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在工程招投标中的运用

2009-09-03 09:55冯好彬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8期
关键词:招投标工程量作用

冯好彬

摘要:本文介绍了分析了国际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的基本做法和当前我国在工程量清单招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了工程量清单对工程招投标中造价管理的作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招投标;作用

1 前言

随着我国建设市场的快速发展,招标投标制、合同制的逐步推行,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要求,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沿用至今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大力推行国际通行的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发包方式,是实现工程造价从政府定价到市场定价的必经之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工程造价定价方法仍存在许多问题,最大的弊端是严重遏制了竞争的全面性,投标竞争往往蜕变为预算水平的较量,而由于传统造价的定额项目与水平总是和市场相脱节,远不能真实反映建筑产品的市场价和企业的竞争水平,容易诱导投标单位探听标底,不但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还严重阻碍了招投标市场的规范化运作。

2 国际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的基本做法

长期以来,工业发达国家及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的建设项目常常采用完全竞争的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业主的招标文件一般包括:投标须知;技术规范;工程量清单;图纸。其中,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根据图纸、技术规范和项目所在国工程量计量标准或国际工程量计量标准,委托专业的社会咨询机构编制而成。

承包商在接到招标文件后开始估价工作,其基本步骤为:现场实地踏勘,编制现场调查报告;编制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技术方案;向材料供应商、设备租赁公司及分包商询价;运用本企业已经完工的类似工程消耗量指标及估价资料,以单位定额法或作业估算法对工程量清单项目估价;估算工地管理费;估算公司管理费;估算利润及项目风险费用;汇总项目总报价;根据投标策略进行总价调整和单价重分配;填报标书。

3 我国在工程量清单招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已经成为普遍采用的招标方式,通过《计价规范》颁布实施以来的投标实践来看,工程量清单招标对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普遍得到市场主体各方的认可。但在招投标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值得我们给予重点关注和解决。

3.1 在招标人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不高。由于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不高、工程量计算不准确。主要表现在工程量清单缺漏项严重、项目特征表述不清、工程量计算规则不明确、工程量有较大偏差等方面。

合同条件设置不合理、片面扩大承包人风险。《计价规范》规定,由于工程量清单漏项,其相应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确定后作为结算依据,由于工程数量有误引起工程量增减,属合同约定幅度以内的,应执行原有的综合单价。也就是说“量的风险由招标人承担”,“价的风险由承包人承担”。但在实际招标过程中,很多项目“量”和“价”的风险均要求由承包人承担,片面地扩大了承包人的风险。

分析投标报价不够、盲目追求低价中标。工程量清单招标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可以对投标人的报价进行对比分析,可往往由于各种原因,招标人对投标人的报价并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而仅仅比较投标总价。盲目追求低价中标,一方面会由于投标人采用不平衡报价,导致结算价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过低的中标价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3.2 在投标人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对工程量清单报价重视不够,对计价规范理解不深。一些企业习惯于传统的根据预算定额进行投标报价,没有对工程量清单报价引起足够重视,同时对《计价规范》的学习和理解不深,没有意识到工程量清单报价,从一定程度上说,在投标报价阶段就决定了项目的赢利水平。

对市场价格信息把握不准确。由于施工企业的投标部门和造价管理部门常常是分设的,加之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投标人往往对市场价格信息把握不准确,不能适应工程量清单的要求。

对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研究分析不足,给合同执行带来隐患。采用工程量清单形式进行招标,一般招标文件的篇幅较大,在客观上增加了投标人研究分析的困难,但由于招标文件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投标人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并加以认真研究.包括合同条件、工程量计算规则、合同价款的调整方式等等,否则会给合同执行带来风险和隐患。

4 工程量清单对工程招投标中造价管理的作用

4.1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主要变化

一是淡化了标底的作用,规范了招标运作和建筑市场秩序;二是对招标与投标人的市场风险做了明确的分担,招标方承担工程量误差的风险,投标方承担价的风险;三是统一计算口径,有利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所有投标单位均在统一量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和实力自主进行报价。此外,另一个优势在于能够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4.2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在工程招投标中的作用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一般采用综合单价法。按其计价方法的不同分单价计价和包干计价。综合单价的“单价”和包干价的价格构成中不仅包括完成该计量单位项目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机械使用费,还包括管理费、利润、税金和风险因素等。施工企业投标报价时应根据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的要求、施工现场情况以及拟定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企业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进行编制。

实际上,工程量清单计价按照“量价分离”原则,在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时,招标人依据工程施工图纸及文件要求,以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为投标人提供实物工程量和技术措施项目的数量清单;投标人根据提供的统一量和对拟建工程情况的描述及要求,结合项目、市场、风险以及本企业的综合实力自主报价。新型计价模式主导原则是“定额量、市价、竞争费”,并作为强制性标准在全国统一实施,把过去定额中规定的施工方法、消耗量水平、取费等改由项目或企业来确定,实现建筑产品价格市场化。

由于工程量清单反映了工程的实物消耗和有关费用,因此,该计价模式易于结合建设工程的具体情况,变静态计价为动态计价模式。过去的招投标制,招投标双方针对某一建筑产品,依据同一施工图纸,相同的预算定额和取费标准,一个编制招标标底,一个编制投标报价。由于两者角度和出发点不同,工程造价差异很大,而且大多数实施标底评标制度,将报价控制在标底的一定范围内,超过者即为废标,扩大了标底的作用,不利于市场竞争。

从已实施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的工程项目看,大多数工程项目均选择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中标价一般比标底价低,统一的工程量清单为各投标单位节约了过去投标中计算工程量的时间。统一的报价基础改为工程量清单,便于各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受定额、取费等级以及标底上下限的约束和限制,自主报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竞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以后,招标人或招标人委托的代理机构,依据有关要求,按照统一的工程计算规则和施工项目划分规定,将施工图纸所涵盖的招标工程全部建设内容,实物工程量和技术措施以统一的计量单位列出数量清单。投标人则完全依据现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市场、风险以及本企业的综合实力,自主填报清单项目中的综合单价与汇总价,进行投标报价。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规范建设市场秩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其招投标将是建筑市场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束语

执行《计价规范》,采用工程量清单进行工程招投标,推动了我国造价管理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原则,但是,由于该项改革牵涉的面较广,有些问题还相当复杂,同时,考虑到我国建设领域目前的招投标实际情况,因此一些专家还认为,要真正推动《计价规范》的全面实施,仍然有不少问题急需解决。招标和投标单位应在实践中加强学习,总结经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当前,培养一批既掌握工程施工技术、又掌握工程造价知识的人才是当前紧迫的工作。

猜你喜欢
招投标工程量作用
EXCEL在零星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
建设项目准备阶段的审计要点探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造价预算中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应用分析
工程量签证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