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

2009-09-03 09:55孟凡双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8期
关键词:设计原则景观设计

孟凡双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居住区建设如火如荼,数量巨大且质量明显提高,充分展示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建筑业的繁荣,这也是广大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标志。人们过去最关心的是住宅使用面积的增加。随后转向关注室内环境,现在普遍重视居住区的室外环境和景观。房地产商千方百计地运用居住区的景观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住区的景观设计已成为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设计原则

1 前言

居住区景观是城市园林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们居住地中间建设一些景观设施,给人们创造了一种优美舒适的生活、休息环境,使其充分享受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优越条件。自19世纪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人口高速膨胀,城市建成区扩大,高层建筑增多加上缺乏科学的规化建设和管理,人类的健康面临着威胁。

我们在考虑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的时候,对居住区的景观进行设计,这样让人与生活环境更加协调,使人更加与自然接近。居住区的优美景观环境在起到赏心悦目效果的同时,还能消除都市的喧嚣,松弛神经安抚情绪,从而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居住区景观还影响到整个城市环境和景观的质量,总之,居住区景观建设的好,将影响到整个城市环境的景观质量。

2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指住宅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其构成元素有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居住区的环境景观,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而景观设计师的目标,就是将居住区的景观环境与住宅建筑有机融合,为居民创造经济上合理,生活和心理功能上方便舒适、安全卫生和优美的居住环境。

3 国内外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

日本在居住区人工景观的建造方面位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例如:日本美琳别墅,小区设计风格回归田园,风光景观尺度亲切宜人,乱石堆砌的挡土墙上四季花草充满活力,区内飞石水景蜿蜒,水系穿插于各步行道之间,并与每个节点用花岗岩砌合出精美的地面铺装,优秀的施工品质,也保证了设计理念的完美展现。

日本的居住区理念,充满了人生化与个性化,同时将文化与艺术的氛围充分表现,其主要原因是,项目规划建筑方案与园林景观规划是同步进行的,这样才保证了景观元素的合理分布,保证小区的景观与建筑和谐统一。使小区的园林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得到充分满足。

而我国在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居住区景观,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目的的同时,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紧度不足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上还不够明确。

4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4.1 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如重庆龙湖“香樟林”小区保留和适当移植了基地中原有的数十棵香樟树,营造了小区美的绿化环境。景观设计应当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

4.2 明确的功能要求

根据居住行为学的原理,住区的公区景观设计具有明确的功能要求,它的重点功能是针对婴幼儿、老年人,因为住区户外环境是他们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这成为很好的着手途径,同时住区的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给予每个人以家园感,促进社区居民的民主和自主精神,居住区的景观兼顾了“动”“静”两大功能,居住需要“动”,这包括运动、健身,所以居住区会出现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比如儿童玩耍、老人跳舞、健身的集散广场都属“动”的部分,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属“静”的部分。在设计时,“动”的区域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或集中设置,如设置在会所,以免干扰居民的止常休息。

4.3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才使得整体具有更加真实感人的持久魅力

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如具有巴渝民居特色的住区,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语汇,景观设计应崇尚“自然天成”“依山就势”“随高就低”的艺术效果;如深圳万科房地产开发的深圳“第五园”,第五园的原创现代中式住宅打造前所未有的现代中式住宅院落,让天井、前庭、后院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面,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

4.4 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

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评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应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细致,应努力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实践表明:同单靠建筑的围合相比,利用景观手法进行围合不但行之有效,而且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围合感的塑造应与空间性质的不同而细致地变化。一般说来,公共空间(入口广场、休息广场、主题景观、观赏草坪)的设计线条动感且颜色艳丽,强调太阳光的照射、舞台暗示,体现“人看人”(交流渴望)的乐趣。隐秘空间(人户门厅、宅前绿化、联排私院、屋顶露台)的设计则侧重静谧和私密的感受,需强调阴影、构造的细节,采用导热率低的材料以及必要的视线遮避。

4.5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造居民之所需。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整个居住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丁组织好居住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剑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人们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住夏大义需要相对的遮刚,还有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

4.6 生态的设计原则

生态设计的思想应自始至终贯穿于环境设计的全过程。生态性原则是根据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的构想,使外部空间景观生态化的一种思维方式。同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通过引入自然界的山、水与绿化,模拟出自然风光,使住区景观环境生态化,让人们感受自然生态之美。正如美国景观学者西蒙德所说:“应该把自然(山、峡谷、阳光、水、植物和空气)带进集体计划领域,细心而系统地把建筑置于群山之内、河谷之畔,并与风景之中”。

5 结语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根据住宅区的居民容量,居民知识文化层次,合理区分聚集需要的硬质景观、生态需要的软质景观,以及生理需要的视觉景观,贯彻绿地景观生态网络的思想,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坚持居住空间形态规划格局、建筑风格、环境品质、文化特色和立地环境、植物配置多样性、特色绿化应用、水体(水生植物)合理应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做到住宅和环境的和谐、功能的完善,使居住区建筑、人文景观、户外空间、绿化系统等交融在一起,即赋予绿地空间多样性与功能的兼容性,形成良性住宅区景观生态系统,并进而和大地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相连。让住宅区存在于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系统中,让人们生活于近自然的环境中。

参考文献

[1]马涛.居住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军,傅伪杰,陈利项.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J].资源科学,1999,vol.21(2):71-76.

[4]杜肇铭.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嘉应学院学报.2004.(8).

[5]姚雪艳. 从美国小型居住区开发建设看景观规划设计之价值.国外城市规划.1999.(2).

猜你喜欢
设计原则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的体现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MOOC微课程研究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