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操运动创伤的特点与预防手段

2009-09-03 09:55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8期
关键词:竞技体操特点

孙 毅

摘 要:运动创伤是影响竞技体操训练比赛的重要原因,竞技体操运动创伤与体操项目的特殊要求及训练环境有关.提高训练水平,组织安排好教学比赛及训练时天气和温度也是预防创伤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竞技体操;特点;预防手段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998年7月21日,桑兰在美国举行的世界友好运动会女子跳马比赛试跳中受伤.17岁是一个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也可以说是人一生之中的黄金年龄.但是,一次事故却使她永远不能再参加比赛,甚至永远不能再站起来。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运动创伤不仅使你多年努力付之一炬,甚至会付出你一生的幸福。那么怎样才能减少运动创伤的发生呢?

1.1.2 研究的意义

运动创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至于降低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就看你怎样对待,怎样做了。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运动员,没有哪个运动员敢说“我从来没有受伤过”,除非他不是个好的运动员。就如同病魔“癌症” 一样,国内外一直没有好的方法来治好它。但是可以说哪个国家预防的好,把发生率降到了最低。

1.3 本问是在辅导老师的细心教导,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在网上搜索了有关的问题才完成的.本文主要涉及到一些常见运动创伤的预防(如运动创伤与衣着,环境,气候,心理等的关系)

1.4 预期结果和意义

本文研究的一些常见的运动创伤的预防,对于新老队员来说意义都将是非常重大,新队员可以学到多自己不知道的一些运动创伤的预防;老对员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将有效的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2 影响因素

2.1 运动创伤与温度的关系

在寒冷的天气下,肌肉、肌腱及韧带的弹力及伸展性都会降低,肌肉的粘滞性亦增加,使到关节活动的范围减小,较容易导致运动创伤。冬季的运动创伤多数是由于不作热身运动或作得不充分而造成,所以热身运动在冬季尤为重要。热身运动能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内脏器官的机能状况,使它们更快地进入肌肉活动所要求达到的水平。而且热身运动还可以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使体温升高,从而令到肌肉的粘滞性减小,也减弱了肌肉收缩时的阻力。同时,由于体内温度升高了,肌肉、肌腱、韧带的弹性及伸展性亦都会有所提高,可以防止这些组织在剧烈运动时发生撕裂、扭伤等的机会。

2.2 运动创伤与穿着和装备的关系

运动时穿著不适当或不合适的服装、没有穿上或使用适当的保护装备,都会造成运动受伤。

2.2.1 衣服使用的质料差、大小方面无论是过松或过紧,都可以对运动员造成损害。例如,在做单双杠或是吊环时衣服过松可能会划落下来挡住视线,从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2.2.2 运动鞋的吸震力差,便不能有效地吸收撞击力,于是容易造成腿部的慢性损伤。鞋子的尺码过松或过紧,如果再加上没有穿著适宜的袜子,足部与鞋子在过度磨擦之下,便容易产生水泡。不穿著袜子或袜子的吸湿力弱(如尼龙制袜子),足部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下,就容易患上香港脚等皮肤病。

2.2.3 一些容许身体接触的运动,如单杠、双杠。在练习或比赛时,如果没有使用护掌、绷带、等保护装备,都会增加运动时受伤的机会。例如:手的胼胝伤:不用护掌时最易发生,是磨擦所致,胼胝的产生是一种适应,没有成太厚都易引起皮肤成成胼胝撕裂,甚至续发成染,胼胝太厚时应以温水泡手,再从带架刮脸刀刮薄,这样就不易撕裂,发生掌横纹裂伤时,切不可取屈指位用粘膏粘合,这样当再练时容易再撕裂了应将手指伸直固定1-2天,即可自愈。出现水泡时应将剥离的皮层剪除并消毒以防感染。预防胼胝最好的方法是用护掌。

2.3 运动创伤与环境和气候的关系

一些外在的因素,如环境和气候,也会影响到运动受伤的机会。

2.3.1 在恶劣的天气下进行运动,就容易发生运动受伤。例如,在倾盘大雨的情况下,由于视野普遍较低,再加上是在室内,所以在没有开灯的情况下不要做任何难度动作。此外,天气过度寒冷或炎热,对学生亦容易构成伤害。在寒冷的天气下长时间活动,就容易出现冻疮或体温过低等现象。准备活动做得不够充分,肌肉疆硬、缺乏弹性,动作的协调性下降,亦特别容易发生肌肉韧带损伤。反过来说,在炎热的天气下从事剧烈运动,因为大量出汗而导致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就容易出现抽筋或热衰竭的情况;要是再加上潮湿的天气,也就更容易造成中暑的严重后果。

2.3.2 一天中的黄昏或黎明时分,尤其是在大雾的日子,由于光线不足及能见度低,因而影响了视力,使到神经反应也迟钝下来,在兴奋性降低的情况下,就容易受伤。反过来说,眼睛突然暴露于强光,如猛烈的阳光或闪光灯下,亦可引致短暂的视力减弱,造成受伤。

2.3.3 场地不平或满布碎石杂物,走动时就容易扭伤或跌倒受伤。地面过硬,再加上鞋履的吸震力差,足、腿及膝部所承受的撞击力便大,也就容易发生慢性的损伤。人造合成物质所制成的地面,虽然有较大的牵引力,但作高速或突然的方向改变时,就容易引致关节(如膝关节)及肌腱韧带受伤。此外,训练或比赛场地周围的设置,如玻璃门、窗等,对学生都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危险。

器械的表面不平或有裂缝、金属部分生锈或年久失修,设备的安装或放置不当,大小或重量与使用者不适(如低年级学生使用高年级学生重量的器械、女学生使用男学生重量的器械、儿童使用成年人的球拍等),都会增加运动受伤的机会。预防运动受伤的意识不足,往往是导致运动受伤的主要原因。不少体育教师都存在着错误观念,以为运动受伤只是日常训练和比赛中惯常出现的小问题,要提高成绩,学生就要吃得苦和经得起考验,而伤患也是这个过程中在所难免的事。于是,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中,都未有积极地做好预防运动受伤的措施,在运动受伤发生后,亦未有去分析出事的原因,更没有去总结从惨痛经验所得来的教训,以致同类的事故频频发生。

2.4 运动创伤和心理的关系

在比赛中有时会发生运动员因过度紧张或犹豫而导致动作失败或受伤的情况,因此要根据项目特点以及运动员心理状态加强心理训练。平时训练高难度动作时要做辅助练习和分解练习,特别加强动作的准确性,各个基本技术环节的完整意识,使运动员逐步建立完成动作的信心和安全感。进入竞赛后期要通过念动训练,自我暗示训练和模拟训练等多种心理训练方法消除运动员的紧张心理,进一步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的信心,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或是训练。

2.5 运动创伤与下法的关系

一些下法不正确或是不注意也有可能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

例如,颈椎损伤:多发生在难度较大的各种下法动作中,因此在学习难度动作时,应该采用保险带,专人保护,垫子也应用足够的长度及厚度,其间应该紧密连接。在初练时,一定要有海绵坑或海绵槽。还有下法时,常因落地姿势不正确或重心失去平衡,扭伤膝关节、踝关节、引起半月板、膝踝韧带损伤。落地时,双腿并拢即可避免以上损伤。另外,也应特别注意避免落地时摔倒时单臂支撑,否则是增大节易骨折和脱位,顺势侧滚翻是较女子的防伤办法。

2.6 伤后训练

一个正常训练的运动员如果突然停止训练,长期形成的条件反射即遭到破坏,出现机能紊乱甚至产生疾病。长期停止训练还会引起肌肉萎缩,神经反射迟钝,对再恢复训练甚至更为不利。伤后肌肉废用性萎缩会使关节不稳,加重创伤,延长恢复时间。因此,受伤后除非迫不得已不应该完全停止训练。

但是,引起外伤的技术动作应该停止或减少,以免重复受伤动作而加重损伤并妨碍恢复。除受伤部位停止或减少运动以外,其他部位应该尽可能保持活动。受伤局部还应该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保持关节的稳定性,这是创伤恢复不可缺少的条件。通过肌肉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得以加强,可以改善伤处的营养,消除粘连,肿胀,有利修复。韧带损伤治疗,早期应该保持关节在一定范围内活动,给予损伤韧带适当的张力可以促进修复。同时,教练员也要研究制定出一个适合的训练计划,然后根据运动员执行的情况和反映在修改。

3.1 主要结论

运动创伤是影响竞技体操训练比赛的重要原因之一。竞技体操运动创伤的特点与体操项目的特殊要求及运动员年轻化有关,所以提高训练水平,组织安排好教学比赛,加强医务监督,是预防运动创伤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张健等.《竞技体操高级教程》第二版,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杨亚琴主编.《素质练习》,东方出版社,1999.02.

[3]马冬梅编著. 《运动训练学基础》,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06.

[4]南仲喜主编. 《身体素质训练指导全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03.

猜你喜欢
竞技体操特点
东京奥运会女子竞技体操发展态势研究
青少年竞技体操的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
竞技体操在我国学校开展的策略研究
四川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及对策
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①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竞技体操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竞技体操的发展战略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