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后切口异常的诊治体会

2009-09-10 06:26叶志刚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16期
关键词:淋巴管缝线皮下

叶志刚

近期切口异常

切口出血

原因:切口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几乎都归咎于止血技术缺陷,术中止血不完善,原痉挛的小动脉断端舒张和渗血未完全控制。有凝血障碍,服用抗凝药物,术后剧咳以及血压升高等均为促进因素。

表现:切口部位不适感,肿胀和边缘隆起变色,表浅皮下出血时血液可经切口或缝线外渗。某些部位如甲状腺等术后引起的颈部血肿特别危险,因为血肿可迅速扩展,压迫呼吸道。肌层的少量出血,可能要到拆线时才被发现。

预防:术中止血彻底、确切是预防切口出血的最好方法。

处理:早期少许浅表出血可用压迫止血或局麻下缝合出血处,若形成血肿,应在无菌条件下排空凝血块,结扎出血的血管,再次缝合切口。小的血肿可自行吸收,但会增加感染的几率。

切口感染

原因:切口感染是指清洁和可能污染的切口并发感染。一般是由于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引起,血肿、异物和局部组织或全身抵抗力削弱等因素均与感染有关。

表现:一般表现为术后3~4天,切口局部红、肿、热、疼痛和触痛,白细胞计数升高,可伴有发热,有疑问时可分开切口观察,并取切口分泌物培养。发展后切口处有脓性分泌物。

预防: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注意手术操作技术精细,加强手术前后处理,增进患者抗感染能力。

处理:切口早期有发炎现象时,应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或理疗,切口可使用酒精纱条湿敷。如已形成脓肿,应予敞开切口,充分清洗,局部可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用优锁儿或利凡诺纱条通畅引流。每日换药,一般情况好转、引流量少时可隔日换药。

血清肿

原因:术中切断较多淋巴管,如乳房切除术后等,淋巴管未结扎或结扎不牢,皮下淋巴液渗漏。

表现:皮下出现高出皮肤,柔软有波动感的包块,患者一般无其他明显不适。

预防:术中仔细结扎淋巴管,勿将其遗漏,特别是淋巴管丰富区域的手术。

处理:皮下血清肿较小时可不处理,较大时用空针抽吸后敷料加压包扎,若持续存在或通过切口外渗,可手术探查,结扎淋巴管。脂肪液化及组织坏死原因:皮下脂肪组织较多,电刀使用不当,缝合过紧或过松,留有死腔,结扎血管时结扎组织过多。

表现:常于术后2~5天出现,切口缝线处出现淡黄色油性分泌物,或切口外观正常,切缘下柔软有波动感,局部红肿不明显,一般无发热,可有轻微胀痛感。

预防:切开皮下脂肪时少用电刀,有出血点时点灼或丝线结扎,缝合时松紧适宜,不留死腔。

处理:早期液化量少时可轻挤压切口两侧,外用酒精纱条湿敷,量多时应拆除数根缝线,清理坏死组织,清洗后用盐水纱条引流,外可用白炽灯外烤,距离以患者有温热感为宜,也可用中药大黄、芒硝按4:1比例敷于切口上,适当延迟拆线。为预防感染,局部可用抗生素。后期无渗出但切口裂开时,可用蝶形胶布固定。

切口裂开

原因:切口裂开是指手术切口任何一层或全层裂开。多见于腹部手术,主要原因有:营养不良,组织愈合能力差,切口缝合技术有缺陷,缝线过细、打结不紧,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如剧烈咳嗽、严重腹胀等。

表现:常发生于术后1周左右,患者在腹部突然用力时,自觉切口疼痛和突然松开,肠管或大网膜脱出,切口处有大量淡红色液体渗出。

预防:术前改善营养状况,用减张缝线,消灭死腔,及时处理腹胀、便秘及咳嗽,适当腹部包扎。

处理:切口完全裂开时,立即用无菌敷料覆盖切口,在良好麻醉下重新缝合,加用减张缝线或钢丝。

远期切口异常

线结反应

原因:缝线残留过多,患者个体体质对丝线排斥反应等。

表现:切口下可触及数个硬结,伴或不伴有疼痛,后期切口可有小破溃口,甚至有线头排出。

预防:丝线缝合时不宜过密,线结不宜留长,或改用可吸收线。

处理:形成硬结时可局部理疗,若破溃应及早清洗切口,取出线结。

瘢痕挛缩

原因:瘢痕体质或早期切口异常后的瘢痕愈合。

表现:切口高出周围皮肤,肤色加深,活动部位可形成挛缩,一般无特殊不适,但活动部位如颈、肘、腋窝、手指等处,可致局部活动受限。

预防:缝合切口时,可将皮下缝合稍密,减小皮肤缝合间距或外涂生物胶类。

处理:一般可不处理,但在关节活动部位影响功能时,可在术后半年后行“Z”字形成形术修复,较重时可切除瘢痕,松解挛缩,中厚皮瓣植皮。

感觉异常

原因;术中切断皮下神经或患者个体差异。表现:切口周围麻木感或痛、温感觉异常。预防:术前应熟悉神经走向,术中注意保护神经。处理: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大部分可逐渐自行恢复。症状较重时可理疗。

切口疝

原因:切口疝是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处的疝,多见于肥胖、高龄、营养不良、切口感染或切口裂开,且多为纵形切口。

表现:腹壁切口处逐渐膨隆,有肿块出现,站立用力时明显,平卧时缩小或消失,常可见肠型及蠕动波,疝环一般较大,很少嵌顿。

预防:术前改善体质,及时处理咳嗽、腹胀等,术中严格规范操作。

处理:手术修补,较小的切口疝可在无张力条件下拉拢疝环边缘,逐层细致缝合健康组织或重叠缝合加强。对于较大的切口疝,可用高分子修补材料修补。

猜你喜欢
淋巴管缝线皮下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胸内淋巴管瘤诊治进展
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缝线抗议
捆扎钢丝结合缝线引导指屈肌腱断端回缩的临床应用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聚桂醇治疗左腋下巨大淋巴管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