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与党的反腐廉政建设

2009-09-04 08:37
钟山风雨 2009年4期
关键词:党风陈云中央纪委

王 谦

陈云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担任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恢复重建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他都十分重视党的反腐廉政工作,为党的纪检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延安任中央组织部长时重视对党员的纪律教育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中,中国共产党十分注意加强自身建设。鉴于党员数量的迅速增长,党的组织已从狭小圈子中走出来,变成全国范围的群众性大党,中共中央加强了对党员特别是新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1939年五六月间,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杂志上发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党的支部》等文章,系统地阐明共产党员的标准、支部的基本任务和地方组织如何领导支部等问题,要求党员做到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百折不挠地执行党的决议,努力学习,做群众的模范;要求党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和教育党员的学校,并在各项工作中起领导作用。

1940年3月19日,陈云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毕业生作了题为《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领导干部、领导机关必须成为遵守纪律的模范,特别防范高级领导人破坏纪律的行为。党的纪律是统一的,必须无条件遵守。为维护党的铁的纪律,不自觉遵守,必须强制执行。明知故犯者,要给以处分;情节严重而不愿意改正者,应开除出党。”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恢复成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会由100人组成,是中共建立纪检机构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陈云任第一书记,邓颖超任第二书记,胡耀邦任第三书记,黄克诚任常务书记,王鹤寿任副书记。全党都寄希望于新的中央纪委有所作为,特别是在医治“文革”造成的伤害方面发挥作用。

新时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应从何处人手?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应该如何定位?1979年1月初,常务书记黄克诚、副书记王鹤寿为准备新成立的中央纪委第一次全会向陈云请示工作,陈云在谈及中央纪委和各级纪委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针时,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上关于纪委工作任务的要求,明确指出:“抓党风。中央纪委的工作指导方针是维护党规党法,整顿党风问题。”短短几句话令人豁然开朗,为新时期纪律检查工作打开新局面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随后,在1979年1月4日至22日召开的中央纪委第一次全会上,陈云指出:“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基本任务,就是要维护党规党法,整顿党风。我们这次会议就是要为实现这个基本任务做必要的准备工作。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把维护党规党法、整顿党风的基本任务认真地担负起来,也就是在这个伟大事业中尽了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中央纪委第一次全会通过联系实际,深入学习讨论,认为陈云对纪委工作的定位十分正确。

新的中央纪委一成立,陈云就把主要精力放在领导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上。《准则》的制定凝聚着陈云的大量心血,从1979年2月28日他给当时中央领导的信中即可看出,信中说:“这个文件发下去征求意见,要求于7月1日前各地将意见回报中央。……再改。再改之后也只是作为中央试行文件。试行嘞口有不妥,还可以改。这样一次向下征求意见,另一次作为试行文件,在此以后再定稿,我看比较稳当。”1980年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屑五中全会正式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准则》的纲目共12条,每一条都有着丰富的内容,是全党同志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经过学习,广大党员反映,这是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拨乱反正制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党规党纪。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准则》,中央纪委在陈云的指导下,从1980年4月至11月半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在北京召开了三次贯彻《准则》座谈会。1980年11月14日至29日召开的第三次贯彻《准则》座谈会规模大,成果突出,参加座谈会的有各省区市、中央一级党政机关、军委直属机关、各军兵种、各大军区、军事院校的纪律检查机关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共375人。陈云在座谈会上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这一经典性的政治论断,对抓好党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出精辟透彻的揭示,在中共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

在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正确政策过程中,一些地方特别是东南沿海省份出现了严重的内外勾结走私贩私、贪污受贿、窃取国家资财等违法犯罪活动。1982年1月5日,新年刚过,人们还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悦中,中纪委一份反映广东一些地区走私活动猖獗的《信访简报》,使得一向冷静的陈云勃然大怒,把秘书朱佳木叫进办公室。陈云当时脸气得通红,情绪很激动,说话的时候甚至拍了桌子,对一些同志有这个顾虑那个顾虑很不满意。“怕这怕那,就不怕亡党亡国?要是这样搞下去,过不了几年我们就要亡党。”他指着简报很激动地说,并告诉王鹤寿要严办,杀几个可以挽救一大批。后来又想了想说:“索性我来批几句。”就在简报上批了几句话:“我主张严办几个,判刑几个,以至杀几个,并且登报,否则党风无法整顿。从严治党,刻不容缓,唯此为大,唯此为重!”关键时刻,邓小平与陈云总是肩并肩地站在一起。在陈云的批示旁,邓小平又加了8个字:雷厉风行,抓住不放。1月1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贯彻邓小平、陈云等中央常委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的批示,首先认真处理负责干部中的现行重大经济犯罪案件。如果哪个省市或部门的党委优柔寡断,熟视无睹,姑息养奸,将被追究责任。这一天,中央发出了《严厉打击破坏经济犯罪的紧急通知》,决定把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作为当年抓紧解决的问题。

2月11日,陈云在中纪委一份反映经济犯罪问题的简报上批示:“现在抓,时间虽然晚了些,但必须抓到底,中纪委必须全力以赴。”不久,中纪委专门成立了贯彻中央紧急通知办公室,并增设了几个新机构。对于办案人员,陈云要求非常严格,他说,纪委的干部必须有坚强的党性,必须有一股正气,不是过去“四人帮”提出的头上长角身上长刺那样的人。当时对借调干部提出的主要条件一是有独立的工作能力,二是熟悉政府的各项政策,三是本身作风正派。陈云说,下去查案件的人,如果自己作风不好,哪能查得了人家!2月11日至1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北京召开广东、福建两省座谈会,中心议题是贯彻执行中央的《紧急通知》,进一步开展打击经济领域中违法犯罪活动的斗争。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

过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4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对这场斗争作了周密部署。7月,中纪委先后派出154名经验丰富的司局级以上干部分赴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市,充实和加强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办案力量,直接参与大案、要案的调查处理工作。由此,一场在全国范围内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斗争迅速展开。

作为中纪委第一书记,陈云时刻关注着全国打击经济犯罪的局势,关注着每个重大案件的进展。那段时间,主持中纪委日常工作的黄克诚、王鹤寿成了陈云家的常客。陈云说:“什么改革开放了,经济搞活了,我们党的纪律要松绑了?党的纪律是严肃的,是不能动摇的,不能松绑的。我们要知道,党风是民风之所向,党风是根本的、长远的,所以要抓纪律,根本的还是要抓党风。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我现在感到这个问题更重要了。”以打击经济犯罪为题材的长篇弹词《九龙口》创作于1983年,它以艺术的形式生动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问题,公演后在苏、浙、沪一带引起轰动。陈云对这部弹词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曾先后4次写信给作者,鼓励和支持其创作。

在陈云的领导下,全国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的斗争取得很大成果。至1982年底,全国揭露并立案审查的各类经济犯罪案件达16.4万余件,其中依法判刑的近3万人,涉及党员被开除党籍的5500余人,追缴赃款赃物合计3.2亿余元。在国家法律的威慑和政策感召下,全国投案自首、坦白交待的共46700余人。与此同时,国家还采取措施加强对商品进口的管理,堵塞了一些走私漏洞。至1986年7月,全国打击经济犯罪中受到党纪处分的党员有67600多人,其中被开除党籍的25500多人。如处理海南汽车事件,原海南行政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违背党中央关于海南岛建设的方针,违反国家规定将1万多辆进口汽车倒卖出岛,炒卖外汇5.7亿多美元,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中央纪委就此致信广东省委,要求总结经验教训。1982年5月至10月,广东省人民检察院追查了一起建国30多年来罕见的重大走私案,即中国电子技术进出口公司深圳分部案。该分部原行政主要负责人、临时党委书记周志荣和储运部负责人徐志良等人为牟取暴利,无视党纪国法,与不法港商合谋,采取多进少报、夹带走私、高税率产品报低税率产品等恶劣手法,大肆进行走私偷税等违法犯罪活动。1982年10月,周志荣和徐志良被依法逮捕,受到法律的制裁。原中共广东省汕头地委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前海丰县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王仲,从1980年起利用职权大肆侵吞缉私物资,受贿索贿总计达69700余元,已构成贪污罪和受贿罪,被广东省汕头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于1983年1月17日被执行枪决。

廉洁自律的表率

早在延安时期,陈云就提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大力倡导言行一致的作风。“整顿党风这件事,不可掉以轻心。”1985年9月,陈云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向全党又一次敲响警钟,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真正身体力行,作出榜样,并“希望所有党的高级领导人员,在教育好子女的问题上,给全党带好头。决不允许他们依仗亲属关系,谋权谋私,成为特殊人物”。陈云给家人订下“三不准”:不准搭乘他的车;不准接触他看的文件;子女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

陈云一生粗茶淡饭,衣着俭朴,认为只要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能够更好地工作就可以了。他穿的内衣内裤都变色泛黄,补了又补,有套内衣是1961年买的,一直穿到去世,足足穿了34年。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建议换套新的,陈云始终没有同意,他说:“内衣内裤穿在里面,补一补没关系。”

物尽其用是陈云一生的美德。他常常在过期台历纸背面起草文件、报告、信件、讲话稿等,批阅文件用的铅笔总是用到实在握不住了才换掉,有一支只剩下一寸多长还舍不得扔。陈云说:“退休后的办公用品都放在小办公桌上,必要时还可以利用,能用的要充分利用,扔了是资源浪费,太可惜。”

1959年春,陈云经医生检查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当年3月,经中央批准在桂林、杭州、苏州等地休养,其间夫人于若木一直陪伴照应。陈云告诉于若木:“我在疗养期间你陪伴我,你不能拿单位的工资。”于若木就按照陈云要求,把单位给她一年多的工资全部退还。当时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开了一张收据,上面写明“于若木从1959年6月到1960年9月工资退回,金额2208元”。

1969年10月至1972年4月,陈云被下放到江西蹲点调查。其间陈云为让厨师汪师傅养病休息,就把大女儿陈伟力叫来帮助照应。陈云对女儿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国家发给你工资是让你给国家做事,你来照顾我的,这段时间没给国家做事,就不应该拿工资。你将来要把工资退还给公家。”1972年6月,陈伟力回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上班后,就把工资全额退还给单位。

自1925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加入中国共产党,陈云为党的事业奋斗了七十余年,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均作出重大贡献,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即使在弥留之际,陈云也没有忘记缴纳党费是党员应尽的义务,1995年4月10日上午他向党组织交纳了最后一次党费,下午即与世长辞,留下一张弥足珍贵的党费收据单,印证了他所说的“共产党员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是个共产党员”那句话。

陈云一生淡泊名利,不管是政治生活中遭到冷遇,还是工作遇到挫折,从未动摇过理想信念,始终乐观地面对一切,正如他自己所说:“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夫人于若木称:“这是陈云同志一生生动的真实写照。”

猜你喜欢
党风陈云中央纪委
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遵循——《搞好党风的几个问题》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
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洁宣教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以乐山市中区为例
2016,哪些追逃新闻上了中央纪委网站头条?
“七一”高歌新党风
水利部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
扎实开展党风讲评促进干部健康成长
——阳煤集团开元公司开展党风讲评的实践与思考
Gait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resurfacing hip arthroplasty compared with metal-on-metal bigfemo-ral-head tot ip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