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银行金融风险

2009-09-03 09:55杨旭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8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风险管理银行

杨旭辰

摘要:银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金融风险广泛存在于每个业务领域和各种工作岗位。风险有大小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要实现银行的稳健经营与兴旺发达,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牢记内控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内控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内控制度,构筑起银行内部防盗,外部防抢、防诈的安全屏障,把内部控制与案件防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关键词:银行业;金融风险

什么是内部控制制度,如何改进内控制度以更好的防范银行的金融风险呢?所谓内部控制制度,就是银行各级管理部门在本单位、本部门内部因分工的不同、业务的发展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由此所形成的一整套严密的控制机制。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二个方面”,二者休戚相关,缺一不可。风险防范、内部管理是业务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业务发展是风险防范、内部管理的根本目的。我们讲内控、抓管理不是削弱业务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业务的快速、持续也健康发展。同时,内控制度的建设要为实现银行的改革发展目标保驾护航,为实现银行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

1 加强制度管理。在制度管理中,要正确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处理好严格执行制度与不断完善制度的关系。基

层屡查屡犯现象是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其中除了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外,员工有章不循、敷衍了事也是一大原因。要加强对广大员工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新业务的学习,加强思想教育,这是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章行为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银行要以人为本,建立一个综合的教育网络,并保证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使全体员工熟悉自身岗位工作职责要求,理解和掌握业务的整体流程和关键风险点,同时加强员工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等在内的综合性教育,培养员工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做损害国家和银行利益的事。银行要建立公正、合理、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要根据每位员工的品德和业务能力,结合不同年龄、学历和工作经验,分配适合的岗位;同时把好“进门关”,对重要部门、要害岗位的员工,要进行严格挑选,并适时进行岗位轮换,防范操作上的风险。同时,我们要根据业务品种的创新和业务发展的变化,对现在的各类规章制度进行梳理、修订与整合,保证制度的明确性、有效性与实用性。二是处理好严格执行制度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对那些不执行就会给银行带来不利因素的基本规章制度,必须认真执行;对那些过时了的或与市场开拓相冲突、成为发展阻碍的制度,必须加强研究,在把握风险的前提下进行制度创新。

2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内部审计监督

各级各专业的监督检查部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对分管范围内的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负责,要经常开展大规模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大检查,通过检查,找出内部管理与案件防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并进行全面整改。同时,通过整改,要逐步建立起绝对垂直和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制,同时一并健全和完善审计规范制度,使审计工作的重心向全面风险管理与综合经营管理转移,要进一步倡导并实施风险导向审计,要由过去对会计资料的详细检查转变为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审计方法。同时要不断提高内部人员素质,以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强化内部审计培训,组织内部交流与外部交流,引入国外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普及审计创新意识,提高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适应性。

3 建立科学合理的奖罚机制。处罚是内控机制有效运行的保障。既要纠正处罚不严、量罚过轻的软心肠,又要避免以罚代管、一罚了事的简单做法。要真正建立起严厉、公正、公平的处罚机制,违规必究,处罚必严;要建立责任倒查制度,对严重违规的,除了要严肃处罚直接责任人外,还要向上追究所在网点、专业管理部门负责人甚至是领导的管理责任。要注意处罚方法,抓典型问题,并要从重处罚,形成足够的威慑力,有效提高广大员工遵章守纪、依法合规经营的自觉性,保证规章制度真正得到落实。要建立内控奖励机制,改变目前罚多奖少的现状,对那些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在行为动态管理和防案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表彰奖励,达到以点带面,教育一片的目的。

4 建立有效的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通过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去实现快速、准确、合理的预测与分析,给予内部控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终的决策支持。同时使管理层通过信息传导机制及时发现横向各部门,纵向各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为此,一是要强化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使其准确及时地反映银行的经营活动,遵循审慎的会计原则,确保账表的真实性、完整性。二是财务会计部门应该利用信息频密的有利条件,通过信息的鉴别、传递与处理,发挥银行内部第一控制的作用。除通过完整的财务体系发现问题,监督控制各项业务操作外,还要重视事前的财务分析和预测,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三是努力做到财务信息公开、透明。特别是已上市和即将上市的商业银行一定要建立定期信息披露制度,披露内容包括财务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重大信息;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披露的信息在内容、方式、程序等方面都要逐步规范,必须经获得从事金融相关审计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通过信息披露,使银行的经营活动和风险控制处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

5 营造以“诚信审慎”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文化

风险控制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从事业务活动是遵守统一的行为规范,所有存在重大操作风险的单位员工都清晰了解本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对风险的敏感程度、承受水平、控制手段有足够的理解和掌握。

一是银行要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引导全行员工树立对风险管理的认同感,真正意识到风险管理绝不仅仅是风险部门和风险管理人员的事情,风险管理人人有责,使风险意识突破传统的部门界限真正融入全行各个部门、每位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工作习惯之中,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身岗位上存在的风险点,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

二是银行要确立鼓励主动发现和报告风险的基调,通过机制完善,建立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间有效的分工和合作机制,以及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缩短操作风险的汇报路径,以便银行高层能及时获取风险信息,采取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机制建设,规避风险或者使案件的发生概率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是银行要提高内控文化的科技含量。各银行在基层一线普遍推行的单人临柜、综合柜员制,都需要电子化科学技术来加强操作风险的控制。通过计算机程序编制、设定权限指令,控制超越授权的违规操作,避免因为个人的疏忽而导致的业务失误,有效防范风险;通过计算机系统强化对业务操作运行的实时监控管理,构建全面覆盖内控关键环节的风险预警和监控系统;借助计算机系统收集、加工、反馈风险信息数据,为决策提供充分信息支持;同时,加强信息技术运用自身风险防范管理。

参考文献

[1]候念东.对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再思考,中国城市金融,2004-3期.

[2]杨德义.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防范经营风险,中国城市金融,2004-9期.

[3]周勤业.内部控制和制度基础审计,上海三联书店.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风险管理银行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第三部分 规章制度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英国小学的规章制度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银行激进求变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