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导读(一)

2009-09-04 08:37王雪梅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7期
关键词:气枪肇事现代人

王雪梅

美点赏析

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围绕着“喜鹊半夜叫喳喳”这一中心事件,用纪实的笔法、质朴的语言,不动声色地讲述了一只鸟和一群人的所作所为。这种不置褒贬的、冷静而客观的叙述方式,犹如传统国画中的留白,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从而大大地拓展了小说立意上的广度和深度,获得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正因如此,一旦我们用心去读这篇小说,文中那喜鹊的模样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晰,仿佛已复。活了似的,眼前会不断地浮现出它那疲惫而忙碌的身影:“一会儿飞到马路这边,一会儿飞到马路那边”;“喳喳”、“喳喳喳”,这执着而焦急的鸣叫声,也会不断地回荡在耳畔……作者塑造的“喜鹊”这一新颖独特的意象,确实收到了撼动人心的效果。

小说一开篇,喜鹊就在万籁俱寂的半夜登场了,它“一会儿飞到马路这边,一会儿飞到马路那边”,喳喳喳地叫着。它不知疲惫地飞鸣着、飞鸣着……清醒而顽固,焦急而执着。

至于这喜鹊为何在深夜不断地飞鸣于马路两边,当时没有人知道,恐怕也没人想知道!被吵醒了的人们,除了想制止它鸣叫,以便继续睡觉外,谁也无暇探究它为何要如此执着而焦急地鸣叫!

可不是吗,现代人实在是太忙了,你瞧,连小孩子被吵醒了,都在抓紧时间背单词呢,谁又会有那闲时、闲情去关注身外之事呢,他们太需要睡眠了,怎能让一只鸟儿搅了好觉,哪怕它是一只喜鹊也不行!

为了恢复夜的寂静,醒了的人们,有的报警,有的放鞭炮,甚至还有几个人不约而同地用气枪向喜鹊射击。见喜鹊终于中弹了,再也不能飞鸣了,大家一齐欢呼起来,甚至有人情不自禁地欣喜欢喊:“平——安——无——事啰!”于是,“大家纷纷关上灯,继续睡觉”,一切又渐趋寂静!可这是多么可怕的寂静呀!

小说作者将一只喜鹊与一群人对照着写,使这只喜鹊如镜子一般,真实地照出了现代人的冷漠与悲哀:半夜里,肇事的司机逃得无影无踪,可喜鹊却挺身而出,不知疲惫地飞鸣于马路两边,替倒在血?自中的路人求助;救人心切的喜鹊,终于如愿地唤醒了马路两边几乎所有的住户,可它等来的不是人们的施救,而是鞭炮的驱逐、气枪韵射击!此时此刻,透过字里行间,读者能感受到小说平静的叙述中所深藏的张力,这种张力使小说具有了一种丰赡而深邃的社会意蕴。

难点指津

作者冷静而克制的叙述,虽让人体会不到辛辣讽刺的痛快,但深藏于字里行间的忧患,却令人感到格外沉重: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正在失去什么?现代人的责任、耐心、仁爱……这些传统美德,为何正在一点一点地流逝?

也许作者不想让小说过于“灰色”、消极,故他将故事发生的主要背景设定在“半夜”:因为是在半夜,故忙碌了一天的现代人被吵醒后,才会显得如此心浮气躁;也因为是在半夜,睡眼惺忪的人们,才不会关注到马路正中倒在血泊中的路人,否则也许会有人伸手施救的;还因为车祸发生在半夜,所以路上才可能没有目击者,肇事司机才会逃得无影无踪。大概作者也想让读者明白,像文中肇事司机那样极端冷漠无情的人,也仅是少数而已。

小说结尾处,几位早起者发现了躺在马路正中的死者,他们“立即拨打了110电话报警”,“不一刻,一辆警车就鸣响着警笛开了过来”,无疑为本文增添了一抹亮色。

当然,这篇小说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即喜鹊不是昼伏夜出的猛禽,“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倦鸟归巢,是自然规律,太阳早已落山,可这只喜鹊怎么还在外面独自“流浪”呢?是它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吗?还是作者有意让它此时出场?虽如此,白璧微瑕,瑕不掩瑜,这篇小说依然不失为一篇富含深意的好小说。

考点训练

1、作者为何把文中的鸟儿写成“喜鹊”而不是别的鸟儿?

2、“喜鹊并没有意识到巨大的危险正朝它扑来,依旧飞过来飞过去地叫,喳喳,喳喳喳。”“喳喳”与“喳喳喳”能前后颠倒吗?为什么?

3、“几个早起锻炼的人……发现了一具人的尸体。死者躺在马路正中,很显然是半夜里被汽车撞死的。”此时此刻,这些人意识到了喜鹊半夜飞鸣的缘由了,他们会有何感想呢?

附:参考答案

1、“喜鹊枝头闹,常把喜来报”,在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喜鹊历来是“吉祥”的象征,作者把文中的鸟儿写成是“喜鹊”,且让它无辜地死在了人们的枪下,就为小说增添了一层悲凉之感。

2、不能。“喳喳喳”比“喳喳”显得更加急切。“喳喳,喳喳喳”,使喜鹊焦急的神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连读者的情绪也不由自主地随之变得紧张起来了。

3、略。

猜你喜欢
气枪肇事现代人
为啥现代人总想静静?
现代人是怎样挖煤的
呼图壁气枪数据中面波振幅变化研究
现代人的避难所
打猎误伤老农肇事逃逸被公诉
驾驶员擅自偷开公车肇事公司仍需担责
气枪打下来的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认定——以张某某交通肇事抗诉案为例
气枪与洋娃娃——民国时期儿童玩具话语中的性别议题
基于气枪阵列的海洋地震勘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