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着改革开放大潮前行

2009-09-09 05:42李建平
南方文坛 2009年3期
关键词:文艺理论王敏文说

李建平

王敏之先生是改革开放30年来广西文艺界最重要的评论家之一。他1979年10月到广西文联工作,2008年1月去世,一生的主要经历和文学成就,主要就是这30年在广西文艺评论界实现的。我1982年大学毕业来到广西文联工作就认识王敏之了,20多年来,从他那里获得很多的文艺知识和人生智慧。春节前夕,我接到他儿子王小刚送来的王敏之评论集《谈文说艺论创作》(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版)时,感到了沉甸甸的分量。一个月来,我细细读后,感到对王敏之先生的认识更丰富更全面了,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他一生合着改革开放大潮前行的文艺批评实践,对于我们后人有着极为重要的榜样性意义。

《谈文说艺论创作》是王敏之生前就已编好的评论集,可视为他的自选集。全书收入他由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二十多年来的评论文章五十七篇,包括“文艺理论篇”、“民族文学篇”、“小说探胜篇”、“诗歌品鉴篇”、“影视剧欣赏篇”、“音舞美杂技赏议篇”、“文艺与时代篇”、“作家艺术家特写篇”八大部分和《自序》、《附录:1981-2006年出版、发表、编辑的部分文艺研究成果》,另外,还收入了陈学璞的《他与厚道同行——思念王敏之先生》作前言,收入杨长勋的《广西作家的知音》等五篇文章作跋,共五十万字。内容十分广泛。

对改革开放时代文学的指导思想和发展问题深入探讨,是《谈文说艺论创作》中的重要内容。面对改革开放初期思想界文艺界出现的思想混乱、杂说纷呈的情况,他提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引改革开放时代文学的发展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导向”作用。他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邓小平文艺思想,写了一万多字的《论邓小平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伟大贡献》长文。这篇文章写于1990年3月,是国内较早的一篇研究邓小平文艺思想的重要论文,全面论述了邓小平文艺思想的核心价值、理论高度、时代意义和指导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他的文艺评论,始终高扬着马克思主义这面光辉旗帜。他曾代表广西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在广西第四次文代会上发言:“社会主义的文艺理论,根本的一条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文艺观。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唯此,他高度赞扬陈学璞的文艺理论著作《玫瑰园漫步》,写了《文艺理论的研究与研究中的理论导向》一文作评介,同时表述了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导向”的重要观点。他提出:“我希望……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工作者都能把加强马克思文艺理论建设作为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去完成,拿出更多的有导向价值的论著来。”他写的《对文艺批评标准的一点思考》、《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不能丢》等一系列文章,都是围绕这一重要命题展开论述的。这些文章,表明了王敏之的文艺批评观刚健纯正,旗帜鲜明,根基牢固,科学性强。

热心关注和积极扶持边地民族文艺的成长发展,是《谈文说艺论创作》中论述最多的内容,也是王敏之文艺评论的重要特点。王敏之是河北人,在北京大学完成学业,又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多年,由于“文化大革命”,使他由文化“中枢”来到的文化的边陲之地。王敏之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广西文艺研究中,密切关注广西民族文艺和作家的成长和发展,新时期以来,王敏之立足广西面向全国,从广西文艺创作的实际出发,为繁荣和发展广西民族文艺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认为,广西是多民族地区,衡量广西文学艺术的成就,其关键在于民族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因而,尽管作为一个汉族人又没有南方文化背景,他却毫不退缩地积极投身到对少数民族文艺的研究中,将其作为自己文艺评论事业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年来,经过田野调查、资料收集、作家访谈、作品研读、会议研讨等方式,他很快地就融入了这个烂漫多姿的领域。他的评论笔端曾涉及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土家、满等十多个民族的六十多位作家与他们的作品,写下了五十余万字的有关民族文艺和民族作家的评论文章。《谈文说艺论创作》收有大量这类文章,“民族文学研讨篇”中的6篇是宏观性的探讨,在其他篇里,有论民族作家陆地、韦其麟、蓝怀昌、包玉堂、莎红、黄勇刹、苗延秀、海代泉等的评论,有研究黄格胜、周民震等艺术家创作的论文,有论民族或地方文艺的如民族舞剧、壮族舞蹈和广西地方剧种——桂剧的研究文章,种类繁多。贯穿于这些文章的核心,是王敏之对文学民族化的深入思考和对民族文艺繁荣发展的热情呼唤。王敏之关于文学民族化的见解,体现在《关于文学民族化的若干思考》、《论民族戏剧剧本本质的特征》、《民族电影要有新视点》等论文中。在这些文章中,他提出,文学的民族化,已成为社会主义文学发展进程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它已关系到民族文学的前途和命运,文艺工作者应该旗帜鲜明地捍卫社会主义文学民族化的方向,坚持文学民族化的道路。这些论断极富理论价值。他对民族文艺的发展倾注关怀,身体力行,充满信心。他热情赞扬民族文艺的成就,评论民族舞剧《漓江情韵》是“桂林山美水美人更美,漓江水清情深舞更媚”,赞扬民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塑造了“神圣而高尚的艺术形象”,创造了“富于感情色彩的优美舞姿”。他高度评价民族文学发展的意义,认为,新时期壮族文学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其成果显示了“一个民族的文学觉醒与跨越”。他还写过大量评介和推荐青年作家的评论文章,及时地把一批青年作者推到广西文坛的前台,推进了广西文艺的发展。正如附录中杨长勋的文章所说“他是广西作家的知音”。

关注文艺各界,评论锋芒辐射,是王敏之文艺评论活动的又一个特点,这在《谈文说艺论创作》中可以清楚看到。书中有理论研究文章,也有文艺实践批评;有文学史研究,也有作家艺术家创作研讨;有对小说、诗歌等文学创作的评论,也有对美术、电影、电视剧、戏剧、舞蹈等艺术种类的作品评论和理论研探。他的评论锋芒所及,几乎涉及文艺的所有领域,甚至很少有评论家涉及的杂技艺术,他都有独到的见解,写了多篇评论,其中《杂技:人的形体美的创造》在艺术理论界产生较大的反响。

应当说明的是,《谈文说艺论创作》仅仅是王敏之文艺研究和评论成就的一个代表,是他200多万字著作的一小部分,而且仅仅是他一生在评论、编辑、修志三方面学术活动中的一个方面的成果。他90年代以后主编《广西文化志》中所做的大量的工作,实在是他对广西文化建设的又一个重要贡献。还不能不说的是,我不仅在80年代初期大学毕业刚进入文艺队伍从事文艺评论工作时得到王敏之先生的许多关怀和教诲,在他的指导下得到较快的成长,而且有幸在21世纪的头几年里,得到他的大力支持。他接受我的邀请,在我主持的广西“十五”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中国50年广西文学史》(出版时改名为《广西文学50年》)里担任主要撰稿人,书中1950—1966年的广西文学部分,都是他完成的。可以这么说:没有他的参与,《广西文学50年》肯定要逊色许多。由此我想到,当我们回顾广西文艺发展历程的时候,我们都应当记住像王敏之这样对广西文艺事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许许多多的文艺家。

2009年3月16日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王敏文说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School Guided by Schema Theory
Electricity supplier era of packaging design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从《会饮篇》人物形象中看柏拉图的文艺理论
浅析动画《萤火虫之墓》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论《文艺理论中的无产阶级》
人民警察(第二部)
我的祝愿:坚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