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

2009-09-03 09:55侯立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8期
关键词:建设项目决策工程造价

侯立峰

摘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动态控制过程,要使整个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必须加强对工程项目生产全过程的经济管理和技术控制。本文通过分析实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的重要性,针对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决策;设计;施工

1 实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的重要性

全过程造价管理又称全面造价管理,其基本定义是:有效的利用专业的、技术的专长与方法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利润和风险,并使之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实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的目的,是合理确定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必须通过项目从决策——设计——实施全过程的管理控制才能实现。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决策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据有关资料表明,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达到80%~90%。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25%~35%。而到了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只有10%~20%。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合理确定和控制各阶段的工程造价,防止工程结算超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预算超设计概算,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的“三超”现象,是促进工程建设领域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2 项目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是投资行动的准则。项目一经决策就确定了项目的投资规模和建设方案。正确的决策是设计的依据,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和投资效果。因此,正确的决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

项目的建设规模。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应选择合理的建设规模,规模过小,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建设和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下;规模过大,超过了产品的市场需求,导致销售不畅,也会使经济效益降低。在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时既要考虑建设成本,又要考虑运行成本,既要考虑社会效益又要考虑企业长远效益。

项目的建设水平和技术装备。项目的建设水平主要指建筑标准、技术装备、配套工程等方面的标准。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优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投资估算的重要依据。建设标准是否合理,对控制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建设标准应根据技术进步和投资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定得过高,只能无谓地增加造价,浪费投资。标准定的过低,达不到先进高效、安全可行的技术标准,不利于技术进步。因此,现阶段大多数建设项目应采用适当超前、安全可行的技术标准,既考虑现时投入,又考虑长远效益。在技术装备的选择和工艺设计中应充分应用技术经济原理和价值工程理论,分析投入产出,比较综合效益。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和今后的经营状况,合理选择建设地点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①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②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要,靠近原材料、能源、水源提供地及产品销售地,以降低原材料、能源采购和运输的费用。③气象、地质、水文等建厂自然条件,遵从工业项目相对集中的原则。

可行性研究及投资估算。项目的决策依据是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是确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总投资的限额。可行性研究不仅要评价项目是否可行,更重要的是对方案进行优化认证。投资估算必须准确且能满足限额设计和控制概算的要求,初步设计概算必须控制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范围内,概算不允许突破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

3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安排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环节。项目一经决策,设计就成了工程建设和控制造价的关键。设计质量和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而且影响到建成后的使用效益。先进的技术、合理的设计不仅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现时投资,而且能降低今后的生产成本、经营费用。一个建设项目,可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要进行方案比较和优化设计,采用价值工程理论,在满足功能或尽量提高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4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审查设计变更。除设计图纸范围内的因素外,设计变更是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若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须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若在采购阶段发生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所以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可能把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的初期,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要先算账后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如果设计变更发生后,设计变更无论由哪方提出,均应由监理部门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协商、审查,经确认后由设计部门发出通知,并由监理工程师办理签发后付诸实施。

设计变更审查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是否属原设计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要求,设计遗漏、存在重大错误或现场不符导致无法施工等原因引起。②即使变更可能在技术上是合理的,是否全面考虑,将变更后所产生的效益与现场变更增加的费用和可能引起的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③工程造价增减幅度是否控制在总概算的范围之内,若确需变更但有可能超概算时,更要慎重并报有关部门同意。④设计变更必须说明变更原因,如工艺改变、设备选型不当、设计漏项、设计失误或其他原因。⑤要杜绝内容不明,没有详图或具体使用部位,而只是增加材料用量的变更。⑥坚决杜绝未做好开工准备,设计深度不够,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不完善,造成边设计边施工,边施工边更改的变更。

审查现场签证。对再施工单位填写的签证,一定要认真复核各方的签字盖章手续;对施工单位在签证上巧立名目,重报多报的现象应严格剔除;自动压价中标的施工单位,为了自身利益偷工减料,弄虚作假,这类签证应严格审查。

做好结算审查工作。结合不同的结算方式,依据合同、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单、会议纪要等相关结算资料对工程结算的工程量、套用定额子目、取费程序等方面进行审核,确保结算金额合理反映建设项目的成本支出。

结束语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作为建设项目现代工程造价管理咨询审计的一种重要方式,已经在大多数建设项目中予以采用,并且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管理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成果。进行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审查和控制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简单的工程费用的审减、审增,更重要的是通过审查与控制来发现建设项目投资管理与造价监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还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真正实现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造价的目的,促使建设投资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并完善提高投资效果。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的控制是建设市场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着力提高对工程造价的主动控制意识,不断强化对其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监督,对于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焕兴.土建工程造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梁金成,王熙孔.工程造价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33(6):270-271.

猜你喜欢
建设项目决策工程造价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工程造价之旅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
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策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