后基土回填:质量评定:执行GBJ201-83规范、GBJ300-88、GBJ301-88规范、GBJ123-88规范。

设计变更图纸、文件——测量定位记录——验槽记录——隐弊工程验收记录——质量检查和验收记录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如果以此类推,每一项涉及工程做细做好严格执行技术规范,从大局进行组织管理,那么工程质量也不是口头语言,为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而局部就是,在大的工程加大管理力度外,也应处理局部的细小工作,如厨卫内管道接口、隐敝工程、表面工程、以屋面工程为例:按要求有没有预留分格缝,表面有无开裂、起砂、起皮、积水等。所用材料有没有出示出厂合格证,化验报告等资料,只有这样从质量方面进行控制,在施工中的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层层把关,组织者从抓质量入手,把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等一系列问题均落到实处,合理的、科学的进行。组织一个全新组织者的管理水平就会提升到同行业前列。

2 建立材料管理制度

项目组织人员在组织会审图纸、工程洽商工作、编织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外,应该从监理单位负责人的管理,实施和建立材料管理制度,杜绝劣质材料流入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保证工程质量和确保工期的关键之一。

认真采购执行材料的检验和测试制度,采购材料的责任制,材料的规格、型号、单位和数量,质量标准,应于设计单位和业主的要求相统一,监理是建筑市场的主体要与监理递交出厂合格证、准入证、化验报告等材料方面的相关资料,认真组织严格落实,才能确保工程质量顺利达标。

3 做好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

高层综合楼施工前根据工程造价,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同时,应考虑成本的控制,应把工程分成若干分项,分部工程,如土方和基础工程、地下结构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进行评估预算成本,利润较高、潜力较大的工程(如装修、装饰工程)尽量降低成本,可又不影响工程质量的途径。而施工进度的控制是组织者在施工中的重要部分。确定目标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内容的多少,施工工期的长短,根据施工的合同,施工目标,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等,有计划的合理发挥成本控制和施工进度控制有机结合,必定会引起质量的长短。

4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根本,保证质量实现工程目标,必须重视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应该建立施工管理体系。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管理水平也决定着质量的好坏。组织者应经常性培训管理人员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的提升,组织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积极引进人才做好人才的储备和开发,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有工程质量的保证和业务的发展,才能打造精品。

5 施工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问题

建筑安全立法滞后于建筑市场的发展。全国普遍存在无证设计、无证施工、越级设计、越级施工、层层转包以及伤亡事故误报、漏报、瞒报、不报现象。

建筑安全管理落后。我国很多地区没有专门的建筑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很多企业趁转换经营机制之机,撤销或合并安全管理机构,削弱安全人员,使得施工中安全工作无人负责,无人监督管理。

建筑市场混乱,缺乏制约措施。在当前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由于缺乏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一些企业非法转包,越级发包现象严重。还有一些建设单位和非法中介人利用手中的权利,收受贿赂,不顾企业安全资质,使得一些建筑企业资质与所承接工程等级不符,给施工带来不安全因素。

6 其次,对设计没有考虑周到的问题监理要把好关。工程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际情况往往与设计有出入,这时,监理工程师要依工程实际情况作出有利工程质量的决定。

建筑施工中的监理控制。随着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水平的差异使本来很正常的施工中的检查工作有时也变得复杂和强硬起来。在监理的巡视检查中却常常发现不按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施工作业,监理工作就体现了质量控制工作的难度和经验。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特别是工程施工项目班子的质量管理不健全,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力量不强,人员不足。针对这种情况,要求施工项目经理配齐技术管理、质检人员。

因此,监理人员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施工过程由于人的因素而导致的质量问题。要熟悉工程重要部位、特殊工艺要求的部位的施工特点、难点和技术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进行监理,发现不规范施工及质量隐患要及时制止和纠正,从根本上杜绝质量隐患。

为达到质量预控目标,注意及早发现问题,监理工程师要通过现场巡视,以实测实量的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对于轴线偏位多少、标高相差多少等等的问题,要给予施工方面的书面数据,督促其改正,避免今后出现类似质量问题。

建筑施工验收的监理工作。当分项、分部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承包人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齐全的自检资料。监理工程师认为满足验收条件后,组织人员依据有关规定、验收标准进行竣工验收,如发现存在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时,监理人员要及时出示书面处理意见,督促施工单位及时返工处理,重新组织竣工验收。对拒不改正,将验收不合格的建筑工程交付使用的,建议相关部门进行依法给予处理,严格检查把关,以确保竣工工程质量。

监理工作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具体体现。通常建筑施工中监理控制的主要体现在地基、基础、主体、屋面、楼地面工程中的质量控制上,这涉及楼房安全性、耐久性及质量。

对于地基处理,从建筑定位、放坡、标高、普探范围均应全过程参与放线;问题坑处理坚持逐个检查探度、范围,不合格者坚决挖掉重新施工。

对于基础及主体工程而言,在条形基础浇筑前,根据混凝土基础顶面的标高在两侧木模上弹出标高线,然后分层连续浇筑混凝土,不留施工缝,做到逐段逐层呈阶梯形向前推进;对轴线及标高进行复验,避免造成永久性遗憾。

特别是砌筑用砖必须浇透,砌筑砂浆必须按比例配制,不定期抽查。坚持隐蔽工程验收;

对于屋面集中体现楼房的防水、排水、保温、隔热功能而言,屋面工程的各种原材料、拌合物、制品和配件均须符合要求,对沥青、油毡不但要求有产品合格证,还要求有试验报告,杜绝不合格产品上楼。施工一层、检查一层,合格后方可进人下道工序。

综上所述,如果做到认真、负责、树立以质量生存的思想意识,以人为本、合理组织、严格考核、认真履行组织者的职责。总之,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监理人员在树立高度敬业精神的同时,更要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监理工作,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樊杏飞.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大众科技.2006.

[2] 白冰.论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现代管理科学.2003.

[3]包宗华.城市化住房建设影响.2000,2.

猜你喜欢
安全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