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装帧设计中新闻性的表达

2009-09-18 06:02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4期
关键词:装帧物体设计师

关 薇

摘要:今天的装帧设计师是在一种全球化导向的经济下运作的,由于全球化开启了新的市场,设计师必须站在前卫的立场上,为许多新的文化改变设计。那么,和着时代的律动,装帧设计师有权利找到一种适合他的身份的表达。在设计时选用新闻图片的真实性作为一种灵感之源,会显示和保持我们独特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装帧设计新闻性真实

对于书籍装帧设计者而言,自我的探索、学习和运作如何形成一种沟通的媒介,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按照洛克的观点,只有当设计师的作品包含恒定不变的“技术精良”、“风格连贯”及“精神意蕴”特征的时候,他们才是作者。“装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书画、书刊的装潢设计(书刊的装帧包括封面、版面、插图、装订形式等设计)”。对书刊要发表文章的文字作者而言,设计师要支持作者的观点,调动一切设计手段用艺术语言形象地传播和表达出这本刊物的精神世界,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灵激荡。对社会而言,我们所做的装帧设计的目标是力图使人们理解信息变得容易一些,因为装帧设计是有意图和目的的,有着连接受众的必然性。作为连接受众的纸媒,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更要眼光独具,能不断地发掘出有创意的新的方式来迎合和引领读者,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具有新闻意识,在众多的设计潮流前有明确的判断和选择。“新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1.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2.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这就意味着装帧设计师要和着时代发展的脉络,敏感于时代的变革,不断地把最新的图像信息发布给受众,与时俱进。

笔者根据多年的设计实践得出这样的经验:设计师要时刻关注国际国内时政和最新的科技成果,留意搜集最新出版的集锦图片库。在设计中为了突出新闻性,就要采用瞬间感强的新闻图片来突出主体,把最能体现科技新技术成果的外在形象安排在将要设计的封面或内文上,图文并茂方能起到强化发布新技术新成果的信息效果。多年的设计实践使笔者认识到,装帧设计的目标之一是为了帮助人们找到他们自我的方式,增强对事物的理解力,但同时也是为了使他们迷失在新的观念、虚幻的叙述或景观之中,并质疑和追逐它所呈示的信息。

抓住新闻性的特点选择素材,做好记录的真实

在装帧设计中,所有的技术手段都是围绕着主题做文章。设计师总要从这个主题中寻找到一个过程或者某一个兴趣点,然后规定画面构图的结构,又由这个结构决定审美取向。Coma认为“一旦观念确定下来,像选择字体、色彩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只不过是为一顿美餐加点调味品而已”。这样,选择什么类型的图片来表达主体就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对事件的快速反应最吸引眼球。杂志虽然由于周期长的原因做不到这一点,但是围绕重大问题的深度报道却是杂志的强项。在封面或内文中配发当时事件发生时的现场图片,会为作者的观点带来正面的影响,证明他是以事实为依据进行的层层剖析,而这些事发现场的新闻图片正是一切推理的真实基础。要做到图片有着不可质疑的真实感,就要求设计师对图片的“真实感”有个基本的概念。在新闻图片上体现出来的真实感首先来源于现场感,一个未经改动的单焦镜头呈现出来的现场画面,一定会符合严谨的“单眼定点直线透视”,合乎科学规则再现物体的实际空间位置。图片中的物体因远近距离不同而呈现的透视现象导致物体缩小、变色和模糊消失。在这类新闻图片中,图片上的物体排列有着强烈的透视关系,前后物体的形状、色彩和体积的反差很大。图片中同样大小的物体,前面的物体要比后面的物体大上好几倍,这样放置在一张画面的强烈形体反差对比关系会形成真实感。在画面中,同样颜色的物体所处的位置不同,颜色的呈现也不一样,在远处的物体颜色就和前面的物体颜色有较大的色差,前面物体颜色饱满,与其他物体的色彩对比强烈,后面的物体颜色暗淡,像是蒙上了一层灰蓝色,色彩与周边融为一体,所谓“远人无目,远水无波”。在细节的对比上,前面的物体细节丰富充实,后面的物体细节模糊成一片,只剩下物体的基本形。根据这一规律,在选择素材时一定要保证主体物处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充实着整个画面,前景部分尽量不要有遮挡主体的异物,使整个主体完整而突出。

新闻图片同时也是对所要传播的事件所谓的直接摄像,这个视觉行为也会受摄影师心灵的支配。这一行为包括对众多记忆图像的连接以及对许多印象的集合与吸纳,这些行为都源自探索精神。所有这些都将图片和人本身的直觉联系在一起,在心灵的作用下新闻摄影图片和人的视觉经验联系在一起,往昔的经验和新的经验相联结。有时候,这种似曾相似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是显而易见的。对设计师来说,用图示化的方法则会导致新的观察,正是由于这种印象来帮助我们接近图片摄影作者的心灵,从而在图片的修复中更能发挥设计师的奇思妙想,把摄影师在现场做不到的效果给做出来。我们发现,一旦摄影师和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特定的表现现实的方法上,设计师就会留心那些能用自己的方法最好地表达出来的效果,在未来的设计中将它发挥到极致。

如果设计师的手头上有众多的素材可选,最终会选择最能体现这个选题的外部全景形象和最有特点的内部特写,让读者看过图像后能对这个物体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做到过目不忘、印象深刻,且能够长久回味。拍摄素材的角度可以是鸟瞰、俯拍、仰拍、正面、侧面、近景、中景、远景等。总之,拍摄的角度越多,则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越大。对设计师而言,画质成像清晰,细节历历可见,画面色彩对比度高或画面色调感强,拍摄角度新颖的素材则最受欢迎。有些不需要出现的物体过多地遮挡在了主体的前面,就要用技术手段修掉它,以此来还原主体物的原貌。经过上述在电脑上所做出技术上的修改,那些在众多的素材对比中能够夺人眼目的图像,用在封面和内文上一定会悦目清新,光彩夺目,同时还不失其真实性。

用“技术精良”的装帧设计手段制造认同、信息和概念

新闻性强的素材往往是在会议上和公众活动中,摄影师在匆忙之中或是没有时间和机会寻找合适角度拍摄的情况下抢拍出来的,画质与画面精心安排的特定效果或是摆拍出来的静物摄影作品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因其时效性强,一离开现场就没有当时的气氛,画面中出现的人物时过境迁不可能再聚在一起,所以也没有办法再补拍。可是一旦这个选题确定必须要用,时间紧又没法再转约新的素材,只有在现有的素材里选出几幅拼贴着用。此时,就要开动脑筋在后期调动一切设计手段重新处理图像,做出一张完整可用的图片,以此来弥补素材的不足。没有那些拿来就可用的图片是个缺陷和不足,但这种情形也是装帧设计师前进的起点。因为装帧设计师就是要与众不同,要时时寻找不同的表达方式,来重新描述一个问题的变量,并创造新颖的、此前人们所想象不到的语言,来拓展集体的视觉记忆。

设计师的创作过程开始于对新闻图片的第一感觉,新闻图片会直接在心灵中造成愉快或者是冲击力,随着这种感觉之后,要对新闻图片的比例进行研究,在想象中把图片各部分区别开来,按他们已隐隐呈现出来的数字、几何关系来设计。要想用现在已拥有的素材来重新设计组合出有视觉冲击力的精彩画面,构图时就要把许多事物按照艺术规则正常排列,达到和谐秩序的境界。面对画质灰暗,或拍摄角度平常的素材,要用软件Photoshop来加以修复,可以在图片中重新设计图形的趋势,加强图形意识,用连贯的大小图形把画面的情绪释放出来,体现出数字和几何关系,以弥补原文件的不足;如果主体物和背景之间散乱无序,要在电脑上把影响主体的枝节部分调灰或调暗,或选择用局部降低对比度、明度和色度的方式反衬和突出主体;如果图像的尺寸和画面比例不相符,则要用缩小和放大的方式保证主体的完美展示;有时提供的横幅素材要放在竖的画面上,可以取全横幅素材,在保证画质的情况下,将素材放在画面中心,设计好刊名和其他字的位置后再把画面中其余的部分用邻近色补齐,使画面完整;若是次要部分有缺损的,需用靠近缺损部分的物体延伸一下修好图像,或是选取接近缺损部位的某一部分在软件中拉长,填充好画面,使之完整无缺,或是用物体的另一半在软件中镜像一下移动过来补在缺损部位;若是要展示的主体没有处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可以把退底后的主体移过来放至画面中心,然后把其他次要的物品按顺序依次放在周边;如果某个区域的色彩与整个画面有冲突,局部色彩纯度和明度强了抢了主体的风头或者是局部过于灰暗了,就要圈起这个区域调整色彩关系,使这个区域从属于整个画面,使整幅画面色彩和谐并有韵味。

总之,要运用一切技术手段把画面修复至最完美,使整个杂志的封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让装帧设计释放直接的能量,产生心灵的连锁反应

视觉上任何一次重要的发现都会引起心灵上的震撼。用具有新闻性的图片来展示突发事件会给读者以融入其中,体会到亲临现场的感觉,可以和大众共同分享需求、欲望和智力的感受性,从而让作品自身产生新的阐释、变化甚至扭曲或开放。

每位设计师在着手为杂志做设计时就要尽量洞悉这本杂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理性地观察之后加以抉择筛选才能自由地进入其中。我们知道,每一个有着百十年或几十年历史的杂志,在漫长的成长中都有着自己的定位,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标记和底色。这个定位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读者审美情趣的改变亦会有不断的调整。所以,在设计时作为设计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要有创新意识。杂志的定位决定了杂志的风格。“风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么定义的:“1.气度;作风。2.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一份杂志也是如此。根据杂志的内容和受众群体的特点,在内心知道杂志是全球化的还是本土化的,受众是哪个群体的,大众的还是小众的,为其建立独特的精神内涵,展示人性中的阳光一面,设计出有着独特精神风貌和艺术特色的杂志风格,用新的方式缓慢开创自己的道路以代替旧的道路,释放出更多能改变人们的能量。

人类的心灵往往渴望着能在某些方面与众不同,人们似乎是精力无比旺盛,渴望征服,勇往直前。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设计师就要按照现在的时代风貌来设计图片的格调,用生气勃勃、饱满的充满激情的色调来体现这个时代。设计师把人们心灵中的激情通过强烈的色彩语言宣泄出来,在处理画面时选用几种高纯度的色彩在画面中占主导地位,用冷、暖色的强烈对比关系来掌控画面,使读者看了画面之后感受到有某种力量充满我们的身体,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反之,遭遇到要发表重大的负面事件时,设计师就要面对现实,不怕真实刺痛我们的双眼和我们的心,要选用代表阴暗的冷灰色调来控制画面,必要时把图片减色,用黑白两色来释放敏感、紧缩、战栗的紧张情绪,让人们惶恐不安,对这个事发遥远地域的重大事件一样有着刻骨铭心的伤痛之感,唤起人类的怜悯之心。到了重大的节日庆典时,设计师用洋溢着吉祥安康的暖色调来安排画面,让读者看了杂志后,丢掉一切烦恼和压力,心里充满幸福感,沉浸在节日的欢快中。

这时,装帧设计的能量就完全释放出来了。像是山上有一片花海在微风中,一阵微风拂过来摇动了一朵花,这朵花顺势就摇动了另一朵花,风在不停地吹动着,花海也在不断地摇动着,整个山头都在和着微风律动,这样就产生了多米诺骨牌的效应。装帧设计就像是这点微风,把作者要表达的观点用形象的艺术语言包装了,和作者一同表达了,也用尽全力推动了,就必然会产生心灵的连锁反应,让读者有新的美好改变,把真善美传播得更远。

参考文献:

1.石炯:《构图:一个西方观念史的个案研究》,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2.艾莉丝·特姆罗[美]著,初枢昊译:《平面设计为什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报刊社)

编校:杨彩霞

猜你喜欢
装帧物体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推荐一个设计师
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获奖作品集(2007—2013共3册)
文以载史——藏文的雕版印刷与装帧艺术
民国时期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研究
悬浮的鸡蛋
纪念币装帧卡收藏价值日渐凸显