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投资与效益分析

2009-09-03 09:55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8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效益体系

王 迅

摘 要:毋庸置疑,在我国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建筑节能在国家节能减排工作中担当重要的角色。文章阐述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基于成本和效益因素,分析了其成本以及效益评价。

关键词:绿色建筑;投资成本;效益;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21世纪是我国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节能减排的大力提倡,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打下了基石。绿色建筑的关键在于建筑节能。所谓建筑节能,就是在保证居室热舒适环境条件下,通过技术进步、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和经济结构合理化等途径,采用新型保温材料,把居住建筑在长期使用中的能耗降下来。然而,在绿色建筑的开发投资上,其投资成本和效益的统一问题,一直是当今研究的热点。

1 绿色建筑概述

绿色建筑是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建筑,其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材料。绿色建筑的理念最早是由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这些年来得到了全世界学者和政府的关注和承认,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得到深入、完善和发展。发展绿色建筑,是落实中国节能优先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中国在绿色建筑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在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等建筑类型进行了绿色建筑的创作实践并建成投入使用。

加强绿色建筑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尽管多年来,我国绿色建筑的科研和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绿色建筑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国家应加大对绿色建筑科研开发的投入,在各类科研基金中设绿色建筑专项,并选择代表性绿色建筑科研成果进行示范,包括建筑技术、设计技术和绿色建筑材料合成技术等,尽快实现绿色建筑的发展战略。

建立符合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估指标体系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是为建筑行业在设计、施工、管理、建材性能及维护过程提供明确的规范要求,引导建筑向着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推进。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已有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可供借鉴。可以结合我国实际,建立起符合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和技术规范。出台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和法规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健全绿色建筑的规划、立项、设计、施工、使用各环节中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政策法规,对于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项目,国家在资金、审批等方面要给予优先考虑,而对于违反绿色建筑要求的项目,则应严格控制,甚至不予立项。培养全民族的绿色建筑意识要培养人们绿色建筑意识,首先要从教育抓起,大中小学都要开设环境维护的知识教育和宣传,其次对于从业人员、业主、投资者、政府部门官员等都要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绿色建筑意识,使之树立绿色建筑的观念,自觉遵循绿色建筑的规律,营造良好绿色建筑的社会环境。

2 绿色建筑指标体系分析

目前绿色建筑得以发展的经济动力主要在于运行费用的节省,这部分效益是开发商和居住者共同直接享有的。一次性投人的回报是长期的。积累的结果将大大超过初次投资成本,这是开发商有兴趣搞绿色建筑的出发点。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典型建筑最终的长远获利能够推动绿色建筑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而产生规模效益。因而保证开发商和居住者获利是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工作的重点。由于发展绿色建筑某些技术还在研究中。或者技术成熟但还没有推广应用,使得绿色建筑建造的一次性投入成本较大。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开发商的积极性,这是绿色建筑发展目前遇到的最大的障碍。

2.1 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对室内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建筑装饰材料和室内设施方面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建筑本身造成的污染,如水泥、砂石浇灌中加入化学添加剂,有些建筑材料里有放射性物质存在;二是装饰装修带来的污染,尤其是低档材料污染更为严重;三是家具带来的污染,板式家具释放的甲醛等。在上述污染源中,其中最主要、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五种污染物质是甲醛、VOC、氨、氡及建材本身的放射性,被称为五大隐形杀手。而绿色建筑就是要选用绿色建材,绿色建材就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不用或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农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达到使用生命周期后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健康材料。因此,绿色建筑比传统建筑更加环保、更加有利于健康。同样按照上述的思路,可以把处理室内环境污染的费用理解为相比传统建筑,绿色建筑在室内环境方面增加的效益。

和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节地、节水、节材和节约能源及减少运营管理成本等方面上。节地、节材、节水和节约能源的指标很容易测量,虽然测量指标的各个量纲却不一致,但是可以把他们统一成费用效益型指标。拿节能来说,绿色建筑应该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能够减少空调使用和照明;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复合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性良好的多层窗,减少建筑运行能耗等相比传统建筑,绿色建筑的耗能可以降低70%~75%,最好的能够降低80%。节约能耗本身就大大减轻了环境压力。节地、节材、节水和节约能源都是相对于传统建筑来讲的,因而可以看成绿色建筑比传统建筑增加的经济效益。

2.2 绿色建筑成本相关观点

在绿色建筑的概念开始向主流意识渗透时,普遍认为绿色建筑(比传统建筑)更昂贵。在某些情况下,绿色建筑的确更为昂贵——采用了未被广泛使用的新技术。能做可持续设计的建筑师很少,他们可对其提供的服务收取额外费用:承包商不熟悉建设和管理过程的变化(如材料成本、建设或拆卸垃圾的独立报告),不得不承受低效率或生产率的损失.也会对这些负担收取额外费用。再加上试运转费和为获得认证发生的软费用.绿色建筑初期的成本的确高于传统建筑的成本。一般说来,建设成本要么列入“软成本”类,要么列入“硬成本”。实际上,就目前而言,纵观传统建筑的相关数据,还没有哪个传统建筑有着与绿色建筑同样的高成本。

事实上,传统建筑与绿色建筑成本的比较是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因为,传统建筑考虑的是舒适度问题,而绿色建筑在舒适度上侧重的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单就可持续发展而言,其成本固然在某方面高,但是从长远来看,其效益远远大于成本。

在绿色建筑的早些年间,技术是新的并且不为人们所熟悉,具有绿色知识的咨询师或承包商供不应求,并为提供的服务收取额外费用。今天,绿色建筑开拓了新局面,加工材料的成本下降了,咨询师或承包商的额外费用也按学习曲线的平滑模式在削减。某些行业的数据显示绿色建筑比传统建筑更昂贵,而另一些对立的研究则显示绿色建筑并不昂贵——因为LEED认证是新概念,对比数据与受控研究难于得到。主要的成本差异来源于寻求的认证等级以及包含试运行费的软成本,然而设计与建设方面的许多革新与激励机制正在抵消绿色建筑的初期成本。

3 结语

纵观全球绿色建筑发展史,其投资成本与效益研究一直是相互存在的矛盾。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绿色建筑之所以有如此良好的发展前景,其实也证明了其效益远远高于投资成本,认证机构以及评价体系日益完善,材料成本的日益下降,相信在未来,绿色建筑必定是未来建筑的唯一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超,李庆.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指标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7):42-43.

[2]Alexia Nalewaik Valerie Venters,李明哲(译).绿色建筑的成本与效益[J].工程造价管理,2009,(2):47-51.

[3]胡学明,葛家君.绿色建筑概论[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效益体系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