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千金”原是男性/@意义何在

2009-09-07 01:13林长华
知识窗 2009年7期
关键词:千金符号姑娘

林长华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牵手是一种古老而坚定的承诺,是一份神圣又认真的责任。

“牵手”的称谓,源出台湾高山族平埔语。平埔人原是“母系”家庭制度,旧时,嫁娶大都由男女青年自由挑选,自由结合。当女孩长大后,父母要给她建一间房子,让她单独居住,到了适婚年龄的姑娘尤重梳饰打扮,穿上引人注目的漂亮衣裙去“旅游相亲”。如果“白马王子”看上这位妙龄女郎,就采撷芍药、玉兰等有婚恋象征意义的花束,献给姑娘。姑娘如果也看上如意郎君,就奉献夏日般的热情,迎他入房同居。待到身怀六甲时,就手牵着男人的手去拜会双亲,请求承认。因此,当地把结成夫妻称为“牵手”。台湾《凤山县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高山族)男女于山间吹响嘴琴鼻萧,歌声相和意相投,各以佩物相赠,乃告其父母……名曰‘牵手”。高山族人也把“牵手”当作结婚的代名词,倘遇日后感情破裂离了婚,则称“放手”。台湾高山族平埔人多住在平原,与汉族人杂居,而汉族人大都是古代闽南的移民。他们通过增进了解、友好相处,后来发展到通婚联姻,甚至连语言也相互引用。凡是平埔姑娘同汉族人结婚,姑娘就到男方家去“牵”意中人,携手来到娘家,把他称作“阮牵手”。这里的“阮”可不是姓氏,而是台湾闽南方言语系中“我的”意思。

“牵手”这一称谓后从台湾山地跨越海峡,跨越时空,首先在一水相连的闽南地区流传开来。人们似乎觉得“牵手”之称既亲昵又文雅,于是你也“牵”我也“牵”,逐渐风行起来。

在今天,家有娇女称为“千金”。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在古代“千金”最早指的却是男儿。

“金”是古代的货币单位,古人不用镒或两来称呼货币,而是用“金”来称呼,比如“马一匹百金”之类。汉代以一斤黄金为一金。《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项羽的头值一千斤黄金,可见有多贵重。后来“千金”就引申为贵重的意思,并诞生了诸如“一字千金”、“一诺千金”、“春宵一刻值千金”、“五花马,千金裘”等等许多典故。

第一次把“千金”用来比喻人,出自《南史·谢弘微传》。南朝梁著名文学家谢眦,字敬冲,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庄的儿子。谢眦小时候非常聪明,十岁就能写一手好文章。有一次谢庄带着他去土山游玩,让谢眦写一篇命题作文,谢眦拿过笔来一气呵成。谢庄看了之后,不由得大喜过望。谢庄的朋友对谢庄说:“你这个儿子真是神童,将来一定发达。”谢庄抚着儿子的后背,心花怒放地说:“真吾家千金。”真是我家的千金啊!

那时谢眦的名声甚至传到了宋孝武帝的耳朵里。有一次宋孝武帝去姑苏(苏州)游玩,特意命谢庄带上谢眦一起前往,并让谢眦写一篇《洞井赞》的命题作文。谢眦随随便便就写完了,宋孝武帝看完之后感叹道:“虽小,奇童也。”后来,谢眦果然成了著名文学家,官至尚书令,“千金”这个比喻也流传了下来,但是专指男孩儿。

到了元朝,张国宾所作《薛仁贵荣归故里》一剧中才把“千金”和女孩儿联系起来:“小姐也,我则是个庶民百姓之女,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后来,“千金”一词的含义就固定下来,专指未婚女子了。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使用符号“@”,英语是母语的人把它读为“at”,意大利人称它为“蜗牛”,南斯拉夫人说它是“猴子”。

美国《怪诞》杂志撰稿人托尼·朗指出,早在1536年5月4日,一名叫做弗朗西斯柯·拉比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商人,就在信中最早使用了“@”。罗马共和国大学历史学家乔治·斯德比勒认为当时该符号是一种重量或是容积单位,代表一个“双耳细颈的椭圆土罐”。

在西班牙语中,对应“amphora(双耳细颈椭圆土罐)”的单词是“arroba”。根据《牛津词典》的解释,这种土罐代表的度量单位,等于25磅的固体或3加仑的液体。在现代西班牙语中,键盘上的“@”仍被称作“arroba”。

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最终在电脑键盘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它曾被英国商人用作“atthepriceof(价格是……)”的缩写形式。然而到了1971年,工程师雷·汤姆林森决定在电子邮件中使用该符号。他解释说:“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符号,我只想通过它表明,使用者正在利用外部主机而非本机发送消息。”从此,@便出现在电子邮件地址中,并沿用至今。

猜你喜欢
千金符号姑娘
破产千金倒追落魄甲方:所有的好,不如刚好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秋姑娘的信
“千金”原来指男儿身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泥姑娘
你是不是故意的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千金醉琴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